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597922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课时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 1.复习初中所学基本概念,在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基础上,能够从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知识点归纳1. 交叉分类法 :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1:某些盐的交叉分类(P24 图2-2)练习1:根据下图中物质及其类型之间的关系分别作出有关连线 可溶性盐 Na2CO3 钠盐 难溶性盐 NaHCO3 钡盐 正 盐 Na2SO4 碳酸盐 酸式盐 BaSO4 硫酸盐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例2:

2、物质的分类(P25图2-3):例3:对化学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分类) 化学反应 练习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Fe+SFeS CaCO3CaO+CO2 Fe+CuSO4FeSO4+Cu 2HCl+CaCO3CaCl2+H2O+CO2 4Fe(OH)2+O2+2H2O4Fe(OH)3A.B.C.D.【实践活动】(P25) 第3题(1)Ca CaO Ca(OH)2 CaCO3 总结规律(2)C CO2 H2CO3 CaCO3 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课时2)导学案分散系分类及胶体的性质青春寄语: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

3、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学习目标1. 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2. 会制备Fe(OH)3胶体,会鉴别胶体与溶液。知识点归纳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概念:分散系是 . 分散质 2.组成 分散剂 3.分类(P26 图2-4):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气、液、固三种状态,它们之间有 种组合方式。4.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分为 、 和 . 二.胶体及其性质1.Fe(OH)3胶体制备实验实验步骤:取一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蒸馏水中 ,继续煮沸至 。2.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比较:分散

4、系 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外 观 特 征静置稳 定 性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实 例胶体与其它分散系本质的区别是,胶体与其它分散系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区别:胶体具有 ,而其它分散系不具备这种性质。第二节 离子反应(课时1)导学案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青春寄语:人只有在每天的进步当中才能体会到这鲜活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2会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电离方程式,会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概念。 知识点归纳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或能够导电的,如酸、碱、盐等。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二

5、、电离和电离方程式1.电离的概念:在溶液当中解离成 的过程。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产生了 。3.电离方程式:用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练习:写出下列各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1) HNO3 (2) H2SO4 (3) HCl (4) KOH (5) NaOH (6) Ba(OH)2 (7) Ca(OH)2 (8) MgCl2 (9) (NH4)2SO4 (10) NaHSO4 (11) NaHCO3 4.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酸:电离时生成的 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叫做酸。碱:电离时生成的 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叫做碱。盐:电离时生成的 和 的化合物叫

6、做盐。第二节 离子反应(课时2)导学案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学习目标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2.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点归纳一.离子反应离子反应1.概念:电解质在 中的反应(有自由离子参加或有自由离子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用 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四步骤:“写、改、删、查”。(1)“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实验事实。(2)“改”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其在溶液中主要存在形态出现:故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HCl、H2SO4、HNO3,强碱KOH、NaOH、Ba(OH)2,可溶性盐)改写成 形式,难溶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水等仍写

7、成 。(3)“删”两边相同的离子,去除与离子反应无关的离子。(4)“查”两边 和 是否相等、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4.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一定物质反应时实际参加反应的 。(2)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和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 。2.复分解反应的 (1) (2) (3)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审编:高一化学组 编写:都凤梅青春寄语: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学习目标】1使学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学习重点】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学习难

8、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知识链接】复习归纳“元素的化合价的判定”A级 化合价 。1.判定规则:(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2)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全为正值,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既有负值又有正值;(3)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4)如NaCl,MgCl2这样的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与在生成它们的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数目及离子的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如HCl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在生成它们的反应中共用电子对的偏向、偏离的对数在数值上相等。2. 判定类型:化合物、复杂阴阳离子、原子团等。如:NO3、SO42、SO32、HSO3(亚硫酸氢根)、CO32、HCO3、C

9、lO3(氯酸根)、NH4(铵根)、MnO4(高锰酸根)、PO43(磷酸根)。3.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鈉。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4.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又有个磷酸根B级 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CO2 K2O AgCl HClO KClO3 KMnO4 Na2S KI Fe2O3【学习过程】 一.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从得氧、失氧观点分析(1)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

10、原反应的实例。讨论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2)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同时发生?把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 反应。(物质得到氧)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 反应。(物质失去氧)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得”还是“失”氧化合价升降氧化还原情况C+2CuO=2Cu+CO2C 氧,CuO 氧碳元素 铜元素 C发生 反应,被 CuO发生 反应,被 C+H2O=H2+COC 氧,H2O 氧碳元素 氢元素 C发生 反应,被 H2O发生 反应,被 A级 结论:从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升降看,氧化还原反应是有 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反应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