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咳嗽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28973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咳嗽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咳嗽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咳嗽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咳嗽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咳嗽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咳嗽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咳嗽PPT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峰市红山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咳嗽篇 授课 邹本领 1定义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作声 咳吐痰液而言 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其中有声无痰为咳 有痰无声为嗽 一般多痰声并见 故以咳嗽并称 2咳嗽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上的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肺炎等或其他疾病兼见咳嗽的 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概述 皮毛先受邪气 五脏六腑 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素问 咳论 咳嗽之要 止惟二证 何为二证 一曰外感 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景岳全书 咳嗽 病因病机 外邪袭肺 风寒暑湿燥火 内邪干肺 肺脏虚弱肺气 肺阴 痰湿蕴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肝火犯肺木火刑金 肾脏亏虚肾气 肾阳 肾阴 风为

2、百病之长 土生金土气壅滞则肺失宣降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火热灼津燥伤肺气 木火刑金肝失疏泄气机失调 金水相生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病理 痰 寒热 火 虚实 痰郁而化火 火灼津为痰 病位 肺为主 涉及 肝 脾 胃 肠 肾 肺体属金 譬如钟然 钟非扣不鸣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自外击之而鸣劳欲情志 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气上呛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轻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痨损积内撞鸣 医学三字经 咳嗽中的几点注意 符合普通胸片 正常 的慢性咳嗽患者 并不代表胸部无异常注意心影后病变 肺底部病变 气管 支气管病变等等对慢性咳嗽 抗生素并非万金油咳嗽的原因很重要 辨证论治之辩证要点 表里虚实

3、 外感咳嗽 多为新病 起病急 病程短 常伴无汗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 一般均属邪实内伤咳嗽 多问久病 常反复发作 病程长 可伴它脏见证内伤咳嗽多为虚实夹杂 本虚标实 其中痰湿 痰热 肝火多为邪实正虚 肺阴亏耗咳嗽则属正虚 或虚实夹实 应分清标本主次缓急 辨证论治之辩证要点 病证鉴别 咳嗽的辩证要点鉴别 色 质 量 味加重因素 病证鉴别 声音 咳嗽时作 白天多于夜间 咳而急剧 声重或咽痒则咳嗽者 多为外感风寒或发热引起若咳声嘶哑 势急而病程短者外感风寒 风热 风燥 病势缓而病程长为阴虚或者气虚咳嗽声音粗浊者 多为风热或者痰热伤津所致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属实 病证鉴别

4、痰色 痰白而稀薄的属于风 寒痰黄而稠的属于热痰白质粘的属于阴虚 燥热痰白清稀透明或者成泡沫状的属虚属寒咳吐血痰多为肺热或者阴虚如脓血相兼的为痰热瘀结成痈之候咳嗽咳吐粉红色泡沫痰 咳而气喘 呼吸困难者 多属心肺阴虚气不生血血性痰 脓痰 铁锈色痰 肺脏风热或痰热白 风 寒 湿黄 热灰 痰浊 病证鉴别 痰量 咳而少痰的多属燥热 气火 阴虚痰多的常属湿痰 痰热 虚寒咳嗽无痰或者少痰 外感风寒 风热将热 或者不易痊愈咳嗽痰多易出 外感风寒 风热易于康复 病证鉴别 痰味 热腥 痰热腥臭 痰热成痈味甜 痰湿味咸 肾虚咳痰有热腥味的或者腥臭气的为痰热 病证鉴别 痰质 稀薄 风寒 虚寒粘 热 燥 阴虚稠厚 湿热

5、 病证鉴别 时间 早晨咳嗽 阵发加剧 咳嗽连声重浊 痰出咳嗽减轻 多为痰湿或者痰热咳嗽午后 黄昏咳嗽加重 或者夜间时有单声咳嗽 咳声轻微短促 多属阴虚肺燥夜间咳嗽较剧 有痰属食积 无痰多瘀血如夜咳喘息不已 少气 气喘 多属虚寒十二经络气血流注时间 病证鉴别 加重因素 加重因素 饮食甘肥 生冷而咳嗽加重者多属痰湿情绪郁怒 多属气火劳累 受凉加重 多为痰湿 虚寒 病证鉴别 其他疾病 哮证及喘证肺胀 有久患咳嗽 哮喘的病史 主要有胸部澎满 喘咳上气 烦躁心慌 甚至颜面紫暗 肢体浮肿等 病情缠绵 经久不愈肺痨 肺结核 除干咳外 有咯血 潮热 盗汗 身体消瘦等症状 具有传染性 培养痰 结核菌素实验 X线

6、片有助于鉴别肺癌 多为刺激性呛咳 咳血 呈恶液质痰 X线胸片及痰脱落细胞有助于确诊 辩证论治 1 外感 宣肺散邪内伤 祛邪扶正 2 治肺 整体治疗 治上 肺 温宣 清肃 治中 肝脾胃肠 治下 肾 补肾 治疗原则 1 分清虚实主次外感咳嗽多新病 属邪实 治以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多宿疾 常反复发作 多属邪实正虚 治当祛邪扶正 标本兼治2 咳嗽的治疗 除直接治肺外 还从整体出发 注意肝脾肾3 初期一般忌敛涩滞邪 当因势利导 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 日久当祛邪止咳 扶正补虚 标本兼治 证候分型 咳嗽 外感咳嗽 内伤咳嗽 风寒袭肺证 风热犯肺证 风燥伤肺证 痰湿蕴肺证 痰热郁肺证 肝火犯肺证 肺阴亏耗证 一

7、 外感咳嗽风寒袭肺 一 风寒袭肺1 辨证依据主症 咳嗽声重 气急 咽痒 咳痰稀薄色白 兼症 伴鼻塞 流清涕 头痛 肢体酸楚 恶寒 发热 无汗等表证 舌脉 舌苔薄白 脉浮或浮紧 2 治法 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一 外感咳嗽风寒袭肺 3 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常用药 麻黄3 杏仁10 桔梗10 前胡15 甘草6 紫菀15 百部15痰多 法夏10 陈皮10 云苓15口渴 心烦 发热 生石膏30 桑皮15 黄芩10 一 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 1 辨证依据主症 咳嗽频剧 气粗或咳声嘶哑 喉燥咽痛 咯痰不爽 痰黏稠或黄 咳时汗出 兼症 常伴鼻流黄涕 口渴 头痛 身楚 或见恶风 身热等表证 舌脉 舌苔薄黄

8、脉浮数或浮滑 2 治法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一 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 3 方药 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 桑叶10 菊花10 薄荷10 连翘10 前胡10 牛蒡子15 杏仁10 桔梗10 大贝母10 枇杷叶10 身热较著 口渴喜饮 加黄芩15 知母10 咽痛 加射干15 山豆根15 赤芍15 咽燥口干 舌质红 加南沙参15 天花粉15 芦根20 一 外感咳嗽风燥伤肺证 1 辨证依据主症 干咳 连声作呛 喉痒 咽喉干痛 唇鼻干燥 无痰或痰少而黏 不易咯出 或痰中带有血丝 口干 兼症 初起或伴鼻塞 头痛 微寒 身热等表证 舌脉 舌质红干而少津 苔薄白或薄黄 脉浮数或小数 2 治法 疏风清肺 润燥止咳 3

9、方药 桑杏汤加减 一 外感咳嗽风燥伤肺证 常用药 桑叶10 薄荷10 豆豉10 杏仁15 前胡10 牛蒡子15 南沙参15 大贝母10 天花粉15 芦根20 津伤较甚 干咳 咯痰不多 舌干红少苔 配麦冬15 北沙参15 热重不恶寒 心烦口渴 酌加石膏30 知母15 山栀10 肺络受损 痰中夹血 配白茅根30 一 外感咳嗽1 风寒 诊断要点 咳嗽喉痒 痰液稀白 恶寒发热 无汗 头痛 鼻塞流涕 舌苔薄白 脉浮 主穴 合谷外关发热 曲池艾灸 肺腧大椎2 风热 诊断要点 咳痰黄稠 咳而不爽 口渴咽痛 身热 或见头痛 恶风 有汗等表证 苔薄黄 脉浮数 主穴 合谷 肺俞大椎曲池配穴 咳嗽伴咽喉肿痛 少商

10、商阳发热恶寒 大椎 外关 二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 1 辨证依据主症 咳嗽反复发作 咳声重浊 痰多 因痰而嗽 痰出咳平 痰黏腻或稠厚成块 色白或带灰色 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 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 兼症 胸闷 脘痞 呕恶 食少 体倦 大便时溏 舌脉 舌苔白腻 脉象濡滑 二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 2 治法 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 3 方药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法夏10 云苓15 陈皮10 甘草10 苍术10 厚朴10 苏子15 白芥子10 莱菔子15 二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 用药加减 若咳逆气急 痰多胸闷 加白前15 苏子15 莱菔子15 化痰降气 寒痰较重 痰黏白如沫 怯寒背冷 加干姜10 细

11、辛5 白芥子10温肺化痰 久病脾虚 神倦 加党参15 白术10 炙甘草10 症状平稳后 可服六君子丸以资调理 或合杏苏二陈丸标本兼顾 二 内伤咳嗽痰热郁肺证 1 辨证依据主症 咳嗽 气息粗促 或喉中有痰声 痰多质黏厚或稠黄 咯吐不爽 或有热腥味 或咯血痰 兼症 面赤 或有身热 口干而黏 欲饮水 舌脉 舌质红 舌苔薄黄腻 脉滑数 2 治法 清热肃肺 豁痰止咳 3 方药 清金化痰汤加减 常用药 黄芩15 山栀10 知母10 桑白皮15 清泄肺热 杏仁10 贝母10 瓜蒌15 海蛤壳15 竹沥15 半夏10 射干15 清肺化痰 二 内伤咳嗽痰热郁肺证 用药加减 痰热郁蒸 痰黄如脓或有热腥味 加鱼腥草

12、30 象贝母15 冬瓜子15 苡仁30等 清热化痰 痰热壅盛 腑气不通 胸满咳逆 痰涌 便秘 配葶苈子15 大黄5 泻肺通腑逐痰 痰热伤津 口干 舌红少津 配北沙参15 天冬15 花粉20 养阴生津 二 内伤咳嗽 三 肝火犯肺证 1 辨证依据主症 上气咳逆阵作 咳时面赤 咽干口苦 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 量少质黏 或如絮条 兼症 胸胁胀痛 咳时引痛 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舌脉 舌红或舌边红 舌苔薄黄少津 脉弦数 二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 2 治法 清肺泻肝 顺气降火 3 方药 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黛蛤散 清肝化痰 加减泻白散 顺气降火 清肺化痰 合之使气火下降 肺气得以清肃 咳逆自平 常用

13、药 桑白皮15 地骨皮15 黄芩15 山栀10 丹皮15 青黛10 海蛤壳15 甘草10 苏子15 竹茹15 枇杷叶15 二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 用药加减 肺气郁滞 胸闷气逆 加瓜蒌15 桔梗10 枳壳15 旋覆花10利气降逆 胸痛 配郁金15 丝瓜络15 理气和络 痰黏难咯 酌加海浮石30 知母10 贝母10 清热豁痰 火郁伤津 咽燥口干 咳嗽日久不减 酌加北沙参15 麦冬15 天花粉15 诃子15 养阴生津敛肺 二 内伤咳嗽肺阴亏耗证 1 辨证依据主症 干咳 咳声短促 痰少黏白 或痰中带血丝 或声音逐渐嘶哑 口干咽燥 或午后潮热 兼症 颧红 盗汗 日渐消瘦 神疲 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 2 治

14、法 滋阴润肺 化痰止咳 3 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药 沙参15 麦冬15 花粉15 玉竹15 百合15 甘草5 贝母10 甜杏仁10 桑白皮15 地骨皮15 二 内伤咳嗽肺阴亏耗证 用药加减 若肺气不敛 咳而气促 加五味子15 诃子15 以敛肺气 阴虚潮热 酌加银柴胡10 青蒿10 鳖甲15 胡黄连15 以清虚热 阴虚盗汗 加乌梅15 山茱萸15 浮小麦15 收敛止涩 肺热灼津 咯吐黄痰 加海蛤粉20 知母10 黄芩15清热化痰 热伤血络 痰中带血 加丹皮15 山栀10 藕节 清热止血 肺燥阴虚咳嗽的其他疗法 主证 干咳无痰 或痰少不易咳出 鼻燥咽干或咽痛 或痰中有血丝 甚则咳血 潮热 颧

15、红 舌红苔薄 脉象细数 治法 取肺之俞 募穴为主 针刺平补平泻法 以益阴润燥 清肃静肺气 处方 肺俞 中府 列缺 照海 随证配穴 咯血加孔最 隔俞 食疗 百合黄精粳米粥百合15克黄精30克 粳米100克 先将百合去沫 加黄精煎水取汁 再入粳米煮至粥熟 加适量冰糖服食 适用于阴虚肺燥 咳嗽咽干 脾胃虚弱 内伤咳嗽肺气虚寒证 主症 咳声低弱无力 气短不足以息 痰清稀色白量多 神疲懒言 畏风自汗 舌苔淡白 脉细弱 证机概要 肺气虚寒 津聚成痰 气逆不降 治法 补气温肺 止咳化痰 代表方 温肺汤加减 温肺汤 组成 白芍药180克五味子 去梗 炒 炮干姜肉桂 去粗皮 半夏 煮熟 焙 陈皮 去白 杏仁甘草

16、 炒 各90克细辛 去芦 洗 60克 用法 上药锉为粗末 每服10克 用水220毫升 煎至180毫升 以绢滤过 食后服 主治 肺虚久客寒饮 发则喘咳 不能坐卧 呕吐痰沫 不思饮食 内伤咳嗽寒饮伏肺证 主症 咳嗽气急 喉有痰声 呼吸不利 胸膈满闷 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粘痰 形寒背冷 舌苔白滑 脉细弦滑 证机概要 寒饮伏肺 痰饮上逆 肺气不降 治法 温肺化饮 代表方 小青龙汤加减 小青龙汤 组成 麻黄 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 炙 桂枝 去皮 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 洗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黄减二升 去上沫 纳诸药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拔罐疗法治疗咳嗽 拔罐取穴 大椎 风门 肺俞 膏肓 拔罐操作 患者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取大小适宜的火罐用闪火法或投火法等 将火罐吸拔在所取穴位上 留罐10 15分钟 每3 4天治疗1次 根据皮肤反应而定 5次为1疗程 拔罐主治 实证咳嗽 配合点刺放血疗效更佳 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 木穴和近鱼际处的重子穴重仙穴 临床禁忌 1临床诊断注意事项 忌不分时间与规律 忌不分轻重程度 忌不辨加重因素 忌不分病程长短 2治疗处方禁忌 忌滥用止咳 镇咳药 忌不辨证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