《精编》论经济资本配置和操作风险管理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29524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论经济资本配置和操作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论经济资本配置和操作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论经济资本配置和操作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论经济资本配置和操作风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论经济资本配置和操作风险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论经济资本配置和操作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论经济资本配置和操作风险管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资本配置与操作风险管理经济资本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风险调整收益的核心工具,目前在国际先进银行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管理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技术方法日趋成熟,而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管理却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现代银行信息化和技术化程度不断提高,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正大幅度增加,如何通过经济资本配置,提高操作风险的控制能力,已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配置与管理方法,并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一、经济资本的管理流程经济资本是一种虚拟资本,与银行风险敞口的非预期损失(UL)等额。银行的预期损失(EL)以准备金形式被计

2、入经营成本,并在金融产品定价中取得补偿,事实上已不构成风险。非预期损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它是指实际损失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该损失最终必须用银行的经济资本抵御。在实际工作中,经济资本的管理流程分为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分配以及应用调试三个主要环节,如图1所示。上述流程中,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基于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基于银行内部的VaR模型,而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一般采用高级计量法AMA获得。(一)经济资本计量根据等额配置原则,经济资本在数量上等于风险敞口的非预期损失,其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简单系数法、收入变动法和资产变动法。1从各国银行的实践看,资产变动法正在成为主流的经济

3、资本计算方式。对一个特定资产组合,经济资本的计算步骤如下:第一,计算资产组合中单笔资产的非预期损失。首先,假设风险服从单尾分布,计算该笔资产损失的标准差和数学期望再通过联立方程组反推该笔资产的损失分布函数;最后,在损失标准差上乘以经济资本系数。第二,利用历史数据,计算资产损失变化的相关系数矩阵,该计算过程的复杂度较高,普通银行无需自己开发系统,而可直接运用CreditMetrics或KMV等软件实施计算。第三,应用蒙特卡罗法模拟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分布函数,并计算资产组合的标准差和数学期望。第四,将资产组合的损失标准差乘以经济资本系数。该系数取决于银行股东的风险偏好,风险偏好越高,经济资本系数越

4、小。(二)经济资本分配确定资产组合所需的经济资本总量后,就要将其分配到各业务单元和分支机构中去,以实现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管理目标。按照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经济资本分配分为存量分配和增量分配两个方面。存量分配的任务是按照一定比例,将资产组合对应的经济资本总量分配到单笔敞口上去,常用方法有敞口余额分配法、预期损失分配法、非预期损失分配法和欧拉微分方程法。另一方面,增量分配的一般步骤为:第一,银行总部根据盈利能力和融资情况,预测全行在下一时期经济资本的增长目标;第二,在已知各分行和业务单元的经济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按照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最大化原则,应用运筹学最优化模型,确定分配给各业

5、务单元或分支机构的经济资本增量目标;第三,根据经济资本增量目标和各业务单元或分支机构的风险状况,计算相应的风险限额,并据此确定全行业务发展计划。(三)应用与调试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质是根据风险分布现状,向各分行或业务单元分配风险资产的增量控制额度。因各项业务的风险度不同,在既定的经济资本增量内,如果发展低风险业务,业务规模增长可以较大,但如果发展高风险业务,则业务规模的增长将受到限制。经济资本管理的目标是引导所属机构和部门尽可能发展风险低、回报高的业务,以实现RAROC或EVA的最大化。经济资本一旦分配到每个业务单元,就可以在风险内控、资产组合、绩效考核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根据国际经验,市场风险的

6、经济资本在实际业务中偏差度较小,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通常需要经过大幅度调整才能趋于稳定。二、操作风险的核心技术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它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含策略风险和信誉风险。国际上,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包括战略、组织、流程、系统、环境等5个方面,在这一框架下发挥作用的核心技术包含自我评估、关键指标、数据收集、风险计量和风险缓释等5个环节,如图2所示。(一)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包括流程梳理、风险指标确立和评估报告。自我评估旨在找出与目标业务有关的重大风险并进行分类和排序;明确风险责任人;对风险的损失及其可能性进行评价;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找出并记录

7、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为此分配时间和责任人;向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进行报告,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评估信息。自我评估是一个动态持续的协调反馈过程。随着时间推移,业务部门需将风险评估与损失事件及关键指标数据进行比较,找出业务环境的变化并确认相应风险及控制措施。(二)关键指标风险指标是指用来考察银行的风险状况的统计数据和指标(包括财务和非财务方面的)。对这些指标要进行定期(逐月或逐季)审查,以提醒银行有关风险的可能变化。这些指标通常包括失败交易的次数、员工流动比率、错误和遗漏的频率和/或严重程度等。(三)数据收集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比,操作风险的数据散落在各业务条线和部门,收集难度较大,且数据普遍偏少

8、。目前应用于操作风险计量的数据主要包括内部损失数据、外部损失数据、情景分析数据、自我评估数据、关键风险指标数据以及风险缓释数据。(四)风险计量国际先进银行通常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来量化操作风险。例如,利用历史损失记录的数据评估银行未来蒙受操作风险的可能性及程度,进而开发缓释风险的政策。充分利用这些信息,需要建立一种制度系统跟踪和记录每项损失事件的频率、严重性和其他相关信息。由于每个银行历史数据信息的有限性,通常还需合并使用内外部损失数据、方案分析和风险评估因素。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都将总收入作为操作风险暴露的指标,但总收入与操作风险暴露之间不一定存在对应关系。事实上,这两种方法对风险

9、并不敏感,不能反映真实的操作风险水平。高级计量法在理论上能够比较科学地解决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配置问题,但实施过程中技术难度较大。一般而言,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确定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并根据各银行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2(五)风险缓释操作风险缓释是在量化分析风险点分布、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缓释工具(如保险、系统安全技术和服务外包等,限制、降低或分散操作风险,并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对风险缓释工具的效果进行系统跟踪和评价,对外包服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各种意外冲击制定备用方案。近年来,许多国际化银行在操作风险缓释过程中,采用风险地图(Risk Maps)作为政策规划和行动指引,以提高操

10、作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操作风险地图基于损失数据库和统计模型,全方位、多维度揭示各类操作风险的预期频率和预期强度,建立和描述各业务单元、职能部门或工作程序与操作风险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帮助风险经理确定风险缓释的行动边界,明确后续管理的工作重点,如图3所示。图3 某类损失事件的风险地图三、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配置最早提出操作风险经济资本配置的是Duncan Wilson。他在1995年发表了操作风险VaR的文章。文章认为,操作风险可以使用VaR技术进行精确计量,银行可以建立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操作损失事件数据库,并用数据拟合操作损失的分布。随后,通过设置一个置信区间,比如99%,由此算出操作风险

11、VaR,再根据前面所讲的增量和存量的配置原则,确定相应的经济资本额度。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操作风险的资本计量方法包括6种:基本指标法(BIA)、标准法(SA)、计分卡方法(SCA)、内部衡量法(IMA)、损失分布法(LDA)以及极值理论方法(EVT)。其中,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只适合于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计量,其数据要求较低,精确度和敏感性差。新资本协议还提出了用于操作风险计量的高级计量法(AMA),它是指银行经过监管当局批准,采用规定的定量和定性标准,通过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管理系统计算经济资本的方法。4高级计量法包括采用记分卡、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和极值理论方法。其中,IMA、LDA和EVT适

12、合于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计量,其数据要求高,精确度和敏感性较好;SCA是计量经济资本的一种过渡方案,数据要求和精确度适中,适合于中等管理水平的银行,上述方法如图4所示。图4 操作风险经济资本模型结构(一)记分卡方法记分卡方法包括多项前瞻性的关于操作风险的数量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度量和分析,金融机构可以大致估计出各条业务线所需要的经济资本。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对一线的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正向激励,促使其积极管理操作风险。但是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完全取决于设计这种方法的专家,因为该方法所选取的指标和每项指标的权重都靠专家的经验来决定,有比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换一批专家可能整个方法的体系和

13、结果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要量化操作风险,关键在于估计出每一类损失事件的风险指标、损失事件可能性、损失比率三个参数,有了这些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操作风险的大小。用记分卡方法计算操作风险可以表示为K(i;j)=EI(i;j)(i;j)RS(i;j)其中EI 代表风险暴露(Exposure Indicator),RS 代表风险评分(Risk Score),是一个比例因子(Scaling Factor)。但计算的基础仍然建立在银行的高级管理层所提供的信息之上,记分卡方法已经在商业银行中得到广泛运用,银行的大部分自动记分授权问答卷设计,都可以视为记分卡方法的运用。记分卡方法较少地依赖于历史数据,更多地偏重

14、于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从发展趋势看,记分卡方法也应尽可能地建立在良好的定量基础上,并且通过历史数据来验证经验评估的准确性。(二)内部衡量法根据新资本协议,内部衡量法要针对8个主要业务类型以及每个业务类型上划分出的7个事故类型,共56个组合的操作风险进行定量分析。银行被允许使用自己的内部损失数据来计算各组合的预期损失值(EL)。所需资本则由预期损失损失分布的均值和非预期的损失损失分布的尾部的关系来确定。假定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则所需经济资本为:其中,i代表业务产品线;j代表事故类型;i,j是将i业务产品线,j事故类型组合的预期损失ELi,j转化为资本的参数。如果二者之间并不具有线性关系,则所需经

15、济资本为:其中,RPli,j为风险特征指数(Risk Profile Index);i,j为常数。多数情况下,EL和UL之间并不具有线性关系。此时可使用RPI来调整资本,具体来讲,对于风险呈现厚尾分布的银行,其RPI大于1;而对于薄尾分布的银行,其RPI应小于1。内部衡量法是商业银行由简单的自上而下模型向更加复杂的操作风险资本度量过渡的关键一步。内部衡量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据非预期损失(UL)与预期损失(EL)之间的系数,通过计算预期损失而得到非预期损失。因此,内部衡量法主要是估算出预期损失。内部衡量法为商业银行计量操作风险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但风险系数是监管当局根据行业整体的操作风险状况设定的统一标准,不一定符合特定商业银行以及特定业务部门的风险分布状况。虽然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引入了RPI调整机制,但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整个银行业的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UL)之间必须有稳定的线性函数关系。但EL与UL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多种因素,如业务规模的分布、操作损失发生的频率、操作损失的严重程度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操作风险控制的环境因素。 (三)损失分布法损失分布法是银行内部衡量法的更高级形式,它使用银行内部数据,为每个业务类别和风险类型估计两个随机变量损失程度和损失概率的概率分布。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