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同步训练:第2章 第3讲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2020年整理).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693765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同步训练:第2章 第3讲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2020年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总复习同步训练:第2章 第3讲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2020年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总复习同步训练:第2章 第3讲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2020年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总复习同步训练:第2章 第3讲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2020年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总复习同步训练:第2章 第3讲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2020年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同步训练:第2章 第3讲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2020年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同步训练:第2章 第3讲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2020年整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海无涯1经分析知道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不可能是混合物B不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单质 D一定是纯净物 解析:A项,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故A、C、D皆错;化合物的定义中规定,必须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所以不可能是化合物,故答案选B。答案:B2下列物质按不同类别分组,所得组合最不合理的是()(1)糖类(2)塑料(3)石油(4)蛋白质(5)合成纤维(6)棉花(7)陶瓷(8)玻璃(9)天然气(10)水泥(11)合成橡胶(12)煤(13)油脂(14)羊毛A(1)(4)(13) B(2)(5)(11)C(7)(8)(10)(14) D(3)(9)(12)解析:A所涉及的

2、都是基本营养物质,分类合理;B所涉及的都是有机合成材料,分类合理;D所涉及的都是有机燃料,分类合理。而C中(7)(8)(10)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14)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C3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C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解析:血液是胶体,血液透析是胶体的渗析;土壤的保肥能力是胶粒带电的缘故;C中是利用胶体的电泳特性。D是由于发生了双水解,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

3、。答案:D4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BC D解析:显然正确;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是由炽热的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均为纯净物和化合物,正确;显然正确;盐酸和食醋为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错误;纯碱为Na2CO3,不是碱,错误;豆浆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均属于胶体,正确。答案:D5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

4、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分子直径比Na小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解析:钴酞箐的直径显然比一个简单离子(Na)的大,也在胶体粒子(109107m)范围内,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答案:C6前不久,有媒体称圣元奶粉会引起儿童性早熟,导致公众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奶粉。其实,之前有关化学性污染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其中尤以食品安全最为引人恐慌。如食品报道中不断有“致癌农药”“苏丹红”

5、“碘元素”“亚硝酸盐”等化学名词出现。上述化学名词所提到的物质,在某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含有且符合限量时不会引起中毒的是()A BC D只有解析:在题述几种化学物质中,加碘食盐中含有碘元素、腌制食品中含有少量亚硝酸盐不会引起中毒。答案:C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胶粒特有的运动方式。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解析:布朗运动是英国物理学家布朗把花粉悬浮在水中,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

6、动,后被称作布朗运动。如用超显微镜观察溶液时,也有此特点,故A错;根据胶体的性质可知,B、C、D均正确。答案:A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348 K时活性更强B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C银制品久置干燥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使表面变暗 D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结构对称,稳定性好解析: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很强的催化活性,但温度升高时,蛋白质可能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A不正确;血液的透析及土壤保肥作用都与胶体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强有关,B不正确;银器表面变暗是由于Ag与空气中硫及硫化物作用生成Ag2S

7、(黑色),C不正确;D选项对C60的叙述是正确的。答案:D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HClO、SO2等物质都具有漂白作用B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C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解析:Na2O2、HClO利用其氧化性作漂白剂,SO2能与有机色素发生反应使其褪色;液氯和液氨不是电解质;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有些金属氧化物也

8、能与强碱反应,如Al2O3。答案:B10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解析:A项,Na2SO4中含Na,它是钠盐;含SO,它是硫酸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Na,阴离子只有SO,没有其他的阴、阳离子,故它属正盐。B项,从组成看,1个HNO3分子只电离出1个H,故它是一元酸;HN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H和NO,故它是强酸;HNO3易挥发,故它是挥发性酸,强酸性和挥发性反映了HNO3的性质。C项,Mg(OH)

9、2是二元碱,是从组成方面看的,说明1 mol Mg(OH)2能电离出2 mol OH,而难溶性碱、中强碱是它的性质。D项,Al2O3是两性氧化物,说明它既能与OH反应,又能与H反应,是从性质方面分类的;它是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是从组成方面分类的。 答案:A1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2)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HCl_Ba(OH)2Na2CO3_CO2Na2ONH3H2O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的后面。(3)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实验室由制备O2的化学方程

10、式:_。(5)实验室制备常用_与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解析:解答本题应从常见的酸、碱、盐的组成、含义及化学性质入手分析,熟悉常见气体如CO2、O2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检验方法。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等;碱有NaOH、KOH、Ba(OH)2、Ca(OH)2等;盐有NaCl、Na2SO4、Na2CO3、NaNO3、Na2SO3等。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反应CO2(少量)2NaOH=Na2CO3H2O。 实验室制备O2常利用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分解反应2H2O22H2OO2。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的反应CaCO32HCl=Ca

11、Cl2CO2H2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 答案:(1)树状分类法 (2)H2SO4(或HNO3等)NaOH(或KOH等)Na2SO4(或K2CO3、Na2SO3、NaNO3等)(3)2NaOHCO2(少量)=Na2CO3H2O(4)2H2O22H2OO2(5)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12在Fe(OH)3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2)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12、4)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_。答案:(1)加入电解质后,胶体聚沉(2)Fe(OH)33H=Fe33H2O(3)有I2生成2Fe32I=2Fe2I2 (4)出现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13A、B、C三只烧杯中,依次分别盛有NaOH溶液、KSCN溶液、煮沸的蒸馏水,各滴入FeCl3溶液,试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回答以下问题:(1)分别写出三只烧杯中形成分散系的名称:A_,B._,C._。(2)写出A中形成分散系的离子方程式:_。(3)写出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将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生成了难溶的Fe(OH)3红褐色沉淀,故它属于悬浊液;将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中,发生了络合反应,生成了络合物Fe(SCN)3,它属于溶液;将FeCl3溶液滴入煮沸的蒸馏水中,则可形成胶体。答案:(1)A.悬浊液B溶液C胶体(2)Fe33OH=Fe(OH)3(3)FeCl33H2OFe(OH)3(胶体)3HCl14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