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生产理论培训知识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22825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生产理论培训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编》生产理论培训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编》生产理论培训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精编》生产理论培训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精编》生产理论培训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生产理论培训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生产理论培训知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理论培训知识 探求生产者 厂商 的行为 厂商的目的 追求利润最大化 为此要依次研究如下三个问题 怎样使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生产理论 怎样使一定产量成本最低 成本理论 在不同市场上一定需求曲线下利润最大 厂商均衡 4 1生产函数 前提与假设 生产可以被看作投入向产出转化的过程 投入的是生产要素 产出的是生产成果 生产由厂商实施 厂商 为谋求利润而从事生产活动的经济单位 个人企业 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合伙制企业 两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 公司制企业 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 生产成果可以是有形的产品 也可以是无形的产品 经济假设 厂商的生产目的在于利润最大化或

2、成本最小化 生产函数理论就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同商品的最大产出量之间技术关系的简要表述 若以x1 x2 xn表示n种要素的投入量 Q表示产出量 生产函数为 Q f x1 x2 xn Q也常用TP表示 为简化分析 通常以劳动量L和资本量K分别表示人力投入和非人力投入 生产函数简化为 Q f L K 一 生产函数的含义 生产函数概述 二 短期与长期的划分 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可以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 生产过程是可以调整的 但有的要素调整起来容易 有的则需要很长时间 经济分析据此将生产分为短期和长期 短期 shortrun 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至少有一种

3、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 longrun 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 相应地 在短期内 生产要素投入可以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 不变要素投入 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 例如 机器设备 厂房等 可变要素投入 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 例如 劳动 原材料 燃料等 由于在长期所有的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因而也就不存在可变要素投入和不变要素投入的区分 微观经济学通常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 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长期生产理论 短期与长

4、期的划分 一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考虑生产某产品的两种投入要素中 只有一种是可变的 以劳动L变动为例 分析这种可变要素的变化 劳动 对产量的影响 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为 这就是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形式 也被称为短期生产函数 4 2短期生产函数 二 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TPL APL MPL 总产量 TotalProduct 企业在一定量可变要素投入条件下达到的产出总量 TPL Q f L 平均产量 AverageProduct 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的产出量 APL TPL L 边际产量 MarginalProduct 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

5、的总产量 MPL TPL L或者MPL dTPL dL 1 含义 10152020191816141210 10203020151340 4 8 都是先递增后递减 例 一种可变要素条件下的投入 产出关系 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三条曲线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MP AP与TP三线均先递增 到一定程度后分别递减 AP与TP的关系 AP是TP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当连线与TP曲线相切时 AP达到最大 B B MP与AP的关系 MP AP AP MP AP AP最高MP AP AP MP与TP的关系 MP是TP曲线的斜率 MP OA向上 MP AC向下 MP的最高点A 对应的是TP曲线的拐点A

6、MP 0 TP MP 0 TP最高 MP 0 TP 2 TP AP和MP之间的关系 TP AP与MP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和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连续增加一种要素 当这种要素小于某一数值时 增加该要素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继续增加超过某一值时 边际产量会递减 即最佳技术系数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原因 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 在数量上 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时 可变要素小于最佳配合比例 随着投入量渐增 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 边际产量呈递增趋势 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 再增加可变要素投入 边际产量呈递减趋势 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 三 边际报酬 边际收益 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第一

7、技术水平不变 第二 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 可变技术系数 第三 并非一增加要素投入就会出现递减 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第四 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相同 先投入和后投入是没有区别的 只是量的变化 例证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1958年大跃进中 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 结果引起减产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单一要素连续投入的三个生产阶段 第 阶段 0 APmaxTP增加 MP高于AP AP递增 在第 阶段和第 阶段的交界处 AP达到最大 第 阶段 APmax TPmaxTP增加 并在第 和第 阶段的交界处 即MP为零时 达到最大 第 阶段 TPmax TP开始减少 边际产量为负 四 合理投入区间

8、生产者如何选择 对可变要素投入的三个阶段的特征的分析说明 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 所以 只有第二阶段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阶段 理性厂商选择第II阶段 关于阶段二的说明 此时 MP和AP都递减 但是MP仍为正值 说明投入增加的话总产量仍会增加 生产效率虽然下降 但是产量仍增加 所以该阶段是具有经济效率的 原因 随着L的增加 分摊到每一可变要素L上的固定要素K越来越少 因此效率下降 若厂商选择最大产量 则靠近C点 若厂商选择最大平均产量 则靠近B点 生产阶段的划分 长期中 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 在生产理论中 为了简化分析 通常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问题

9、假定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来生产一种产品 则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 f L K 两种可变投入下 如何使要素投入量达到最优组合 以使生产一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 或使用一定成本时的产量最大 一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问题 多种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一种产品时 如何实现最大利润 4 3长期生产函数 1 等产量线 假定劳动L和资本K可以相互替代条件下 这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可能获得相同产量的生产无差异曲线 二 等产量线IsoquanteCurve 例如 减少K 增加L 或减少L 增加K 产量保持不变 线上任何一点 L K组合不同 但产量却相同 注意 与无差异曲线的比

10、较 2 等产量线的特征 B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原因 A 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为负 表明两要素间存在替代关系 C 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不同曲线代表不同产量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Q3 Q2 Q1 D 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否则与定义相矛盾 C B 矛盾 单独增加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为0 1 直角型等产量线技术不变 两种要素只能采用一种固定比例进行生产 不能互相替代 顶角A B C点代表最优组合点 如果资本固定在K1上 无论L如何增加 产量也不会变化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能进行任何替代 任一特定的产量 需要两种要素特定的组合比例 3

11、等产量线的两种极端状况 2 直线型等产量线技术不变 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 且替代比例为常数 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 相同产量 企业可以资本为主 如点A 或以劳动为主 如点C 或两者按特定比例的任意组合 如点B 完全可替代的生产函数 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 等产量曲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变化趋势 1 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一单位某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三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例如 2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 每

12、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由a点按顺序移动到b c和d点的过程中 劳动投入等量的由L1增加到L2 L3和L4 即 L2 L1 L3 L2 L4 L3 相应的资本投入的减少量为K1K2 K2K3 K3K4 边际技术替代率 这决定了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五 等成本线 1 等成本线 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既定成本支出为C 劳动L价格 工资率w 资本K价格 利息率r 2 等成本线的特征 每一点的两种要素组合不同 但支出相等 向右下方倾斜 两种要素在数量上是替代关系 因成本或要素价格

13、变化而移动 注意 与消费预算线比较 成本支出增加使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移 成本支出减少使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移 劳动L价格下降使等成本线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斜率变小 劳动L价格上升使等成本线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斜率变大 3 等成本线的变动 等成本线 1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C确定 图中Q1 Q2 Q3 Q1非最大产出 Q3不可行 Q2为最优 均衡点E L0 K0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 实现要素最适组合 六 生产者均衡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与消费者均衡的效用最大化比较 2 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Q确定图中C1 C2 C3 C1是不可行的 无法产出Q C3非最小成本 C2最佳 均衡点E

14、 L0 K0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 实现要素最适组合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小结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当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 实现要素最适组合 上述二图中 均衡点E为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 此时二者斜率相等 即 多种可变投入要素时的均衡条件 最佳组合条件 即 每种生产要素的 货币的边际产量 或 货币的边际生产率 相等 换句话说 就是 各种要素最后1元货币投入所获得的边际产量无相等 其值为 例题 已知某厂商生产函数为Q L3 8K5 8 又设PL 3 PK 5 求 产量Q 10时的最小成本和使用L和K的数量 产量Q 25时的

15、最小成本和使用L和K的数量 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均衡的Q L K的值 Q L3 8K5 8 10 MPL 3 8L 5 8K5 8 MPK 5 8L3 8K 3 8MRTSLK MPL MPK 3 5K L w r 3 5 K L 使用L和K的数量L 10 K 10 最小成本C 80 K L L 25 K 25 最小成本C 200 3L 5K 160 L K 20 Q L3 8K5 8 20 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在生产理论中 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变化 4 4规模报酬 所有要素投入同时 同方向 同幅度变动时引起的产量变动 规模报酬

16、 规模报酬递增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要素的增加幅度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的增加幅度等于要素的增加幅度 规模报酬递减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要素的增加幅度 长期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 规模报酬递减与边际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 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 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 生产分工更合理 专业化利益 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资金 管理 研发等 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各个方面难以协调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 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 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的不易等 规模报酬与边际报酬的比较 一种技术会呈现不同的区段性 locally 边际报酬特性 随着可变要素的连续不断增加 边际报酬将从递增转为递减 一种技术也可以呈现不同的区段性规模报酬特性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 规模报酬可以从递增转为递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