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文古诗背诵积累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301339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古文古诗背诵积累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古文古诗背诵积累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古文古诗背诵积累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古文古诗背诵积累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古文古诗背诵积累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文古诗背诵积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文古诗背诵积累(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 中 语 文 古 文 古 诗 背 诵 积 累姓名 七上一、读论语回答有关问题。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 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来表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

2、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 当别人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10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11 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 我们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观沧海1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 描

3、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5观沧海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互文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与诗

4、歌正文内容无关的句子: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统领全诗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1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 表明思乡之切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运用对偶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四、西江月辛弃疾(南宋)1 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

5、句子是(想象丰收景象)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 以动写静的词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3 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的词句是:七八颗天外,两三点山前。五、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词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六、钱塘湖春行中颌联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颈联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写西湖花草美景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描写初春景象的句子是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6、浅草才能没马蹄。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表达诗人赞美之情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的句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七、童趣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的经过。作者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第三段的“林”“兽”“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丛草、虫蚊、凹者。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癞虾蟆。 所拔

7、的“山”指的是:土砾凸者,所倒之“树”指的是:丛草。用比喻、夸张手法写蚊子的诗句是夏蚊成雷。七下一、伤仲永有个成语叫“江郎才尽”是说有一个叫江淹的人,少年时极有才华,但后来不注重学习,以致成年后并无过人之处。江淹的结局和仲永的结局泯然众人矣是一样的。二、木兰诗木兰诗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回家后,最能体现她女儿情态的句子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衍生出一个成语是“扑朔迷离”。三、孙权劝学在同学会上,阿明看到昔日表现一般的同学现在已是大有作为,不禁感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8、。四、口技“9.11”事件中,世贸大厦处于极度的混乱中,那场景真是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荒原上,夜色中,人群与狼群对峙着,有胆怯者虽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但此时也不得不竭尽全力的克制。五、两小儿辩日 班里有名的“大学问”被同学一个刁钻的问题难住了,出题的同学戏谑“大学问”说:“孰为汝多知乎”?八上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成语“世外桃源”来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描绘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9、乐。”桃源人祥和的生活景象。二、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哲理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福楼拜的星期天文人雅士交往之雅,让我们想起了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文中列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是通过类比突出陋室不陋。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0、。孔子云:何陋之有?三、周敦颐的爱莲说:从生长环境歌颂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文中从嗅觉角度写莲花可爱之处的四个字是“香远溢清”。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只可欣赏不可抚玩,可引用爱莲说中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来表达。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四、魏学伊的核舟记:深秋的傍晚,漫

11、步江边,抬头看看对岸的青山,空中的月儿,再看看跌落的江水,想起了核舟记中核舟右窗所刻的名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站在雄伟的大坝前,面对奔腾不羁的江水在这里变得温柔娴静,不禁想起了核舟记左窗所刻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文中描写佛印神情的句子是:袒胸露乳,矫首昂视。表现王叔远精湛技艺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五、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的四个字是:天下为公。六、杜甫的望岳描绘登高远望的感受并富哲理

12、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七、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杜甫“望”到的景色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中移情入景,睹物伤怀的拟人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照应“感时,恨别”的诗句是“烽火连云月,家书抵万金”。形象表明诗人忧思沉重的句子是“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 恨 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 搔 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八、郦道元在三峡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

13、卷,文中描写三峡山多谷深的语句是:“自三峡七百里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文中引用的三峡民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九、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文章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

14、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用短短 40 个字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十、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采用了奇妙的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来描绘月色如水。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十一、周密的观潮:文中写钱塘江由远而近的句子是“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文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海潮的句子“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文中引用杨诚斋的诗概括了钱塘江海潮的特点的句子“海潮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十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文中

15、描写雪景的句子“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湖心亭的美景是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的句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柳宗元写雪景的诗句是“千山鸟飞决,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十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描绘舟过荆门所见景色之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十四、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诗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诗中诗人自比,并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情感

16、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十五、陆游在游山西村用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表现绝处逢生的惊喜和战胜困境的信心。十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出了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安逸和闲适,诗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达了作者的这种心境。诗中表达作者意愿的一句诗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十七、杜甫的石壕吏:诗中可以判定老妇人后来的确被抓走了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所叙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有名的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中,诗中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八下一、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