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光藉合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光藉合技术(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光藉合技术一、原 理: 如图(4-1)示,沿PN结正向施加偏置电压。从P侧注入空穴,从N侧注入电子。空穴与电子结合释放出的能量变为光子,采用双重异质(DH)构造将光子及截流子有效地封闭在活性层内,GaAs天然解理面作为谐振腔反射面。4-1 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 图4-1二、输出光功率的特性: 阈值电流 Ith(Threshold Current):是LD的重要参数。 定义:使LD产生受激辐射的需要所注入的最小电流。 如图(4-2)所示:图4-2 1、当注入电流)计算。如图所示:由三角关系图4-8 例:设=50特点: (1)大相对孔径。 (2)一般不考虑色差(位置色差
2、和倍率色差)和场曲。 (3)重点校正球差、慧差、象散。 例1、光盘光学系统中成像物镜的典型结构,如图4-9示:大数值孔径,小工作距图4-9由NA=nSinu,及U=38.3例2、单透镜准直系统:由最小球差所得到最优透镜开头的比较: 图4-10图4-11三、椭圆光束的整形(整圆前必先准直)(一)整形比M的定义(如图4-11)(二)整形方法:1、拦光法:(图4-12)在距点为L距离处设置一圆孔光栏,使其直径为 缺点,光能利用率低。 图4-12 2、柱面望远系统(图4-13) 注意:1、扩束时:2、压缩时,特点:整形效果好,但成本较高3、单楔形棱镜整形已知: 及楔形棱镜的折射率n求楔型角 ,及入射角
3、i1,图4-13如图4-14示:在直角ABC中:在直角ABD中: (利用折射定律:sini1=nsini2)即 , (4-12)图4-14 (1)楔型角x为: (2)求入射角i1: 由反射定律: (3)求偏向角,由图得: 例: 设计光盘整形系统 =0.780、n(780)=1.51079 半导体激光器型号:LTD24MD,发散角为 ,求楔型棱镜顶角 、 射角 和出射角(1)求整形放大比M(2)求楔型角(3)入射角 (4)出射角(或称偏向角)以上整形系统的缺点是入射光轴和出射光轴不平行(有一夹角),于使用不便。可采用双光楔解决此问题。图4-154、双楔形镜整形法(对上例所示的参数,采用双楔形镜整
4、形)如图4-15所示: 作用方法:(1)先画入、出射光轴线(平行);(2)画 (结线),及第一整形镜;(3)画 (结线)及第二整形镜,使 ,并使出射光轴和第二整形镜出射面垂直;设两棱镜楔形角相等,折射率相等,且入射角 ,且两棱镜有相同的放大整形倍率。由前例其总整形放大倍率为M=3.06,则单个整形倍率为则可计算出单个楔形镜的相关参数为:1、光束耦合包括:(1)光源与波导之间的耦合(2)波导与波导之间的耦合2、光束耦合种类:直接耦合、透镜耦合、棱镜耦合、光栅耦合一、直接耦合如图:设光纤芯半径为r,入射角为,光束照射半径为R。(一)当=0时(正入射):光纤波导的频率v:(定义) 4-3 光束的耦合
5、光束的耦合 其中: 波数R光束半径()NA光纤数值孔径则 和耦合相对功率p之间关系如下讨论: 1、当2.4时,90%功率将耦合到光纤中去。 图4-16 (二)0时,出现高阶模,越大高阶模越多,(常用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二极管LD) 设辐射功率的角分布(发光面上一点的角功率分布): 式中:为入射角, 为中心辐射功率(常数),b为常数,b愈大,分布愈尖锐。 设发光面积 光纤端面面积 则,耦合到光纤中的光功率为 式中:Pf为光纤接受的半球光功率,2为积分区旋转一周(2r) ,As为整个发光面,fP为常数,对单根光纤fP=1 ,B()sin为B()在光轴方向的投影,d :在子平面内积分。光源幅射功率:对图示系统,取 (半球空间积分)耦合效率为:当使用单根光纤时: 时 当NA很小时下面将运用“精确公式”和“近似公式”所算得的值作一比较:结论:1、直接耦合效率低;2、当NA较小时,“精确公式”和“近似公式”有较好的吻合,但NA较大时,则用两组公式计算误差较大。二、透镜耦合 利用透镜变换可以得大的发射立体角变换成小立体角,以满足光纤小数值孔径的要求,但上述思路带来的问题是:在孔径角减小的同时,光源像也放大了。 即由以下一组公式可以看出: 以上两个结论是互相矛盾的。 因此要综合考虑。图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