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检验技术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461839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迹检验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足迹检验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足迹检验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足迹检验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足迹检验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足迹检验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迹检验技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足迹的形成与分类一、足迹的概念足迹是指人行走或站立时,由于体重和肌肉收缩力,使脚与地面等承受客体相接触,而形成的一种形象痕迹.。二、足迹形成要素1、造痕体人的足(赤脚、穿鞋或穿袜的脚);2、承痕体地面或其他物体;3、作用力重力,肌肉收缩力。三、足迹的分类(一)按造型客体的类别分类:1、赤足迹; 2、鞋印足迹; 3、袜印足迹。(二)按承型客体的变形状态分类:1、立体足迹;2、平面足迹: 平面加层足迹; 平面减层足迹。四、足迹的作用1、分析判断案情;2、判断足迹遗留人个人特点;3、对遗留足迹的人或鞋袜进行同一认定; 4、对在逃人犯进行追踪;5、为警犬追踪提供嗅源。 足迹形象特征形象特征:指单个足迹

2、中反映的造型体外表结构形态方面的特征。一、赤脚足迹形象特征(一)赤脚足迹的一般特征1、赤脚足迹的大小特征脚全长、脚掌宽、脚弓宽、脚跟宽。(测量法见课本图示)2、赤脚足迹的形状特征足趾形态;足掌形态;足弓形态;足跟形态。(课本图示)3、脚掌乳突花纹类型特征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三角形花纹。(二)赤脚足迹的细节特征1、脚掌乳突花纹细节特征;2、其他细节特征:脚趾畸形、屈肌褶纹、皱纹、伤疤、脱皮、鸡眼、老茧等。二、鞋印特征(一)鞋印的一般特征1、鞋印的形状特征:鞋底形状;鞋头形状;鞋跟形状。(课本图示)2、鞋印的大小特征:鞋印长、鞋掌宽、鞋弓宽、鞋跟宽。(测量法见课本图示)3、足迹鞋底花纹的类型特

3、征在各种鞋底上,为了耐磨、耐弯和防滑,一般要制成由各种粗细线条和大小点块组成的花纹图案。常见的鞋底花纹类型有以下十种:A:波折型;B:角型纹;C:圆环型纹;D:格块型纹;E:交织型纹;F:线条型纹;G:图案型纹;H:火焰型纹;I:散杂型纹;J:其它型纹。4、鞋底标记特征鞋底标记是鞋弓部反映的各种标记,主要有商标、牌名、厂名、地名、产地、鞋号和代号等。5、鞋底的质料和制作工艺特征从鞋底的制作原料上分,主要有塑料底、橡胶底、皮底和布底四大类。不同鞋底在不同的痕迹上反映出不同的特点。(1)塑料底鞋:A:全发泡塑料鞋 B:半发泡塑料鞋 C:硬塑料鞋(2)胶底鞋:A:运动鞋 B:解放鞋 C:旅游鞋 D:

4、雨鞋 E:胶底皮鞋(3)皮底鞋(4)布底鞋(二)鞋印的细节特征鞋底在生产、穿用和修补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一些可以相互区别的细节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是鞋印鉴定的主要依据。三、袜印足迹形象特征1、袜底的形状和大小;2、袜底的原料品种和生产工艺;3、袜底的修补特征;足迹步法特征步法特征是指人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而逐渐形成和巩固下来的行走动力定型的反映。包括:步幅特征、步态特征。一、步幅特征步幅特征指连续行走的、四个以上的成趟足迹中,反映左右脚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包括:步长、步宽和步角。(一)步长指一个普通步左右足间相应部位上的垂直距离。分:左步长、右步长。1、步长测量方法:(课件

5、图示)(1)确定步行线:将成趟足迹中相邻的同测足迹内缘的最突出点连线可分别确定左步行线和右步行线;(2)在左右两足迹同一对应点(一般是脚跟后缘)各划一条与步行线垂直的横切线,两横切线之间的距离即为步长。左脚在前的为左步长,右脚在前的为右步长2、步长分类:步长与人的身高成正比(1)长步:81cm以上;(2)中步:7180cm;(3)短步:70cm以下。(二)步宽成趟足迹中,脚印的内缘最突出点到对侧步行线的垂直距离。步宽的分类:(课件图示)1、 分离步:左右脚跟内缘最突出点呈分离。特宽步(5cm);较宽步(3cm以上);宽步(1.1cm以上)2、 并跟步:左右脚跟内缘最突出点并拢在一条步行线上。

6、3、 搭跟步:左右脚跟内侧重叠在同一条步行线上。4、 直线步:左右脚跟中心点位于同一条步行线上。5、 交错步:左右脚跟中心点互相交错,位于同一条步行线的两侧。6、并尖步:左右脚尖内缘最突出点在同一条步行线上。7、搭尖步:左右脚尖内侧重叠在同一条步行线上。(三)步角指左右脚足迹各自的中心线与步行线构成的夹角。测量方法确定各自的步行线和中心线,量角器测量。(课本图示)步角分类1、 外展角(外八字):小外展,610; 中外展, 1120; 大外展,21以上。2、 直行角(直行脚):053、 内收角(内八字):4、不对称角: 一直一外(内); 一外一内。补充:步幅类型的表述通常是按照先定步角,再定步宽

7、,最后确定步长的顺序描述。如:1、步角在20度以上,两脚内缘最突出点有距离,步长为70厘米,可表述为大外展分离短步。2、两脚印中心线内收,呈内八字,脚尖内缘同在一条步行线上,步长为7080厘米,此类型为内收并尖中步。二、步态特征指人行走时,反映每只脚在移动过程中作用力大小、方向等的痕迹特征。包括:起脚特征;落脚特征;碾脚特征。补充:行走运动的周期性1、 支撑(运脚):起脚脚跟离开地面、脚掌后蹬、向前摆动。落脚脚跟下落、接触、踩踏地面。碾脚脚跟与脚掌着地,支撑体重。2、 摆动(迈步):正常行走中,一只脚支撑,另一只脚抬离地面,靠肌力的收缩完成空间摆腿的动作。支撑和摆动交替进行,相互转换,完成行走

8、。(一)起脚特征起脚特征是指脚跟离开地面,脚掌后蹬和迈步动作留下的痕迹特征。主要痕迹有:蹬痕、挖痕、抠痕。伴生痕迹:抬痕、挑痕、扫痕等。1、 蹬痕: 起足时,脚跟抬起,跖、趾向后蹬离地面时形成的痕迹。立体足迹中表现为:前掌部位凹陷大,土向后移位。平面足迹中表现为:花纹向后形成“V”状折线痕迹;或反映为前掌花纹磨损严重。2、 挖痕: 起足时,足趾向后挖翻地面形成的痕迹。表现为:足趾部位凹陷大,有甩土现象。3、 抠痕: 起足时,足尖向下抠压地面形成的痕迹。呈月牙形凹陷。4、抬痕: 起脚高而快,使地面上的浮土被鞋底花纹间的空气吸附起来形成的痕迹。呈长条状或星芒状。5、挑痕: 起足低而慢,足尖向前上方

9、挑破地面形成的状似三角形的痕迹。6、扫痕: 起脚低,在脚尖离地前,前掌内侧边缘向前方扫动地面形成的痕迹。常见脚掌内缘出现较宽的羊胡子状扫土痕迹。多见于髋关节有病,臀肌麻痹,拄拐杖等走路拖腿的人。7、划痕: 起脚低,在脚尖离地的同时向内侧部位擦划地面形成的痕迹。多见于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畸形,下肢肌肉麻痹的人。(二)落脚特征:落脚特征是指脚跟下落接触和踩踏地面留下的痕迹特征。主要痕迹有:踏痕。伴生痕迹:磕痕、擦痕、推痕和跄痕。1、踏痕:落脚时,脚跟向前下方踏动地面形成的痕迹。表现:跟部有斜坡状或横条状裂纹。2、磕痕:落脚时,脚跟向后下方磕碰地面形成的痕迹。表现:足迹后沿齐整,有堆土现象。3、擦痕

10、:低落足时,足跟部位向前擦蹭地面形成的痕迹。表现:羊胡子状、长条状、半月状。4、推痕:落足时,足跟内侧先落地,并向内前方推动地面形成的痕迹。表现:跟部内侧堆土。形成推痕的人,膝关节、踝关节内突,两腿分离较大,行走时躯干左右晃动。5、跄痕:脚平行落地,脚底向前跄动地面形成的痕迹。形成裂纹状特征。(三)碾脚特征:碾脚痕迹是指脚跟与脚掌都着地,支撑体重阶段形成的痕迹。主要有:压痕。伴生痕迹:坐痕、拧痕和迫痕。1、压痕:指足迹中受力较重的部位,分重压面、重压点、重压边。是足迹分析鉴定的主要依据。由于压力点位置和着力大小的不同,及压痕的轻重、部位、形态各不相同,因此压痕是判断步行姿势和年龄的重要依据。在

11、脚印中,压力重的部位(重压面)土质密度大,痕迹平整,具光泽感;压力轻的部位,土质密度小(松散),有虚边,反光程度低。注压痕分类:趾压痕;跖压痕;弓压痕;跟压痕。压痕的位置、形状和量度分布反映力的作用点以及方向和大小2、坐痕:俗称“倒跟”。是支撑体重的脚落地后,向前摆动腿时,因支撑脚后跟的反作用,使脚跟向后微动形成的痕迹。反映在脚印中,有脚跟边沿和鞋帮的部分印痕。膝关节后突,走路时甩小腿的人易出现。3、拧痕:脚开始离地时,以支撑脚掌为轴,脚跟向内或向外微旋,于地面形成“S”状堆土痕迹。4、迫痕:脚落地后,向内侧或外测微动时形成的痕迹,有内迫外迫,外迫居多。三、步法特征的影响因素(一)步法特征与年

12、龄的关系1、青年人身体机能较强,反映出积极的步法特征:蹬痕、磕痕、抬痕明显;步长一般为脚长的3倍;步角较小,步宽较窄。2、随着年龄的增大,步法特征逐渐变消极:挑痕、擦痕明显,蹬痕、抬痕不明显;步长一般为脚长的 3倍以下,步角为中外展,步宽较宽。(二)鞋底磨损与步态特征的关系鞋底磨损特征,是指鞋子在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造成鞋底物质剥落而形成的缺损特征。鞋底磨损由脚型结构,行走力的大小、方向和受力部位,以及行走习惯等因素决定,不受鞋底种类的影响。1、 起脚阶段的磨损在鞋掌及鞋尖:跖趾关节长期蹬地形成鞋掌磨损;趾蹬部位及起脚高低形成鞋尖磨损。2、落脚阶段的磨损在跟后缘附近:多次踏地作用在鞋底形成落脚

13、磨损;磨损部位、面积及形状与鞋底软硬、行走习惯、下肢腿型有关。3、碾脚阶段的磨损:鞋底挤压地面,地面物质深入到鞋底表面,引起鞋底表面物质剥落而形成,其作用力方向是垂直的。(一) 步法特征与身体结构的关系脚印中步法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留痕人的身体结构,特别是下肢结构的特点。个人身体结构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能反映出不同的步法特征。伴生痕迹多能直观的反映出留痕人身体特点。1、起脚阶段:(1)有挑痕,步长较短,步角较小该人身体结构为躯干前倾、臀部后突。(2)有划痕或扫痕,步长、步角不对称,该人可能为跛脚(一腿长一腿短)或患过小儿麻痹。2、落脚阶段:有推痕,步角

14、较大,步长较短其膝关节内突,并且两脚外展,身体前倾。(X型腿)3、脚支撑阶段:(1)出现外迫痕、外落脚、外起脚,步宽较宽其身体结构为膝关节或踝关节外突。(O型腿)4、 如出现内迫痕、内落脚、内起脚,步宽较宽其身体结构为膝关节或踝关节内突。(X型腿)5、 如出现坐痕其身体结构为膝关节后突。(二) 步法特征与行走姿势的关系1、脚印中反映出母趾压明显,前掌压力重,蹬痕、抬痕明显,步角较小,则其走路时身体前倾、低头、两臂体前摆动。2、脚印后跟压力重,有时出现擦痕,步角较大,步宽较宽其走路姿势为身体后仰,挺髋,两臂体后摆动。3、如果出现外压重,步角大,步宽窄,其走路时身体左右晃动;一侧外压重,则其身体向一侧晃动较大。4、脚印中步角、步长不对称,其走路时一肩高一肩低或一肩前、一肩后,通常是步角大、步长短的一侧肩低并向后。5、脚印中出现磕痕或坐痕,走路时有甩小腿动作。(五)心理状态引起的步法变化犯罪中,因心态、行走速度不同,致使原有的步法特征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其固有的步法特征仍会反映出来。1、作案前窥探、踩点、徘徊、逗留:易出现慢步、短步,一脚轻一脚重,一脚直、一脚斜,一步长、一步短等反常脚印。2、接近犯罪地点和实施犯罪:注意力集中,步幅变化大,脚印紊乱无规律。3、作案后逃离现场:急于脱身,多急行或小跑,步长长,速度快,步角变小,抠、挖、蹬痕明显。(六)伪装引起的步法特征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实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