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2707795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1、某同学在学习“历史伟人毛泽东”的专题中,收集到一张图片,请你给图片配上适当的解说词()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B西藏的和平解放,实现了民族团结C“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D我们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2、以下能证明“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友好交往,中央政府有效管辖西藏”这

2、一观点的史实有( )唐朝时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清政府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土尔雇特部回归祖国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进驻拉萨A BC D3、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A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4、以下两幅宣传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实行三大改造C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 D发展农业生产5、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

3、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里的战争指()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侵略越南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两伊战争6、近年来,小汽车已进入中国的许多普通家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兴起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7、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西藏和平解放A. B. C. D.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4、()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D三大改造的继续10、1966年2月,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号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A王进喜 B焦裕禄C雷锋 D邓稼先11、“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A1971年9月

5、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12、下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年1960年该面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 B C D13、哪次会议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

6、大14、“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赞颂的政策是()A新中国土地改革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 D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5、左图是刘老师上历史课时展示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这节课将复习的主题是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C农村工作开创新局面 D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1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A. 发展我国经济 B. 引进外国技术C. 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 引进外国资金17、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当主持人说出“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时,小明同学抢先说出了正确答案,他的答案应该是()A. 珠海 B. 汕头 C

7、. 海南 D. 深圳18、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江苏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列做法与实现这“四个全面”不相符的是A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实行安居工程,改善居住环境C保证粮票、布票和油票的供应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A. B.C. D.20、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

8、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21、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意义在于()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A B C D22、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其背景主要是()A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问题”,怀疑中国搞“颠覆”B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D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23、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

9、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24、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指的是()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25、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历史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10、C.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学D.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科技成就第卷(非选择题共2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1分,共25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材料三 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D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

11、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3)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怎样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27、材料解析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国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材料二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12、;“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材料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 摘自十八大报告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的变法最能反映“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的措施是什么?其变法为战国的发展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3)材料三中邓小平认为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列宁比较好的思路是什么?这种比较好的思路“好”在何处?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4)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确立的会议是哪一次?我国改革从哪里开始?参考答案题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