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代农业考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现代农业考察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湾现代农业考察报告2011年7月1日至10日,临汾市农业综合开发系统赴台考察团一行11人,对台湾的现代农业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彰化县田尾公路花园、台南县走马濑农场,沿途参观了台南县水果生产基地和台东县、台东县和花莲市水稻生产基地等。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台湾现代农业情况,考察团一行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将考察了解情况及意见报告如下:一、台湾农业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 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地少人多,土地总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为山地丘陵,总人口2300余万。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约2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5万元)
2、。台湾农业年产值近4000亿元,占总GDP的1.5%。农作物以水稻、水果、蔬菜、花卉、茶叶为主。畜牧业中生猪年饲养量1700多万头、牛饲养量16万头、鸡饲养量1亿多万羽,渔业年产量130多万吨。从我们考察的情况看,台湾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都大大超前我市。(一)完善的农业保护扶持政策。由于曾是台湾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失去比较优势之后,台湾当局开始实行农业生产和贸易的保护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一是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稻谷保证价格高于成本20%,高梁、玉米、大豆等保证价格是同类产品进口价格的一倍;二是农业生产投入补助,取消农业税,补助农业燃料和动力,提供低息贷款,同时拨款建设水
3、利、农村交通设施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三是直接收入补助,为解决稻米生产过剩问题,政府对改种玉米、高梁和大豆的给予每公顷1000公斤的稻米补贴,休耕土地每亩每年补助新台币5000元;四是农产品进入壁垒,尽量限制自己能够生产的农产品进口;五是支持农会组织建设,各级政府每年财政预算都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各级农会组织建设和工作运行。台湾当局扶持农业生产,还体现在对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高度重视,这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适应贸易自由化及重视自然生态保护的世界趋势,1991年颁布了“农业综合调整方案”,强调从人力、土地、市场、技术、组织、渔业、福利及生态保护等方面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农
4、业。(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管理。追求农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是台湾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为了台湾现代农业的精致化和可持续发展,台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视。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标准。目前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规有:食品卫生管理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农药残留检测要点、蔬菜安全管理办法等等。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针对20种不同作物、289种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二是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检测体系健全。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别由农业委员会、卫生署、标准检验局三个部门负责,分别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进口农产品的检
5、验。同时健全了药物残留监测体系,严格把好农产品的生产和入场质量安全关。三是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在农产品的包装方面实行分级制,各等级中其形状、大小、颜色、成熟度等各种指标几乎是一模一样。近年来台湾的有机蔬菜业发展较快,主要实行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的全天然栽培措施,生产的蔬菜新鲜、优质、卫生。四是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所有蔬果批发市场均设有农药残留超标快速检验室,对进场交易的果菜进行抽样快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进入市场的产品均依据标准进行分级包装,注明了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编号)、产品等级、供应市场,就很容易追溯到产品的生产者,因而能准确地追查责任人。畜产品药物残留检验检测在屠宰场内进行
6、,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入市。五是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质量意识较强,考察发现,台湾的农业生产者及其经营者质量意识普遍较强,他们都知道不注重产品质量就会失去市场,就会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因而大多能自觉主动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和规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三)健全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台湾农产品的运销体系十分发达健全,且运行高效快捷,主要形式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批发市场是最主要的形式,花卉、蔬果、肉品、鱼货等鲜活农产品主要通过批发市场来交易。目前台湾各镇区域均设有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批发贸易市场,可谓品种齐全、网络健全。台湾当局对农产品的运销组织体系十分支持,在健全相关法规制度的同时,从规划、建
7、设、运行、资金、税费等各方面都大力予以鼓励和扶持。台湾的农产品运销组织体系具有明显的公用事业的特征,但其资本都以民资为主,其运行都为民营性质。因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管之下,台湾的农产品运销组织运行较为规范、高效,完全实现了货畅其流的目标,农业生产者无任何的市场方面的后顾之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顺利发展。(四)特色鲜明的区域优势农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台湾积极推出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以县、乡为单位,按照不同的区域条件,积极鼓励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一乡一品”、“一县一品”。30多年的规划建设,召集台湾已形成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区域化和平格局。南部的屏东、台南以热带果树为主,盛产
8、木瓜等特色农产品,中部云林、彰化等县市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形成全台最大的有机动性蔬菜生产、交易集散地,还有阿里山的茶叶等,每个县、乡都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这次我们所到的彰化县,就是台湾花卉种植最早、面积最大、品类最多的地区,素有“花卉观光产业之乡”的美称。同时田尾公路花园号称“台湾花之都”。(五)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是台湾的传统产业,在带动农业发展方面仍然有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台湾共有各类食品企业5800多家,每年创造的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台湾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食品科学院或食品工业系,科研实力强厚。顺应岛内饮食习惯变化,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严格的品质管理和检疫制度,以本地原料加工安全卫生
9、的高品质食品。同时,与高校联手,发展高层次加工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调理产品、保健食品、无菌包装食品,以及低脂、低盐、低糖和高纤维的营养强化食品、功能食品等。一些传统食品工业企业正在实施改造,结合土地私有政策,逐步扩大农业经营和加工企业规模,推行共同作业及专业化经营;也有的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结合改造。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即: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点,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等,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的发展策略,使产、加、销一元化。在农产品收获后,要求进行分级包装,以便利运销,适应市场需求。对于不合格品,予以加工利用。通过发
10、展食品加工,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增加附加值,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六)强大的农业合作组织。台湾的农业合作组织有三类,一是农会组织,二是农业合作社,三是九十年代初期发展的产销班。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范的农民组织。根据台湾农会法,农会实际上是社区性农民合作组织,一般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农会,每个农户都可以参加,实际上户户都参加了,一户只能有一个会员代表,外地人或企业也可参加农会,只能算赞助会员无选举权。农会作为社团组织,农民象征性地交一点会费,就成为农会会员。农会对外招聘管理人员,其基本要求是大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能为农民提供金融、科技方面的服务。农会分为乡
11、镇农会、县(市)农会和省、市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各级农会既是独立的法人,可以独立地开展各项业务,又与上级及其他农会之间互相配合,下级农会接受上级农会的指导,各级农会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网络。农会的主要功能是开展农业推广、供销经营、金融业务和保险业务。台湾的农业合作社一般由几百个农户组成,合作社社员仍然是一家一个单位进行生产,只不过在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的运输、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以及一些大型的农业机具的使用方面发挥着作用。(七)新兴的休闲农业。台湾的休闲农业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经营困境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能提供休闲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兼之有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一
12、体的新兴产业。目前,台湾休闲农业主要有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居民民宿、旅游胜地等几种类型。按规模大小有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区、休闲农渔园区等三个等级。我们所考察的台南县走马濑农场,就规划了一般游憩、果园游憩、牧场游憩三大系统,设有管理中心、餐厅、农舍、滑草场、亲子欢乐广场、体能训练场、高尔夫迷你推杆场、跑马场及露营烤肉区等。其门票、住宿、餐饮以及农业体验、娱乐收入已成为农场的主要收入。台湾农委会专门颁布了休闲农业的管理办法,并配套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举办各种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的休闲农业初
13、具规模特色,已逐步为社会广泛认知认同。二、学习考察台湾现代农业的启示(一)要更新发展农业的理念。我们感到台湾当局是真正按照市场化原则谋划农业发展,在台湾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政府发挥的作用主要在农田基本建设、农产品安全监管、农业保险与金融支持等方面,通过税收、价格、财政补贴等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发展农业也强调按照市场化、工业化发展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但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我们现在的许多作法还离不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定式,习惯于“催耕、催种、催收”的工作方式。注重发展指标、产品数量,而很少顾及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收益。在台湾,生产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会干涉,而我们生产多少粮食、养多少头猪好象是
14、政府的责任与任务,但是,面对诸多养猪户亏损、果多烂在地里时,政府又变得无能为力。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问题应当认真研究,台湾的做法是把大量精力放在抓产后、抓市场、抓效益。(二)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台湾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包括方方面面,特别是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对农业金融保险的支持、对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的培训支持等。农业是弱质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政策支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04年以来的8个中央一号文件,已对农业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这些政策支持尚有很大“空间”,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以加速现代农业发展。(三)要加强农业基础设
15、施建设。台湾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建设质量高,抗灾能力强。田块方正,农路笔直,排灌设施连接每个田块,农业机械可从家直接开到田头,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我们经营过多年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虽有很大进步,但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且密度增大,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同时注重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力求把特色做“特”、做“大”、做“优”,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四)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多年来,台湾重视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不断完善集产地、批发、零售为一
16、条龙的农产品三级运销系统。近年又提出农业经营既要重视一级产业,又要重视农产品生产后的二级产业、三级产业,产、加、销一体化,这与大陆提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可谓异曲同工。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相对较慢,尤其农产品加工业落后,生产与市场联系不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与农民利益连接不紧。对此,一要集中力量重点培植和扶持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品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和贸易龙头企业。二是加强农产品营销。综合运用多种营销策略,加强农产品市场宏观指导,努力实现农产品产需基本平衡。加强产地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鼓励发展农产品配送、营销中心。优化公共营销服务,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主角、市场运作的原则,为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市场之间搭建多种形式的对接平台。(五)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台湾的农会、农业合作社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的组织为农民说话,为农民办事,使得分散的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主动地位。农民只管种,有人帮助销售,有人帮助跑市场,这就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而我们往往只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