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新城总体规划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32689385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山新城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房山新城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房山新城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房山新城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房山新城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山新城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新城总体规划(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山新城规划 2005年-2020年目 录第一部分 总则1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新城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4第三章城市规模7第二部分 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10第四章区域协调发展10第五章城镇空间布局与村镇建设12第一节 城镇空间布局12第二节 区域整体城市设计17第三节 区域村镇建设19第四节 山区村庄搬迁改造规划21第六章城乡统筹发展23第一节 城乡产业布局与统筹23第二节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统筹27第三节 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统筹28第四节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统筹30第五节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33第六节 城乡公共安全建设37第七节 城乡文化事业发展39第八节 城乡文物保护40第九节 城乡空间管理4

2、2第七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43第一节 土地资源43第二节 水资源44第三节 能源47第三部分 新城总体发展48第八章新城空间整合48第九章新城产业发展与就业50第十章新城住房保障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1第十一章新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55第四部分 新城支撑体系规划59第十二章新城综合交通体系59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66第十四章综合防灾减灾71第五部分 新城开发控制与近期建设76第十五章新城开发控制与建设76第一节 基本原则76第二节 开发控制77第三节 城市设计引导78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81第十七章规划实施93第一部分 总则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背景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

3、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北京市以新城规划为重点开展后续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新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新城规划的内容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综合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等。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第2条 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

4、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1) 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要求,更好地为京津冀区域发展服务,为首都发展服务,为实现“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服务。(2) 坚持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原则。新城应结合房山发展实际,推进郊区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与京津冀地区、与北京中心城区、与周边新城、区内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实现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合理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

5、境的规划配置。(3) 坚持建设资源集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原则。新城应优先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镇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房山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实现新城可持续发展。(4)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新城要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5) 坚持尊重城市历史、发扬城市文化的原则。新城建设应发掘和保护房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

6、。第3条 发展机遇与优势条件(1)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使房山面临发展的重要机遇。建设“世界城市”、全球化背景下北京城市地位的转变,首都经济圈区域合作逐步加强。北京总体规划定义房山新城是城市面向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北京面向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 2008年奥运会为房山带来重大机遇。房山要紧紧抓住奥运机遇,利用房山自身的自然山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提升城市文化,改善城市面貌,树立全新的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3) 大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房山地处北京西南门户,是北京最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走廊。21世纪的前10年,房山境内大型基

7、础设施项目众多,如连接北京外围新城的六环路、房-黄-亦联络线、东南部过境通道等高等级公路网的建设,联接中心城与房山的快速规划轨道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都为房山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第4条 发展限制条件(1) 土地、水等资源限制房山区所辖土地面积为1990平方公里,但是山区占地比例高,且多为石灰岩地质构造;平原地区地质断裂带较多,地质情况复杂;独立工矿用地比例高,建设用地继续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北京属于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城市,房山区同样面临水质型缺水的严重问题。(2) 生态环境限制条件房山区长期以来以煤矿和非煤矿山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对山区、浅山区和平原区的自然生态破坏较严重,阻

8、碍了其他更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的发展,破坏了城市形象。同时,燕山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使得房山区整体产业的能耗、耗水量在全市均居前列,房山山前地区的环境质量长期徘徊。第5条 规划编制的重点(1) 优先解决好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本次新城规划应利用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期,煤矿与非煤矿山关停的契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房山新型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实现山区生态恢复与保育、平原区生态建设,形成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新型产业体系。(2) 立足区域统筹,解决好城市发展定位问题本次规划应立足服务京津冀、服务首都,通过协调与周边新城、河北周边城市的区域功能、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确定房山的

9、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与生态格局。(3) 解决好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健康新城,突出重点城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房山。(4) 解决好新城有序建设问题突出政府主导,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市场机制,优先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强化规划管理。第6条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西部发展带协调规划(2005-2020)北京市小清河分洪区建设规划报告及水利部审查意见第7条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房山区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990平方公里,其中

10、新城规划范围面积为155平方公里。第8条 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近 期 2005年2010年远 期 2011年2020年远 景 2020年以后第二章 新城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第9条 新城性质首都西南门户和生态屏障,是面向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新城。第10条 新城发展目标(1) 生态发展目标产业调整、生态修复和搬迁安置并重,切实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构筑北京西南坚实的生态屏障;(2) 区域发展目标不断增强区域辐射能力,有效缓解中心城人口集聚压力,切实保障首都生命线的安全畅通(能源、水源、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走廊);(3) 产业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两个转变:由资源

11、消耗型产业向资源集约型产业转变,由生产加工型产业向区域服务型产业转变。在推动传统产业全面升级的基础上,积极吸纳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环境友好型产业集聚;(4) 人居发展目标保护并发挥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构建新城、小城镇和村庄三位一体的区域发展格局,营造城乡协调发展的宜居宜憩新城。房山新城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首都西南枢纽以建设北京西南部区域合作中心为目标,促进与大兴、门头沟等西部发展带新城,与丰台、石景山等中心城组团合作,加强与东部新城主要城市门户的联系,形成石化新材料、装备制造、物流、文化教育等产业在研发、信息、管理方面的辐射带

12、动优势,以京石客运铁路、六环路建设为契机,建设北京大都市区西南物流交通枢纽。友好产业新区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提高产业发展门槛,严格控制能耗、水耗,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构筑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山区煤矿、非煤矿山关停基础上大力发展替代产业,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高端研发服务产业、建材高端研发生产、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山水文化名城强调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城市休闲度假旅游功能,发掘历史文化和山水文化内涵,产业多元、服务优先,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管理高效的宜居新城。第11条 新城发展阶段目标按照北京城市发展的总体部署:(1) 第一阶段,2010年

13、以前,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积极推进关停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积极推进生态恢复与替代产业发展,积极改变房山“业弱城散”的局面,保障2008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会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结合轨道交通建设,重点推进房山新城及新城周边城镇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现代新城的基本构架。(2) 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全面完成山区、浅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关停后的生态恢复和产业调整,完成房山产业布局、生态架构与基础设施格局的调整,进一步优化房山新城内部结构,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现代新城。(3) 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全面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

14、续发展的现代新城,成为促进北京与京津冀区域协作的重要增长点。第12条 经济发展策略(1) 鼓励:都市农业、旅游休闲、都市工业、文化产业等资源节约型绿色产业;引导:石化新材料、新型建材、建筑和房地产、物流等产业向着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方向发展;限制:煤炭采掘、传统建材、传统种植等资源消耗或高污染行业。(2) 以传统产业升级为基础,将积极拓展相关生产服务业作为房山新城产业发展的重点。在第二产业中,以石油化工和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建材产业的生产服务为重点拓展部门,注重推动生产服务产业集群、公共服务(文化)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积极拓展高端物流、教育研发、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房

15、山整体产业结构升级。(3)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镇化、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积极构建房山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与生态保障体系,支撑房山新城成为适宜居住、充满活力的北京西南区域产业服务中心之一。(4) 到2020年,房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超过9000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总计达到85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3:52:45;力争使房山地区生产总值(GDP)占到北京市生产总值的6%左右。第13条 社会发展策略(1)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积极推进山区浅山区生态移民,妥善布局移民安置区,积极引导乡村人口向小城镇,特别是新城周边重点城镇集聚,南部平原独立发展城镇作为远景城市人口突破时的预留发展空间。(2) 新城积极吸引中心城区人口疏散,稳定外来人口流动,调整社会人口素质结构,促进社会整合。(3) 新城与小城镇积极创造就业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