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2705299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区域既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又属于均质区的是( )甘肃东南部的湿润区 华北平原 东部季风区浦东新区A. B. C.D.读图,回答下面23题。2.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3.图示I ,II,III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土壤和植被 B水文与植被 C地貌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

2、不同的特点。读图1回答46题4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5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6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起步晚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甲国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读“五大湖区图”,回答79题。7图中湖泊形成的原因是 (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断裂下陷而成8

3、关于图中城市发展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不正确的叙述是 A原料丰富 B河运便利 C水源充足 D环境优美,属阳光地带9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 )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 “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 “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阳光地带”离海岸近,水资源丰富A B C D读图31,完成1012题。10下列地区不属于图中所示地区的是甘肃东南部山西河套平原呼伦贝尔草原A B C D11中游流经本地形区的我国重要河流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断流地上河决口汛期长导致洪涝灾害结冰期太长影响航运AB CD12关于本图

4、的叙述,正确的是本区传统的粮食作物是谷子甲处修梯田,乙处植树造林丙处修打坝淤地工程,丁处可用作耕地厚厚的堆积物是流水冲积形成的AB CD我国“十五”计划提出,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回答13-15题。13 南水北调首先实施该线调水方案的理由是 ( )A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B东线方案调水线最短 C水量大、水质好 D东线调水工程不会影响生态环境14南水北调工程能给调入区带来 ( ) 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15“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对沿线地

5、区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D湿地面积增加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1617题。16.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17.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D. 西北区和南方区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1819题。18、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原因是(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却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

6、,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19、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3031题。20“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防风固沙2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八百里洞庭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湘江、沅江等从南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近二

7、百年来,洞庭湖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近年来,冬季和夏季湖泊水面变化巨大,但冬季洞庭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2224题。22下列对洞庭湖的开发利用,不正确的是 ( )A围湖造田,增加土地的后备资源 B退耕还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C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D发展水产养殖、观光旅游23洞庭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24.今年来洞庭湖的蓄洪能力大大加强,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湖 长江流域降水减少长江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 ( ) ABCD 25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

8、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26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27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2829题。28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A.丰富的铁矿 B.丰富的煤矿 C.充足的的水源 D.便利的水陆交通29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发展新兴产

9、业和第三产业 B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30长江三峡工程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可大量减轻火力发电产生有害气体、废水、废渣可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AB CD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8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走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途经13个省(区、

10、市),主要目标市场为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南地区。走向示意图如右图:材料二 我国19802003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示意图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2分)(2)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东、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2分)(3)材料二中:曲线代表能源 变化状况,其中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_年,据图简要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变化的特点。(4分)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

11、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材料三:德国鲁尔区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图7) 图7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5分)。相同点(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不同点(从自然条件分析):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3分):33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局部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左图中A、B两地,黄土颗粒较细的是 地。(2分)(2)本区地表景观的特征是: 。本区

12、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在开发本地矿产资源时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3分)(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 。 。(3分)(4)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淤地 ,植树种草 ,平整土地 ,修水平梯田 。(4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2007年8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宣布: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并确立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主要目标,东北振兴规划的出台意味着东北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材料二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2亿。材料三 东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