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3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2911286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3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3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3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3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3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3(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 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 方针和政策 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持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重点和难点 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 关于和平发展的道路 关于 和谐世界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 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 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

2、史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1950年6月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 毛泽东指出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只要全世界共产党能够继续团结一切可能的和平民主力量 并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 新的世界战争是能够制止的 即两点论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1册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7 390 391 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关于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中间地带理论 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 在20世纪60年代 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 毛泽东指出有两个中间地带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 欧洲 北美加拿大 大洋洲

3、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三个世界理论 1974年 毛泽东说 我看美国 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 日本 欧洲 澳大利亚 加拿大 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 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 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中国不少地方都建起粮仓积粮 农民们都在积极挖洞 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 面对日益复杂的周边环境和不断加剧的国际紧张环境 我国政府在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侵略活动的同时 提出备荒备战 立足于早打 大打 打核战争 01 rmvb 为林彪生前修筑的作战防空洞 2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时代主题的提出 邓小平1985年3月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

4、的讲话中指出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 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 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 第一 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是东西方之间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 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的 和平是前提 发展是基础 第四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17 幻灯片17 第一 两次大战留下的灾难和教训

5、人民追求和平 第二 和平发展潮流 民心所向 第三 冷战后世界多极化各种力量彼此制衡 第四 核武器等战争工具形成的 恐怖平衡 制约争 13 核武器形成的 恐怖平衡 第五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和平起着不可低估作用 核武器形成的 恐怖平衡 八十年代 在战略核武器方面 苏联的核弹头总量大于美国 苏相当于五十亿吨梯恩梯烈性炸药 美为四十亿吨 但是 美国核弹头的数量多于苏联 美有九千四百个 苏八千个 苏联的陆基洲际导弹比美国多 苏有一千三百九十八枚 美有一千零三十四枚 但美国战略潜地导弹核弹头和远程轰炸机却比苏联多 美有五千三百多个潜地导弹核弹头 苏有一千三百多个 美有五百三十架战略轰炸机 苏

6、有一百五十架 美国战略轰炸机B1 b 美国洛克韦尔国际公司1974年研制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用以取代和FB 111飞机 因造价昂贵几度中断 1984年10月首次试飞 最大时速2200千米 航程9820千米 最大起飞重量176 82吨 主要武器 3个武器舱可载24枚中程空对空导弹 或常规炸弹及核弹 2个外挂点可挂8枚近程攻击导弹或诱饵导弹 最大载弹量27000千克 它主要用于低空 高亚音速突防 发射巡航导弹突击纵深目标 美军B 2隐形轰炸机 B 2战略轰炸机是由诺思罗普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 1981年开始制造原型机 1989年试飞 后又作了修改 使B 2轰炸机兼有高低空突防能力 能执行核及常规轰炸

7、的双重任务 B 2轰炸机的单价高达22 2亿美元 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昂贵的飞机 中国正在研制的新型轰炸机 中国空军未来将同时装备两型新型轰炸机 一种是将是载弹量大的 传统气动布局轰炸机 轰8 另一种将会是拥有高空高速 3倍以上超音速巡航能力 能力 载弹量适中的突破传统气动布局的轰炸机 轰 12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3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世界还很不安宁 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全球经济失衡加剧 南北差距拉大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

8、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4 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新论述 2005年9月15日 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 并发表了题为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的重要讲话 要和平 促发展 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第一 只有坚持多边主义 才能实现共同安全 第二 只有坚持互利合作 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第三 只有坚持包容精神 才能共建和谐世界 非洲的贫穷 南北差距 据统计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已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目前的

9、60多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1999年度 人类发展报告 显示 占世界人口20 的发达国家所拥有的世界总产值高达86 它们占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也高达82 而占世界人口75 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所占的这两项比例仅分别为14 和18 目前美国的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美元 而第三世界的一些穷国 如苏丹 毛里塔尼亚 索马里和也门等 只有300多美元 不到美国的1 索马里海盗 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连年战争给索马里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目前索马里已有110万难民 难民们缺衣少穿 度日如年 饥寒交迫 更使暴力活动增加 因此 海盗只是在海上的一种暴力活动表现形式 这些举动得到了难民和居民的支持 使海盗活

10、动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由于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使海盗活动变得更为频繁凶残 9 11事件发生后 美国为在全球进行反恐活动 布什政府怀疑当时的索马里政府为国际恐怖分子提供支持和庇护 想方设法阻止教派武装组织控制索马里政权 2006年10月 美国政府支持埃塞俄比亚出兵入侵索马里 推翻了当时的索马里政权 在埃塞俄比亚军队的帮助下 在索马里组建了由美国支持的索马里过渡政府 但是 由于该政府能力有限 不能有效控制全国局势 仅能控制首都摩加迪沙 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就陷入了无政府状态 形成武装割据 出现了几十支武装力量 一些海盗组织甚至得到了与临时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军阀的支持 使得他们能成为 乱世枭雄 使索马里2

11、880公里的海岸线成为海盗们的劫持生财的好去处 二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何谓多极化 多极化的发展过程 多极化的意义 五个 有利于 世界军事力量是关键 经济是基础 两大阵营对立 美苏争霸全球 两极格局终结 世界走向多极化 一超多强 2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由于全球商品经济的发展 经济活动把世界连成一体 生产 交换 分配 消费成为世界性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 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三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 中国威胁论 的原因和动机一是冷战思维的延续 二是为了转移视线 把矛头引向中

12、国 三是歪曲中国形象 挑拔中国同邻国的关系 以限制中国的发展 2 中国究竟是世界和平的威胁者还是维护者 首先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其次 从军事上看 中国从不参与军备竞赛 1999年 中国军费开支只相当于美国的2 3 日本的14 9 若按人均国防费用计算 中国为9 23美元 日本为836美元 美国则为1912美元 再次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 在于它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 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第一 这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第二 这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 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第一 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

13、择 第二 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第三 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图为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 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1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建国前夕 基本立场是中华民族独立自主 第一时期 20世纪50年代 毛泽东主席先后提出了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 一边倒 三条方针 1953年12月31日 周恩来总理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第二个时期 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 重心由 一边倒 调整为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周恩来总理亚非十三国之行 这

14、一时期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迎来了与众多第三世界国家建交的高潮 在这段时间 中国同西欧 日本的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与缅甸 蒙古 尼泊尔 巴基斯坦 阿富汗五国签订的边界条约 1964年1月 中国与法国建交 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 图为当年6月中国首任驻法大使黄镇向戴高乐总统递交国书后合影 第三时期 20世纪70年代外交战略 一条线 即从东边起 日本 中国 欧洲 美国 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的各国 联合努力 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1971年4月 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 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这就是著名的 乒乓外交 1972年2月 美国

15、总统尼克松访华 图为毛泽东主席 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 2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 80年代以来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变 一条线 到 真正的不结盟 邓小平外交思想 八个方面 不结盟运动简介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拥有115个成员国的松散的国际组织 它成立于冷战时期 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 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冷战结束之后 不结盟运动其实也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 各国的重心都纷纷从冷战时期的政治领域 转移到了经济领域 江泽民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 八个

16、方面 胡锦涛高举和平 发展 合作的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97年12月 江泽民出席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首次中国 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及东盟与中国 日本 韩国首脑非正式会晤 图为江泽民在马期间与各国领导人合影 继续增进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1996年5月 江泽民主席访问非洲六国 图为江主席在埃塞俄比亚国宾馆会见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萨利姆 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 1993年11月 江泽民主席在美国西雅图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正式会晤 双方认为应把中美关系放在世界范围来看 应着眼于未来 着眼于二十一世纪 中俄关系稳定发展 1996年4月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访问期间 中俄双方宣布建立平等 信任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日关系的新发展 1998年11月 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 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日 双方就致力于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图为江主席与日本首相举行会谈 积极发展中国同欧盟国家的关系 1998年4月 朱镕基总理与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 右 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 左 在伦敦举行中国 欧盟领导人首次会晤 双方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