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 2 获得教养的途径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3125301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 2 获得教养的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 2 获得教养的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 2 获得教养的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 2 获得教养的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 2 获得教养的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 2 获得教养的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 2 获得教养的途径(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测评(二)获得教养的途径(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理解(本大题共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从时间的向度来看,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内容和品质的纬度来看,却并不是呈现为鲜明的向前发展和进步性,而是出现经常性回复或几种形态并存的倾向。中国海洋小说最初是以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的形式出现的。庄子的秋水就描述了一个“北海若”的海神形象。在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的山海经中,海神形成了一个群体,成为各个海域的统治神。这是先民对海洋充满敬畏的体现,先民觉得海洋神圣、怪异、神秘,绝非人类所能接近。于是,海洋就成了神

2、话的一部分。神话叙事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叙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模式,其形态美学则是变异、想象和一定程度纪实的融合,因此艺术风格瑰丽、奇幻。船的出现改变了古人对海洋的认识,从而也改变了他们的海洋思维。人类坐着船进入海洋,从事海上贸易、海洋探险和海上劳动,撩起了大海神秘的面纱,使大海还原了它本来的面目,对海洋的敬畏之感骤然下降。反映在海洋文学叙事上,那就是奇幻和瑰丽的想象性虚拟构建逐渐被实际内容取代,整个叙事思维大势从空中落到了大地。于是神话叙事的精髓一部分演化为搜神记博物志等笔记体叙事,而大部分则随着海洋神秘感的消失而渐渐消散。海洋小说从神话叙事发展到笔记体叙事反映出古人对海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表

3、露出他们海洋思维的模糊和矛盾。因为这些对海洋的笔记性叙写,虽然已经淡化了神话色彩,却仍然是以“变异海洋”而不是“真实海洋”为特征。可是随着驾船技术的娴熟化,尤其是到了明朝,人类终于较大规模地进入海洋,郑和七下西洋的海洋实践活动,完全打破了原先由山海经等神话叙事书写的海洋世界格局,海洋的神秘和神圣最终被彻底地消解了,代之而起的是人类有了像在陆地上一样的主人的感觉。因此这个时候的海洋小说里,对海洋和岛人的占有、欺凌之类的题材大幅度增加了。海洋就这样随着海洋活动日趋世俗化,成了现实空间的一部分,再也没有任何奇异可言。可是这个时候以及以后的海洋小说,却并不是完全都变成了现实主义的。综观这个时候的海洋小

4、说作品,除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叙事继续着“笔记海洋”的文学品质外,还继承了山海经的“海洋想象”和“海洋圣洁”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为“海洋神圣海洋宗教”的神道叙事,这就是中国海洋小说特有的神、魔和海洋相结合的神魔小说。明清时期神魔小说的繁荣反映出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从科学理解又回到了文学体会,海洋又重新变成了一个想象世界和象征对象,人们对海洋的理解进入了文学象征的层次。西游记是这方面伟大的代表。(摘编自倪浓水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审美特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海洋小说有漫长的历史,但其发展轨迹在内容和品质上呈现经常性回复或几种形态并存的倾向。B中国海洋小

5、说最初的形式是神话叙事风格瑰丽奇幻,体现了先民对海洋的敬畏。C海洋小说笔记体叙事以实际内容为主,已经完全摆脱神话叙事的影响。D神道叙事继承神话叙事传统,是在人们对海洋有了科学理解的基础上的文学回归。C“已经完全摆脱神话叙事的影响”错,海洋小说笔记体叙事虽然以实际内容为主,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神话叙事的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中国古代海洋小说自身发展的轨迹,层层推进,条分缕析,论证思路清晰。B文章以人们海洋意识的变化为事实基础,阐述了中国海洋小说三种叙事模式的产生。C文章援引郑和下西洋的事例,是为了表明人们对海洋认识的深化。D列举山海经搜神记西游记等小说,有助

6、于阐明中国海洋小说特有的神魔小说的特点。D列举山海经搜神记西游记等小说,有助于阐明海洋小说不同时期的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山海经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是因为书中有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B对海洋和岛人的占有题材在海洋小说中剧增说明人们对海洋不再感到神秘和神圣。C如果没有船的出现,中国海洋小说将不会获得发展,叙事将保持想象性虚拟构建。D神魔小说中作为想象世界和象征对象的海洋,不再体现人们对海洋世俗化的认识。BA项,“有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只是条件之一;C项,“将不会获得发展,叙事将保持想象性虚拟构建”错;D项,“不再体现人们对海洋世俗化的认识”错。(二)(201

7、9山东潍坊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大雪的故乡林清玄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当代知名的作家索尔仁尼琴,站在台湾嘉义的“北回归线”标志碑前露出了开心的微笑,他高兴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跨上热带的土地。” 看到索尔仁尼琴站在“北回归线”上的形象,给我一种莫大的感动。那个小小的标志碑上有一个雕塑,是地球交错而过的两条经纬线,北回归线是那横着的一条,一直往北或往南,就到了落雪的寒带。这个纪念碑是站在台湾的南部大平原上,我曾数次路过。每次站在它的前面,遥望远方,心中就升起一种温暖的感觉,它站的地方正是我们美丽的沃土。 跨过这条“北回归线”,往南方的热带走去,是我童年生长的温暖的家

8、。同样的,走过“北回归线”往北渡海的远方,是我的祖父那一辈生长的大雪的故乡。由于这样的情感,站在那条线上,是足以令人幽思徘徊的。 索尔仁尼琴站在北回归线上的形象,使我想起他在一次访问时流露出来对故乡的情感。日本研究俄国文学最杰出的学木村浩,去年九月曾到美国佛蒙特州索尔仁尼琴居住的山庄去访问,他看着窗外佛州茂密的森林问索尔仁尼琴:“到了冬天,这一带是否会下大雪?” 索尔仁尼琴将视线转向窗外,注视片刻后,静静地道: “虽然每年不尽相同,可是雪相当大,你知道,没有雪,俄国人是活不下去的。” 在那一次访问里,索尔仁尼琴还说到:“被放逐的时候,我总认为二三年后就能回去的。谁知道一眨眼已经七年了。不过,我

9、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所以坚信一定能够回去的。”谈到这一段话,不禁令我思绪飞奔,索尔仁尼琴对他的俄国故乡是怀着浓重乡愁的。他的“下着大雪的故乡”曾是他忧思和呐喊的起源,对着他的人民和国土,索尔仁尼琴有着浓郁的血泪和感情。由于他的流放,他对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也就有了特别的关爱和同情。 他的流放,隔断了他对故国的联系,也正是他的流放,使他的同情与关爱自俄国的土地扩散,用明亮的巨眼注视世界,使他从“俄国的索尔仁尼琴”成为“世界的索尔仁尼琴”。 很早以前,我就喜欢俄国的文学,包括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高尔基、果戈里等人的作品;甚至到帕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的作者)、索尔仁尼琴,我觉得俄国文学有一个

10、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是由一片辽阔的土地和忍苦的人民所孕育出来的。 虽然在那个苦寒的土地上,文学艺术家不时受到挫折,但他们却总是像巨树一样,站立在最寒冷的土地上。尤其是从十八世纪以后,俄国的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更是天才辈出,闪炽着星星一样的光芒,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人和土地的热爱,充满了强烈的乡土恋情。 一个人的故乡能给他以后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背景,我觉得读俄国文学家的作品最能感受深刻。以前阿托尔斯泰在巴黎流亡时,写出苦难的历程和彼得大帝,现在流放在美国的索尔仁尼琴写出古拉格群岛癌病房一九一四年八月,都是对他们国土热爱的记述和苦难人民的呼声。他们强调真正的俄罗斯,那是他们成长的

11、地方,一个落着大雪的故乡。由于他们永不丧失的正义与良知,使俄国文学长久以来就是人类最珍贵的文学灵魂的一部分。 曾在劳改营度过八年岁月,在流刑中罹患癌症幸而未死,最后被流放的索尔仁尼琴,到今天他还热烈地爱着他祖国的土地、森林和人民,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故土,为他的同胞奉献生命。 我觉得这种对故土的怀思,以及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味,正是文学中最可贵的品质,“苦难能造就有节操的灵魂”,生在现代的中国人对俄国的大地文学作品不能无感。 俄国有一首动人的民谣,它是这样歌颂它的土地和苦难: 贝加尔湖呀, 是我的母亲, 她温暖着流浪汉的心, 为争取自由挨苦难, 我流浪在贝加尔湖滨, 为争取自由挨苦难, 我

12、流浪在贝加尔湖滨。 中国过去的民谣也有许多类似的歌唱或悲歌,可是为什么中国经过这么长期的苦难,竟没有能产生与俄罗斯文学一样博大的近代作品呢?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九日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索尔仁尼琴站在北回归线上“第一次跨上热带土地”的情景,目的是为了渲染凄凉的氛围,刻画悲壮的人物形象。B第段中,“注视片刻”“静静地”等词语细致地描写出索尔仁尼琴表面的平静和镇定,衬托出他内心对故乡炽热深情的怀恋。C索尔仁尼琴对自己“大雪的故乡”的怀念,说明他并没有因为流放而与俄国土地阻隔,也没有冲淡他对人民和国土的浓郁感情。D作者认为中国像俄罗斯一样经历了

13、长期的苦难,但却未产生伟大的近代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近代文学创作成就的思考。A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对于索尔仁尼琴和故乡的故事的描述。5文末引用俄罗斯民谣有什么作用?(6分)_答案内容上,通过民谣对祖国的土地和苦难的歌颂,强化了俄国文学艺术中强烈的家国情怀,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情怀的赞美,深化了文章主旨。结构上,收束上文,同时引出文章结尾作者对中国文学近代文学的反思。艺术效果上,以民谣的方式,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给人深刻印象和启迪。6以索尔仁尼琴为代表的俄罗斯作家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_答案虽遭遇被流放等不幸和苦难,但仍然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始终饱

14、含对祖国辽阔的土地和忍苦的人民的热爱,内心充满了强烈的乡土恋情。对那些流离失所的人具有特别的关爱和同情,愿为他的同胞而奉献生命,内心怀有永不丧失的正义与良知,具有强烈的家国情味。由于自身的遭遇,使他的同情与关爱自俄国的土地扩散,用明亮的巨眼注视世界,他们的身上又具有了一种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