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33047453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切实加快推进全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市政协于12月7日至8日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对我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调研,通过现场视察调研,听取xx县、xx区政府及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委农办、市城管执法局的情况介绍,并召开座谈会进行广泛探讨和交流,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从全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视察调研情况看,市、县(区)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启动实施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安排部署方面。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全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和现场

2、推进会,对全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进行了动员、部署和安排;制定了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和全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xx年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责任主体、任务分工和完成时限;建立了全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全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督查和专项检查制度、全域无垃圾信息及相关资料报送工作机制;编印了全域无垃圾工作简报13期,通报了全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二)宣传引导方面。为调动全市上下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行动的积极性,制定了xx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宣传工作方案,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通过xx日报、xx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主

3、流媒体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宣传;通过开展“学习知青深入基层访民情”主题实践活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引导群众改陋习、树新风、扬正气;将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活动作为各学校开学“第一课”教育内容,推动校园环境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在主流媒体发布了垃圾不落地.xx更美丽、全域无垃圾.社区更美丽、全域无垃圾.巾帼在行动等倡议书,号召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行动;利用xx发布、xx宣传、纵横xx等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自觉做环境卫生整治的促进者。(三)非正规垃圾清理方面。xx年10月,省上下发文件确定我市第一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4、x处,其中:xx县辖区38处,xx区辖区47处。x月25日,我市将任务分解到县区,要求x月15日前清理完毕。x月29日,省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办公室对全省陈年垃圾清理情况进行通报,我市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x处,完成率18.8%,排名全省倒数第二,其中:xx县清理x处,完成率34.2%,xx区清理3处,完成率6.38%。经过紧急督办督查,截止目前,全市完成第一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x处,完成率69.4%,另对9处责任归属不清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并督促尽快清理。xx年11月,省上下发文件确定我市第二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x处,其中:xx县辖区x处,xx区辖区x处,目前已分解县区,要求于xx年

5、1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务。(四)城市环境整治方面。加大城市综合治理力度,拆除擅自设置、破旧、存在安全隐患户外广告x余块,清理规范店外经营行为x余次,处理偷运乱倒等行为x起;实施“拉网式”清理整治,督促便民市场做到周边环境干净、卫生、整洁;对市区x条主次街道全天候分段巡回保洁,随脏随扫;对公共厕所实行专人管理,及时清理打扫;在坚持“逢六”环境志愿服务的同时,将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确定为“全域无垃圾”志愿服务活动日,组织志愿者队伍对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严格实行环保责任制,督促环卫部门加强生活垃圾场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的管理。(五)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整治了农村环境

6、脏、乱、差问题,建成乡镇集中供热站10个、污水处理厂(站)12个,完成改厕x座,配套垃圾清运和收容设备x辆,安装垃圾箱x多个;开展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建成废旧农膜加工企业5家,回收网点11家,残膜回收率达到79%;积极推行“户分离、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模式,逐步实现了农村垃圾就地减量、分类处理、定点投放、收集清运;积极组建农村保洁队伍,全市共配备村庄保洁员x名;建立完善了“一清一保一查一机制”工作制度,组建了环境管护监督队伍,督促农户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二、存在问题通过视察调研,我们认为,全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行动慢、力度小、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认

7、识上有差距。从部门推动看,部分单位对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思想认识不够、职责不清、履职不力,所管辖范围内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及陈年垃圾清理进展缓慢。从村民思想意识看,由于长期受生产生活习惯影响,对农村开展环境整治认识不够,存在边集中清理边无序堆倒现象,整治效果保持困难。(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力度不大。从省上下发文件确定的两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清理情况看,县、区都存在清理整治行动缓慢、部分堆放点归属责任不清等现象,第一批59处,截止目前,整治清理完成率只有69.4%;第二批193处,任务已分解到县(区),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开展整治行动,按期完成任务。(三)资金投入不足。目前环境整治资金投入普

8、遍不足,现阶段垃圾污水治理资金主要依靠向上争取,市、县(区)尚未就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列入预算,同时,社会投融资体制还不健全,新拓建城区环卫设施投入不足,尤其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严重短缺。(四)垃圾处理能力有限。从城区环境整治看,旧城区环卫设施老化破损严重,新城区环卫设施建设滞后。从农村环境整治看,垃圾处理设施规模小、配置差、不经济,严重影响农村环境整治的整体推进。(五)长效机制不健全。有关部门环境整治执法重点大多集中在城区和中心镇,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环境整治执法管理方面近乎空白,监管范围、监管强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三、意见建议围绕这次视察调研反映出的问题,为切实加快推进

9、全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建议如下:(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部署,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积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方位动员、全过程整治、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二)进一步清理陈年垃圾。全面摸底调查我市陈年垃圾堆存分布情况,结合省上下达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单,重点对城乡结合部、农村村镇、交通沿线等陈年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按照省上规定的时限保质保量完成辖区内所有陈年垃圾清理任务,达到视野之内无垃圾的目标。(三)进一步整治城市环境。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推进

10、海绵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地下管廊改造等项目,实现城市地面、建筑立面、空中线网的全面改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加快公共汽车站及路外停车泊位建设,取缔城市“马路市场”、乱贴“小广告”行为;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继续抓好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建筑工地及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抓好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做到全天候保洁,卫生整洁,商品摆放有序,垃圾容器齐全,给排水设施通畅,公厕建设符合标准,防四害措施到位;对沿街旅馆、餐馆、美容美发厅和生产加工店加强监管,开展店招店牌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开展市区交通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加快完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加强市区电动车管理,对重点区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文明劝导、联

11、合整治、严管重罚。(四)进一步整治交通沿线环境。对各类交通道路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陈年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对收费站点、交通服务区的垃圾做好收、集、运、处;对国道、省道、乡村道路及铁路沿线实现无垃圾堆放;维修养护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建设垃圾同步做到清理;取缔不符合规划的交通标志、标牌和广告牌匾;及时清理道路两侧绿化带种养、修整过程中形成的垃圾;对桥梁、桥涵按标准做好垃圾清理。(五)进一步整治景区环境。在景区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垃圾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在景区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按照旅游厕所星级标准要求,做好景区厕所的设计、建设、管理对标工作;按照景

12、区规划要求,对餐饮店面、游客服务等设施科学布局、严格监管;加强景区环境卫生整治,做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刻乱画等现象。(六)进一步整治农村环境。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好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垃圾的科学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对农村秸秆杂物乱堆乱放、阻塞道路、乱搭乱建、随意圈占等现象集中整治;对农村生活、畜禽粪便、废旧农膜、尾菜处理、柴草堆垛、建筑、医疗等各类垃圾及废弃物开展集中清理;建立健全村庄保洁制度,配强垃圾清运装备、保洁人员,实现农村环境整治日常化;对农村工业“三废”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贮存、转移、处置、利用,通过采用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充分尊

13、重群众意愿,通过建设农村集中或分散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系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通过宣传广泛动员群众,加快实施农村道路改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庄绿化工程;顺应生态肌理、山脉纹理,凸现田园风光、自然风光,全面实现农村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圈。(七)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编制实施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改造老旧城区垃圾处理设施,补齐新拓建城区及城郊结合部垃圾处理装置;按距离县(区)城远、中、近,配置建设好农村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引导企业、养殖户配套建设沼气池、生物堆肥场、有机肥加工等农业生物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设施;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完善

14、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按期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并达标运行;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建成全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数字监管平台;加快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初步设计等前期准备各项工作。(八)进一步强化投入保障。主动对接国家和省上的政策要求,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将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作为基础建设、民生工程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建立市、县(区)两级财政奖补机制,重点对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设施、装备进行必要保障;创新投入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开放环卫清运保洁市场,积极试行保洁或收运外包,采取政府购买模式、PPP模式等,积极通过市场化手段,拓宽投融资渠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15、,引导鼓励企业或社会资金参与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建设和运营服务,为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提供资金保障。(九)进一步构建长效机制。创新责任机制,对街区、道路、企业、村庄通过定责、定人、定时、定岗,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垃圾处理的全过程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在严格执行各类制度的同时发挥广大群众积极性,不断创新整治工作经验、方法;建立健全领导、督查、考评、追责机制,采取全程督查、重点督查、随机督查、现场督办、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各责任部门、单位开展全域无垃圾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监督检查;将全市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纳入年度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层层分解任务,按属地监管原则,对县(区)政府、相关部门、重点企业整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实行通报制度,定期通报整治进度、成效、问题,对先进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整治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媒体曝光、约谈警示、通报批评、严肃问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