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看构建和谐班集体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053107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看构建和谐班集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看构建和谐班集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看构建和谐班集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看构建和谐班集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看构建和谐班集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看构建和谐班集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看构建和谐班集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看构建和谐班集体内容摘要:新课改作为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已在全国很多地方轰轰烈烈地实施开来,但是从多方面收集的资料来看,新课改的实施步履维艰,充满争议。但是无论怎么说,教育改革已迈出了很关键的第一步,而且站在教育者角度来看新课改,它的理念无疑是很好的、方向也是绝对正确的。目前新课改即将在更大范围展开实施,如何操做好,改出成效?笔者以为,关键在于管理,管理工作做好了,就会给新课改铺路搭桥,促进新课改顺利、更有效进行。本文主要是立足于具体的班级管理角度,力求详尽、深入地从宏观领域探讨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构建和谐班集体的重要性的相关理论,并对如何进行微观领域的操作提出了一些实

2、践性建议。关键词:新课改 个性差异 构建 和谐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的对撞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由于把人最重要的只看成“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进而片面强调个体利益要绝对服从社会和集体利益,因此在施教与培养人的过程中一切皆按照社会需要(特别是政治需要)为先导来模式化、机械化操作。尽管通过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曾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的劳动者,但是随着“人类正在步入一个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的经济时代”的到来,整个国际领域对人才和知识(特别是科技)交流的更加频繁,传统教育观念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的暴露了出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提

3、出并逐步在全国大范围展开实施的素质教育擦亮了包括教育者在内全体国人的眼睛。正如前国家教委主任、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朱开轩先生所说:“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在教育方针指引下,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出发,因地因校制宜,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成长。”现国务委员陈至立也曾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过指导性意见:“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显然,素质教育的亮点在于

4、它综合吸收了古今中外多种教育理论的精华提出:1、人的发展有多样性,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2、人的发展有全面性,教育要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3、人的发展有长期性,教育应是终身教育,学校教育仅仅是终身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片断,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奠基。二、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已不是个新话题只要略加深入探源,我们发现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在春秋战国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思想。马克思早就提出“社会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他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要不是个人都得到解

5、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 “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灭亡”。恩格斯也认为,“社会主义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苏霍姆林斯基也告诫教育者们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4月22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现代教育心理学有一种

6、提法,至少有七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11作为教师,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情形也是这样,在一些方面表现比较薄弱的孩子,在另一些方面又表现出相对明显的优势来,没有哪个孩子在这几个方面都是表现很优秀的(或较弱的)。成功的教育就应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看到孩子的优势成长潜质,并不断挖掘、培育,直至看到孩子的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讲,瓦拉赫是幸运的:他中学时初学的是文科,每次考试成绩都列倒数第一,后来化学老师发现他一丝不苟,具备做化学实验的能力,就建议他学化学,瓦拉赫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

7、三、构建和谐班集体应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目前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蓝图正在全国各基层单位积极贯彻实践,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构成单位之一,理应将其管理目标定位为构建和谐班集体。“和谐”有和睦、和美、协调之意,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实质意义在于,让班集体中每位成员都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以形成较为稳定并积极向上的班风,有较强的集体凝聚力,进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构建和谐班集体首先必须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1、 要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早就表明,作为学生,特别是中小学学生,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爱和表扬,因此他们许多活动的出发点都与此有关。结合前文所述,一

8、方面教师需要尽可能关注到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他们也都在力争使自己得到老师和集体的关注与肯定,这时教师必须给班集体中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出人头地”的平台,即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理应包括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班(团)干部选举办法、值日卫生制度、班(团)干部工作职责、作业收缴及检查制度和日常管理奖惩制度,等等。教育先哲们在关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一点以苏霍姆林斯基最为典型,他一边直接从事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实践,一边不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升华,形成了许多极富指导性的理论。他指出:“生活使人们确信,如果幼小的孩子得不到机会恢复对善良和公正

9、的信念,他永远也不可能在自身产生人的感觉,永远也不可能体验到个人的尊严和情感。这样的被教育者进入青少年时期会变成怨恨一切的人,对他来说,生活不存在任何神圣和高尚的东西。”12我在建立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中是这样做的。首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班主任必须充分酝酿,尽可能让班集体中每位成员表达意见,切忌把一切交由班干部办或班主任“包办”。因为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是充分民主的,这样才会让每个学生领会它,信服它,并自觉遵守它,而且发动全体学生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过程。其次,班主任在执行班级管理制度时要刚柔并济,既应有一定的原则性(刚性),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柔性),切

10、忌生搬硬套班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一刀切”,或者随便给学生定性,甚或动辄武断处罚。班级管理制度必须服务于教育活动的教育性原则,而学生是有个性、可塑性的,学生违反制度的原因肯定也是多种多样的,造成后果的程度也必然不尽相同,班主任必须视学生的具体违规情况和学生自身状况来做好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工作。比如对于个别同学的偶尔迟到行为,教师可以按照班级管理制度的规定点到批评教育即可;对于屡教不改、经常迟到的“惯犯”,教师则有必要做出相应的惩罚(比如安排扫地、擦玻璃、收作业等),并郑重告诉他正是由于他的迟到行为而给班集体荣誉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他必须及时对集体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以弥补过失,这本身也是作为集

11、体中一员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体现。最后,对于一些重大班务的处理,班主任应按照班级管理制度的相应规定和班干部、学生代表或全体学生共同商讨,以作出公平公正的决定。这里特别提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因为无论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得有多么完善,赏罚多么公平,执行者只有正确地用好它才能表明这个制度的真实存在,才能对班级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当有学生对班主任的某些处理提出意见时,班主任必须按照自己的初衷给以正面解释,必要时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处理该问题的对与错。2、建立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是班主任和全体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班级管理的中坚,是全体学生实现自

12、我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各中学的班主任基本上都是本学校的骨干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建立并用好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对于班主任全面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进而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探索有很重要的作用。怎样建立并用好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呢?首先,班干部必须是在符合班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由全班学生民主选举产生。我的经验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竞选的基础上先选出各岗位的候选人,再由全体学生民主选举出相应的最佳人选。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了解班级内部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并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班集体内部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各层次学生都想选出自己利益的代表当班干部。有些教师也许会问:这样缺乏“集中”

13、的选举会不会让班级管理一团糟呢?没必要担心,我们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和思路,班干部是用来配合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而不是专为班主任服务、专门服从谁的。我们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会发现有这样的情形:班主任有时候在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陷入困境时,不妨把它交给与该学生关系要好的同学去解决,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的。当然班主任在选举前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是很必要的。其次,班主任要经常与班干部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的困难,并尽自己最大努力传授给他们工作经验和技巧,扶助他们工作。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班干部教育培训等形式帮助班干部成长,当然最主要的途径应该是经常与班干部个人随时交流,说上一

14、两句鼓励、关心的话语肯定胜过那种集中公开的经常性表扬。再次,当班干部犯错误时,班主任一定要妥善处理。班主任处理班干部犯错要始终坚持保护班干部工作热情为首要原则,在这个前提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因为班干部是全体学生完全民主选举产生的,在学生看来这些班干部都是自己的代言人,是班级凝聚力的“内驱”,如果班主任在处理班干部犯错问题上出现问题,势必会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会影响到他们审视问题的角度,或者会直接挫伤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而会影响到和谐班集体的建设。最后,班主任要把竞选班干部的机会留给班集体中的每位成员,让他们看到,只要愿意为班集体尽力做事,愿意展示自己的风采,班级就是他们

15、的舞台。3、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谐班集体与和谐社会在对成员的要求上具有相似性,即它需要具有各种不同特长的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某类人才,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集体(社会)成员构成的合理、和谐性。这正如一件大型机器设备,不仅需要一些主要部件,也需要许许多多、型号各异的零配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器设备的良好运作。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班集体中没有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特长生,班级、学校的运动、艺术等活动项目怎么搞?我们决不能因为这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做得不够好而不关注他们,甚或经常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说在以前社会所能给每位中学生提供成才的机会有限,他们必须通过刻苦学习并参加高考这条“独木桥”来改变命运

16、、实现自我价值的话,那么,随着我国社会变化发展的日新月异,中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早已多元化了。他们尽管在同一班集体生活学习,但个性化的选择可能是五花八门的,毕竟他们每人的主观要求、所面对的客观条件也许有极大的差异。我们决不能用老一套衡量人才成长的标尺来硬卡他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不仅要把每个儿童培养成心灵手巧的劳动者,而且要给予他有个人特性的、互不雷同的创造的幸福,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通往共产主义幸福的道路,因为每一条道路必须要通过每个人独特的天赋、才能和才华。”13所以,我们在统筹管理、构建和谐班集体时,就要懂得欣赏学生各种不同的个性特质,抓住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倾向进行全力、有效的指导。特别需要说明,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是为了教育、培养人和促进人发展的目的,而非放任自流。如果有些学生对自己发展道路的选择背离社会一般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要求时,班主任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尽全力促其端正认识。4、善于关注问题学生何谓问题学生?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