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题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20316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题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题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题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题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题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题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题精编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班级: 姓名:一、刻度尺读数专项练习题 3 4 cm读数:_ 3 4 cm 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

2、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4.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A. 一样大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 无法判定5在下图所示的测量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cm(5题图) (6题图) (7题图) (第8题图)6某同学用一支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中的位置,请指出他测量

3、中错误之处:(1)_(2)_7如图,测得圆筒的外径是_ cm,若圆筒的内径是11.1mm,则筒壁的厚度为_cm8某同学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地排绕30圈,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线圈的长度是 cm,铜丝的直径是_cm 9.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二、初中物理停表(秒表)的读数1 常见停表: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是停表_。(2 停表读数 (1)小盘:通常有30刻度和60刻

4、度型。30刻度型则每格代表0.5分钟,60刻度型每格则代表0.25分钟。大盘:大盘每圈代表30s,共60个大刻度,每两个大刻度之间有5个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0.5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这也是停表精确度为0.1s的原因。读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先读小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分钟,看上面的示数可知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要注意看它是指向哪半分钟。接着读大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秒, 如果是前半分钟就则读0-30s,若为后半分钟读31-60s。机械秒表的读数基本方法是: t=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3 使用方法:简称:一调(归零);二按(启动);三停;四读。4 练习:如

5、下表显示应读为:_ 031233435637839411043121445164718492051225324265557285901267891011345121314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10:3 B、3:10 C、8:15 D、15:8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

6、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和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5.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

7、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7.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8、.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信息二:_;信息三:_ 。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

8、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1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cm ;tBC= s; vAB=_ ms; vBC=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

9、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11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rn12.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A60s B50s C40s D20s 13、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 )A、向南运动 B、向北运动 C、由北向南运动 D、无法判断14、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

10、来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在以相同速度运动,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 B、乙车 C、站台 D、无法判断15、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16、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 )A.2.5米/秒 B.20米/秒 C.5米/秒 D.8米/秒17、单位换算:54 km/h=_m/s 5 m/s= _km/h18.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需要多少分钟?19.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20.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