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第18讲+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645148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5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第18讲+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第18讲+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第18讲+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第18讲+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第18讲+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第18讲+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第18讲+Word版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讲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新三民主义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1)政治:反动的政治势力妄图复辟帝制。(2)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3)文化:新式学堂建立和留学风气盛行。(4)阶级基础: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2兴起(1)序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等。(3)前期指导思想: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4)运动中心:北京大学。(5)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3内容(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陈独秀:科学与民主是当今

2、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从历史进化的观点看,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李大钊: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就是反对复辟帝制。(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4评价(1)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文学革命运动。(2)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

3、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新文化运动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精微点拨新文化运动前期各内容之间的关系(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二、马

4、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十月革命前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2)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背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运动时期,各种“主义”蜂拥而入。工读互助团等社会实践的失败,使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2)传播方式三次论战: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

5、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通过论战,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组织学会: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们通过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1)先进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广泛传播。(2)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出版报刊杂志,宣传马列主义。(4)成立社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5)进行论战,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趋势:马克思主

6、义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2)表现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陈独秀关注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等问题。(3)影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并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精微点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意义(1)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指明了方向。(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孙中山多次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认识到革命力量在

7、人民群众之中;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3含义(1)民族主义:突出反帝的内容;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4意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是孙中山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轻巧识记“一、二、三、四、五”归纳孙中山与三民主义一个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二个阶段: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三个革命: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

8、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兴起国民革命。五大转变:由从医救民到政治救国;由和平改良到暴力革命;由集中推翻清政府到全面反帝反封建;由依靠军阀到建立革命武装;由资产阶级独立奋斗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考点一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特点(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2)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4)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2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新文化运动(1)积极作用新文化运动前期

9、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政治、思想、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开始使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2)局限性没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方法上,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这种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1论从史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史料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发展起来的自由

10、、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结论史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反封建的进步性。该史料表明了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具有反封建的彻底性。2史由证来新文化运动时期是全盘否定孔子及儒家思想吗?论证史料观点的合理性。史料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虽然对孔教批评多于肯定,但殊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孔子本人和孔教的价值评判实际上大都能够采取一种历史的、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和立场,而并非如一般人印象中误解的那样,是不加区别分析地一概全盘予以否定或简单地予以蔑弃。因此,就新

11、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林存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孔子观念的根本转折提示:本段史料旨在论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态度及成因。论证:_答案材料表明作者并非是全盘否定孔子及儒家思想,而是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主张反对对孔子偶像崇拜和反对儒家伦理纲常,但是却尊重和崇敬孔子,辩证地看待孔子本人和儒家思想的价值。这种观点可以说客观评价了新文化运动对待伟人孔子与儒家思想的态度,是正确的评价。考点二“走俄国人的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

12、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2)客观上,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思想的指导。(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2家国情怀20世纪初的四大进步思潮(1)民主共和思想: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它推动了辛亥革命的高涨,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实业救国思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批资产阶级实业家倡导“实业救国”,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

13、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解放。(4)马克思主义思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先进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成立社团等方式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分析材料,指出留日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材料从1903年1月赵必振首次翻译共产党宣言部分段落到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为止,翻译共产党宣言

14、内容的文字大约有14种,其中可以肯定是依据日文译的有8种,有可能是依据日文译的有3种,占全部中译本的79%,这为其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李大钊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已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到1921年间先后东渡日本的青年知识分子,如陈望道、李达等,基本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了,并很快成为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主力。摘编自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主要信息:_答案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是中国留学生的重要目的地。材料显示日本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留日学生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文献译成中文;留学日本的李大钊、陈望道等人,回国后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留日学生在传播西方观念,促进中国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考点三“天下为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1唯物史观多视角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