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一提纲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00352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一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一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一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一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一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一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一提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一、天体: 1、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际物质都是天体。图2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如图1 图1二、太阳及太阳系:(一)太阳系1、组成:如图2。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带位于火与木之间。 2、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其结构特征与运动特征上。水、金、地、火是类地行星(离太阳近,体积、质量都较小)结构特征;木、土是巨行星(体积、质量巨大);天王、海王是远日行星(距太阳远,体积、质量中等)。 3、

2、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各行星各行其道);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温度适中(有介于0100的温度)有液态水存在;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也是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的原因。(二)太阳: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太阳大气的分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厚度大,亮度小)、色球层(厚度较小,亮度较小)、光球层(厚度小,我们看到的太阳光都是从光球层发出的); 3、各层的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周期是11

3、年。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是地球上大气、水的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l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碰撞产生极光现象;与地震、水旱灾害等有关;三、地球运动: 自转公转绕转轴心地轴(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太阳(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是每年1月初,远日点是7月初)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

4、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 周期1个恒星日:自转360(23小时56分4秒)1个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是真正周期,太阳日是昼夜交替周期恒星年:公转360,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角速度除两极外,各地相等,15/小时近日点速度最快,远日点最慢,平均角速度为1/日,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是赤道的一半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2、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3、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自传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四、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纵波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横波速度较

5、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从外到内: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岩浆发源地)、地核(外核、内核);如图9地壳和地幔的界线是莫霍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地幔和地核的界线是古登堡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薄不一,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图9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球上的大气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图10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如图1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

6、面。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大气逆辐射愈强。所以,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农民为了防止农作物冻伤,制造烟雾就是这个道理。 二、天气系统:气旋(低气压)、反气旋(高气压)、锋面(冷锋、暖锋);高ao(一)气旋、反气旋(二)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易成云致雨(条件是空气湿润)。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过境前后的天气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云层增厚,并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一场秋雨一场寒)受暖气团控制

7、,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一场春雨一场暖)雨带位置锋后(雨带较窄)锋前(雨带范围广)图例,三角形画在锋面移动方向一侧,半圆画在锋面移动方向一侧示意图典型天气寒潮、沙尘暴;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三、大气运动:局部地区的大气运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季风环流;全球性的大气运动三圈环流;1、热力环流: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图12 图132、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气压带的分布规律:高低气压带相间排列,南北半球对称分布。风带: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一致。夏季北

8、移、冬季南移如图16影响:低压多雨,高压干旱;西风多雨;信风干旱 图15 图163、季风环流:季风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南亚的西南季风) 特点: 夏季东亚地区盛行东南风,南亚和东南亚都是西南风;冬季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南亚和东南亚是东北风。 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4、气候类型:(1)主要气候类型有: 地图册P31(2)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如图23、24,(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对应,如图25) 图25图23地中海气候只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的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的西岸,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主要是

9、东亚(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3)气候类型判断:(4)主要气候特点及成因:气温:高纬寒冷;中纬温和;低纬炎热降水: A.多雨:赤道低压(0附近);盛行西风(3060大陆西岸);夏季风(夏季:亚洲东部东南风,南部的西南风)B.干旱: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回归线附近);冬季风(冬季:亚洲东部的西北风,南部的东北风);或深距内陆,距海远(亚欧大陆内部)。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降水、气温)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10、亚洲南部(南亚、东南亚中南半岛热带草原气候雨季:赤道低压带控制,旱季: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南北两侧(非洲、巴西高原)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燥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洲东部(25 N 35N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亚欧大陆内部,北美大陆中东部温带季风气候海陆

11、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35 N 60N大陆东岸)第二节:地球上的水一、水循环(类型、环节、意义) 图25 【练习】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的名称: A 蒸发 ;B 水汽输送;C 降雨 ;D 地表径流;F 地下径流;环节 ABCD(按顺序)构成海陆间循环。三、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是:时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2、水资源危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大增;资源性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质性缺水(水体污染导致可用水资源减少);浪费严重。3、对策: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流(提高节水意识;推

12、广节水浇灌技术,如滴灌和喷灌;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四、洋流(分布规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分布模式: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流向:冬逆夏顺(冬季吹东北季风,夏季吹西南季风)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渔场、航海、污染、气候 渔场:世界大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如图27) 航海:顺洋流速度快,逆洋流速度慢; 污染:加快被污染海域海水的净化速度,但把污染范围扩大; 气候: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对沿岸荒漠的形成有影响)。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二、主要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图28 三角洲 山前冲积扇 沙丘 风蚀蘑菇 溶洞 海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三、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褶皱山与背斜、向斜: 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背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物质疏松,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容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图30 图31 图32石油、天然气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