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及国际财务知识分析协调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2863992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及国际财务知识分析协调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编》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及国际财务知识分析协调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编》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及国际财务知识分析协调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编》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及国际财务知识分析协调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编》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及国际财务知识分析协调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及国际财务知识分析协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及国际财务知识分析协调(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国际货币制度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依赖模型 本国商品市场 外国商品市场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依赖模型 本国货币市场 本国外汇市场 外国货币市场 外国外汇市场 两国模型 固定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 收入机制利率机制相对价格机制财政政策的国际传导收入机制利率机制相对价格机制 货币扩张的国际传导 收入机制 货币扩张的国际传导 收入 利率机制 财政扩张的国际传导 收入机制 财政扩张的国际传导 收入 利率机制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收入机制利率机制相对价格机制财政政策的国际传导收入机制利率机制相对价格机

2、制 货币扩张的国际传导 收入 利率机制 财政扩张的国际传导 收入 利率机制 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信息交换危机管理避免共享目标变量的冲突合作确定中介目标部分协调全面协调 国际间的政策协调InternationalPolicyCoordination prisonersdilemma 国际政策协调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对他国有溢出效应 spillovereffects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对他国经济的影响 可能是正影响 也可能是负影响 A国出口 B国进口A国经济萧条 A国膨胀性货币政策1 A国贬值 A国出口增加 A国国民收入增加 A国经济增加2 B国升值 B国出口下降 B国国民收入下降 B国经

3、济萧条 溢出效应 spillovereffects 以邻为壑 beggar thy neighbor 国际政策协调 邻国对策 国际政策协调 B国与A国协商 放弃损人利己的政策 或两国固定汇率 或报复性措施 B国膨胀性货币 政策 竟争性贬回振效应 受溢出效应影响的国家的经济变化会反过来影响本国 其影响是一致的 B国经济萧条 B国国民收入下降 B国进口下降 A国出口下降 A国国民收入下降 A国经济萧条 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方案 托宾税TobinTax 美国经济学家托宾1972年提出 建议 往飞速运转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一车轮中掷些沙子 该税种主要为缓解国际资金流动尤其是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动规模急剧膨胀造成的

4、汇率不稳定 托宾税的特征 单一税率和全球性 托宾税的功能有 抑制投机 稳定汇率 实施托宾税可以使一国政府在中短期内依据国内经济状况和目标推行更为灵活的利率政策而无需担忧它会受到短期资金流动的冲击 托宾税针对短期资金的往返流动而设置 有利于因生产率等基本面差异而引致的贸易和长期投资 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生产性实体经济 可以为全球性收入再分配提供资金来源 全球的外汇交易数额巨大 即使对其课征税率很低的税收 也能筹集到巨额资金 将这笔巨资用于全球性收入再分配 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方案 恢复固定汇率制 恢复固定汇率制 麦金农从两个角度分析浮动汇率制不足 从国际角度看 汇率的波动除了增加各国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5、外 并不能自动实现调节经常帐户的目的 本币贬值所带来的经常帐户的改善将立即被国内吸收的相应增长所抵消 从国内角度看 汇率频繁波动意味各国货币价值的不稳定 由此引发的货币替代及各国资产之间的转换活动使得一国的货币需求难以确定 各国原有的货币政策因此难以有效地实现控制通货膨胀等目的 一国通过本国的政策搭配实现内外均衡的努力更加困难 因此 浮动汇率制不利于实现内外均衡的国内政策搭配与国际间政策协调 而应当恢复固定汇率制 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方案 汇率目标区 汇率目标区 指将汇率浮动范围限制在一定区域内 使实际汇率对基本汇率的偏离幅度不超过10 狭义汇率目标区是指1987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ohn

6、Williamson 与米勒 Miller 提出的汇率目标区行动计划 所谓的汇率目标区是指有关国家的货币当局选择一组可调整的基本均衡汇率 即在中期内 5年 实现经济内外均衡的汇率 该汇率是一种实际汇率 并要求各国依据其通货膨胀率及时进行调整 在对汇率目标区的维持上 汇率目标区提出各国都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 以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 阻碍国际政策协调的障碍 政策主权和政策灵活性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的选择协调各国的利益违约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协议 国际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 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 即货币

7、含金量 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 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金平价 GoldParity 来决定 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 金币本位制 GoldSpecieStandard 金块本位制 GoldBullionStandard 金汇兑本位制 GoldExchangeStandard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基本内容 美元与黄金挂钩 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各国货币比价的挂钩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国际收支的调节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特里芬难题 TriffinDilemma 特里芬悖论 是美

8、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 黄金与美元危机 中提出的观点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 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 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 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 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 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 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 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 因此是一个悖论 格雷欣法则 Gresham sLaw 格雷欣于1580年提出了这个法则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 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 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 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

9、货币 良币 将逐渐减少 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 劣币 将逐渐增加 形成良币退藏 劣币充斥的现象 格雷欣法则 二战后 布雷顿国际货币制度下 美元与黄金挂钩 规定黄金官价为每盎司 美元 这样 美元以黄金作后盾 开始顺利地在全球流通 但随着美元由 美元荒 转变为 美元过剩 外国商人在同美国做生意时 就渐渐愿意接受黄金而不愿意接受美元 这时 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也纷纷向美国要求以美元兑换黄金 最终 迫使美国宣布停止以官价兑换黄金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这是纸币形式美元被拒收和造成各国向美国 挤兑 从而出现格雷欣法则失效的事例 硬币与可兑换纸币混用时 格雷欣法则仍在发生作用 但其风险增大 即当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发挥到极端时 往往就会走向反面 造成格雷欣法则失效 并促使卖方主动采取拒收行为 牙买加协议 1976年1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理事会 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 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 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 经过激烈的争论 签定达成了 牙买加协议 同年4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 IMF协定第二修正案 从而形成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浮动汇率合法化 黄金非货币化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