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任务-欣赏情感美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133011152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PTX 页数:92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复习任务-欣赏情感美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语文复习任务-欣赏情感美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语文复习任务-欣赏情感美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语文复习任务-欣赏情感美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语文复习任务-欣赏情感美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复习任务-欣赏情感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复习任务-欣赏情感美(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 七 准确定调 善于分析 赏析情感美 复习任务古典诗歌鉴赏 问渠四月 梦飨高考 核心知识导图重温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更是高三复习的重心所在 经过一轮复习 考生应该较好地掌握了把握思想感情的路径及答题要求 但是随着高考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 对答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分析概括思想感情不准确 不全面 不到位的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 因此 二轮复习就要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找准突破口 加强针对性训练 从而更好地领悟古诗的情感美 任务情境 内容索引 ZIZHUJIANCEZIWOZHENDUAN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 SHENDUDAJINGZHUNTUPO 审 读 答

2、精准突破 LEITIZAILIANJISHIGONGGU 类题再练即时巩固 贰 叁 壹 壹 ZIZHUJIANCEZIWOZHENDUAN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客从东方来 衣上灞陵 雨 问客何为来 采山因买斧 冥冥 花正开 飏飏 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 鬓丝生几缕 注 冯著 韦应物友人 约在大历四年应征赴幕到广州 十年过去 仍未获官职 灞陵 霸上 在今西安市东 冥冥 悄然 飏飏 鸟儿轻快飞翔的样子 1 2 3 4 鉴赏此诗开头两句 客从东方来 衣上灞陵雨 这里的 灞陵 并非实指 而是用事作比 汉代霸陵山是长安附近著名的隐逸地 东汉逸士梁鸿曾隐于此

3、 卖药的韩康也曾隐于此 这两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 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 诗人自为问答 问客何为来 采山因买斧 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 采山 左思 吴都赋 煮海为盐 采山铸钱 谓入山采铜以铸钱 买斧 化用 易经 旅卦 旅于处 得其资斧 我心不快 意谓旅居此处作客 但不获平坦之地 尚须用斧斫除荆棘 故心中不快 采山 句是俏皮话 打趣语 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 但只得到一片荆棘 还得买斧斫除 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 心中不快 诗人自为问答 诙谐打趣 显然是想要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 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 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 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

4、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1 2 3 4 冥冥花正开 飏飏燕新乳 这两句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 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 勉励他要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 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 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 会有人来召唤关切爱护的 所以末二句 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 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 昨别今已春 鬓丝生几缕 今已春 正是承上二句而来 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 盛年未逾 大有可为 这的确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 1 2 3 4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全诗融叙事 抒情 议论为一体 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 语言生动活泼 又真挚感人 B 首联

5、真切地写出了冯著从长安东边赶来 一路风尘 身上还带着灞陵雨水的情景 C 颔联中 表面上写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 但只得到一片荆棘 还得买斧斫除 其实寓意冯著谋仕不遇 心中不快 D 尾联写作者感叹 相逢的时候正是春天 你鬓发又生出不少 意在勉励冯著还处盛年 大有可为 1 2 3 4 解析 全诗融叙事 抒情 议论为一体 错 这首诗有叙事与抒情 但没有议论这种表达方式 2 诗的颈联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1 2 3 4 答案 繁花正悄然开放 燕子飞得那么欢快 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 以 花正开 寓意生活美好 不要因暂时的失意而不快 表达了对朋友的劝慰之情 理解 同情 体贴 以 燕新乳 寓意为关

6、爱 表达对朋友的关爱之情 对朋友情深意长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闲望吴融 三点五点映山雨 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 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 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 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 吴融 浙江绍兴人 此诗作于诗人求仕长安时期 别业 相对于本宅而言 亦称别墅 别馆 1 2 3 4 鉴赏此诗题为 闲望 诗中所写 看似闲淡 实际却写出了诗人四处奔走 苦于仕途劳碌的心境 诗的前四句是望中所见 诗人通过对周遭景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 力图写出一个 闲 字 青山疏雨 临水野花 芳草蛱蝶 暖沙鸳鸯 四组画面融为一体 构成了一幅自然美景图 雨只是点点滴滴 不是翻云遮山的倾盆

7、大雨 不是昏昏沉沉的绵绵阴雨 花不是千枝万枝 漫山遍野 而是一枝两枝 临水横斜 景致优美疏淡 色彩明丽而添秾艳之感 这四句诗 遣词用字极为考究 写淡雅的景色 反衬闲淡的心理 三点五点 一枝两枝 纯属口语 然朗朗上口 音律复叠之美 如贯珠落盘 天籁自响 写蛱蝶之爱芳草 用 狂飞 出之 言鸳鸯之适意 着 稳睡 二字 其自乐自适的物情宛然在目 1 2 3 4 后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情 诗人新居处在皇都 又当如此美景 按理说 他应该感到欣喜 而他却不无惋惜地写到 江南旧隐是谁家 新居固佳 然诗人总有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的想法 颈联二句 由新居闲望想到旧隐所见 语气之中充满抛离故园的懊悔伤感情绪 尾联上

8、句承上由离开旧隐到建立新居的联想而来 虽然只用了 东迁西去 四字 但写出了诗人多年来仕途奔走的辛苦酸楚 劳碌的结果只是 俱无计 无数次的碰壁和失望 一事无成的悲哀 使他重新萌发了归隐之情 然而 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 生计 仕途 理想等因素 对于一个沉沦潦倒而素有抱负的下层知识分子来说 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一古脑儿地抛掉 进退无计之际 望着暮色中纷纷归林的晚鸦 诗人不禁生出一股羡慕之情 由此可见 诗题中的 闲 字 诗中表现的闲情 是诗人在八方奔走 无计可施的窘况下那种无可奈何之闲 在诗中貌似宁静的闲淡下 覆盖着一颗被苦恼纠缠 骚动不安的心 1 2 3 4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

9、点五点 一枝两枝 语言清丽典雅 朗朗上口 颇具音律复叠之美 B 颔联动静结合 以 狂飞 写蛱蝶之爱芳草 又用 稳睡 言鸳鸯之适意 C 前四句总写闲望所见 四组画面融为一体 共同构成一幅工细优美的图景 D 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 后半部分感事抒怀 结构和范仲淹的 渔家傲 有相似之处 1 2 3 4 解析 语言清丽典雅 错 三点五点 一枝两枝 是口语化的语言 2 全诗感情丰富 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1 2 3 4 答案 首联和颔联描写雨 花 蛱蝶 鸳鸯等景物 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颈联将长安新居和江南旧家对比 暗示了抛离故园 奔走仕途的懊悔和感伤 东迁西去俱无计 写自己四处碰壁 求仕不得

10、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失望和悲哀 末句写羡慕暮归之鸦 含蓄地表达了对往昔不问功名时闲适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注 苏轼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余 卧听晚衙无一事 徐徐 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 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注此词作于熙宁十年 当时苏轼在徐州太守任上 1 2 3 4 鉴赏词的上片写初秋的黄昏 词人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 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 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 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 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 这是一个清闲的黄昏 一枕清风 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卧听 二字表

11、现出词人起床的慵懒和悠闲 今天 无一事 带来一种超脱的感觉 于是他徐徐起身 半躺半靠着看起了床头的书卷 下片议论 归欤 二字直接点明议论的主题 即他心中追求功名与早日归隐二者之间的矛盾 自觉 句表面上是一种自嘲 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 但实际上窃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 心无挂碍了 正是由于这种无挂碍的心态 当别人问及 使君 的才学时 词人才能通达 释然而略带自嘲地说自己是 占得人间一味愚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 我只拥有人间全部的愚笨罢了 言外之意 有才学并不重要 1 2 3 4 但现在才看破功名真是 一味愚 表达词人保持自我 不因外物而放弃个性的人生态度 整个下片议论 表面上看都是自嘲 在贬低自己

12、 实际却是表达了词人虽仕途不顺但仍能保持旷达的心境 末句表达了词人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 同时也为自己已慢慢摆脱了这些束缚而庆幸 1 2 3 4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发端写凉簟 清风 其意境与李清照的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相似 B 昼睡余 晚衙无一事 徐徐读尽 等语句表现出词人公务不多 比较清闲 C 词人自觉建功立名没有指望 加之性情闲散随意 因而产生归隐田园的想法 D 本词上片重记事 叙词人任上之闲 下片重议论 抒怀明旨 全词脉络清晰 1 2 3 4 解析对意境的理解有误 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余 写初秋的黄昏 词人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 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

13、睡意 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 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 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 一枕清风 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两句营造了一种凉爽 舒适的气氛 而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的是荷花凋谢 竹席浸凉的秋天 空灵蕴藉 该句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 而且渲染了凄清 悲凉的环境气氛 对词人的孤独闲愁起到了衬托作用 所以这两首词的意境不同 1 2 3 4 2 若问使君才与术 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三句包含了怎样的意蕴 请简要分析 1 2 3 4 答案 这三句的意思是 如果要问使君我的才华能力怎么样 我只拥有人间全部的愚笨罢了 表达了词人保持自我 不因外物而放弃个性的人生态度 词人自嘲 表现

14、出词人虽仕途不顺而能保持旷达的心境 表现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不遇咏王维北阙献书寝不报 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 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 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 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 我心不说 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 肯作徒尔一男儿 注 百人会 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 预 同 与 说 同 悦 肯 岂肯 徒尔 仅能如此 意指平庸 1 2 3 4 鉴赏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 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 本诗共十二句 开头四句 紧扣 不遇 题旨 连用四个 不 字 反复叙写自己困顿失意的情形 北阙 指朝廷 首句是说自己

15、向朝廷上书 陈述自己的政见 表达用世的要求 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次句化用汉代杨恽 拊缶歌 田彼南山 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 落而为萁 的句子 意思是说自己退隐躬耕 因为天时不顺 没有获得好收成 衣食无着 第三句反用晋伏滔参加孝武帝召集的百人高会 受到孝武帝垂青的故事 世说新语 宠礼 借指自己不能挂名朝籍的不幸遭遇 五侯 用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的典故 汉书 元后传 此处泛指权贵 第四句意思是 阿谀奉承权贵 可以获得利禄 但自己的性格刚正不阿 不愿这样做 只能沉沦困顿 1 2 3 4 接着的四句 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 河朔 黄河以北地区 茂陵 汉武帝刘彻的陵墓 在今陕西兴平 诗

16、中实指唐代京都长安 主人公落魄以后 远游河朔 投靠一位朋友为生 但滞留他乡 依附他人的生活 使他心中产生了深沉的乡思 家人住在京城 风尘阻隔 音信全无 他们都平安无事吧 还是暂且留在北地 登山临水 流连赏玩吧 即使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和风吹拂 杨柳依依 最能惹起人的旅思 也全然不管 既思乡怀人 却又宁愿继续漂泊他乡 主人公这一矛盾的心理 极深刻地反映了他失意以后凄楚 哀伤 悲愤的心情 最后四句 主人公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说 今天世上的人 只为自己着想 自私自利 我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悦 内心十分鄙视 这一点 你是应当了解的 我希望先济世致用 然后功成身退 去过闲适的隐逸生活 岂肯一辈子庸庸碌碌 毫无成就 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主人公在失意潦倒 栖迟零落的境遇下 仍然说出如此高亢激昂的誓言 表现出他仍然有强烈的用世之心 1 2 3 4 这首诗每四句一转韵 诗意亦随之而转换 是七古体裁中典型的 初唐体 说明了王维的诗歌创作受初唐的影响很深 诗中所表现的虽是失意不遇 却仍然具有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这是盛唐封建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 1 2 3 4 1 下列对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