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行政法学》19秋平时作业1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132476652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大学《行政法学》19秋平时作业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兰州大学《行政法学》19秋平时作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大学《行政法学》19秋平时作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法学19秋平时作业1-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1.关于行政立法监督认识错误的是()A.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B.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C.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D.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与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答案:B2.下列属于行政行为无效条件的是()A.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B.行政行为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经有权机关依法撤销C.行政行为不适当D.行政行为不可能实施答案:D3.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是()A.行

2、政诉讼法B.行政程序法规范C.行政实体法规范D.宪法答案:A4.( )是行政主体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执法手段.A.行政诉讼B.行政执法C.行政复议D.行政决定答案:D二、多选题 (共 13 道试题,共 65 分)5.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务员退休的有()A.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B.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C.工作年限满30年的D.丧失工作能力的答案:BC6.对管辖权异议说法正确的有()A.管辖异议成立的,应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B.当事人应当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C.异议不成立的,应裁定驳回D.对裁定驳回不服的,可以上诉答案:

3、ABCD7.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行政诉讼的证据可分为A.鉴定结论和现场笔录B.证人证言C.视听资料D.物证E.当事人陈述F.书证答案:ABCDEF8.被废止的行政行为()A.自废止之日起丧失法律效力B.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C.在废止前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仍受法律保护D.在废止前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受法律保护答案:AC9.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A.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签订卫生管理承包合同B.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C.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D.发布天气预报答案:AC10.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有()A.效率原则B.参与原则C.公正、公平原则D.公开原则答案:ABCD11.下列关于行政协助的论

4、述,哪些是正确的A.通常存在隶属关系B.发生的临时性协助C.发生在行政组织之间D.发生在相互无隶属关系的行政组织之间E.也称公务协助答案:BCDE12.行政主体的合同义务主要表现在()A.诚实守信B.按照合同规定给付价金C.信赖保护D.依法履行合同答案:ABCD13.依行政相对人之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一般程序是()A.申请B.收费C.审查D.决定答案:ABCD14.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共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A.适当性审查原则B.合法性审查原则C.不适用调解的规定D.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规定答案:BCD15.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对裁定可以提起上诉的情形有()A.驳回起诉的裁定B.起诉不予受

5、理的裁定C.中止或终结诉讼的裁定D.不准许撤诉的裁定答案:AB16.行政法学的主要内容有()A.行政法的理论基础B.行政法的内容与形式C.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D.行政法律关系答案:ABCD17.行政复是一种()A.外部行政行为B.内部行政行为C.依职权的行政行为D.依申请的行政行为答案:AD三、判断题 (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18.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主动申请终止其与国家机关的任用关系的情形答案:正确19.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答案:正确20.行政合同调动行政相对人积极性并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答

6、案:错误以下内容可以删除:远程教育复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利于总结我国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并进行理论概括和创新,开创开放与远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和中国学派,为世界制远程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有利于借鉴世界各国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使我国远程教育学科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起点高、成效快;同时,将有利于更好百地以理论指导教育决策。这是因为,远程教育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旅得了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成为各国教育决策的新的热点之一.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宏微观因素都密切相关。从宏观层次来看,作为金融的核心企业,民生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整体经济的大环境、政策的变动都

7、密不可分;在微观层次上来看,银行总的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利息收入等都和民生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密切的联系。结合前文的分析,民生银行要充分把握我国经济的发展,结合自身具体特点,充分利用银行本身的业务优势,及时调整业务的方向和重点,提高中间业务的竞争能力。本章从不同角度对民生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为民生银行的发展提供指导。(一)应对宏观经济方面的对策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宏观环境密不可分,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把握时代脉搏,主动应对各种挑战,顺应大环境的变化,积极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1、面对我国经济增长大形势的措施宏观经济的繁荣可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国家生产总值的提

8、高利于金融业的繁荣,货币供应量的对数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呈正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对银行的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要适应这种需求,就要提高业务的质量和水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首先优化服务质量,缩短办理业务的时间,提高资金跨国跨地划转速度,提高服务的便捷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其次提高服务水准,提高财富管理产品的收益、优化控制汇率利率多重风险产品的设计。这样才能让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2、应对我国资本市场新形势的方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企业融资方式越来越多元,外资也越来越多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随着股票发行筹

9、资额增长,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随之提高。金融市场的繁荣削弱了银行金融中介的作用,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始与银行在部分业务上竞争。随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大,我国股票、债券市场逐渐打开,资本跨境流动规模和频率逐渐加大,给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随之,直接融资逐渐成为社会融资的重要组成情况。2016 年10 月,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篮子,有力的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部分外资银行也进入我国金融业,给中国传统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冲击。面对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重重挑战,民生银行应该积极应对。首先,商业银行要积极学

10、习外资银行业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不足。其次,民生银行要提升自己参与资本市场的程度。民生银行投资业务占总资产的比例 2016 年达 37.43%,比上年提高 17.22%,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银行在参与资本市场在获得资本收益的同时,拓宽了银行收入来源丰富了资产管理业务,可谓实现多方面共赢。3、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办法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智能手机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对人们的生活来说,网络像水和空气不可缺少。P2P 网贷、第三方支付、众筹等新兴的筹融资形式给传统的银行存贷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给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互联网依靠大数据、云计

11、算等新兴技术降低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成本和困扰银行已久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减少了银行传统的佣金收入、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互联网金融已然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业务领域占有重要影响。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不能消极被动接受,更要主动积极应对。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运用到自身的中间业务中。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应该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减少核心中间业务的运营成本。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判断客户的风险和个人偏好;云计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和准确性。其次,如果有机会的话与实力雄厚的互联网企业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尽管互联网技术在商业银行

12、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在信息技术等领域仍与专业的互联网企业有一定差距。商业银行可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将自身的资金、客户资源等优势与对方的数据处理能力等技术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实多方共赢。4、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措施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措施的逐步完成,商业银行在利率的自主定价方面拥有绝对的主动权。银行之间的竞争从传统的存贷利差转向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银行之间存贷利率竞争的加剧也进一步增加了银行的脆弱性。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商业银行首先应该丰富自身金融产品。通过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有针对性的优质产品代替以往传统简单的存贷业务。其次,随着银行存贷利率的放开,给银行业务的支出收入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加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完善风控体系,加大对风险的把控,确保银行稳健经营。再者,商业银行应该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层次的金融产品。这有这样,才有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