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好习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04219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潮》好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观潮》好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观潮》好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潮》好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好习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8观潮(周密)复习资料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 雄伟的景象 )也。自既望(农历十六日 )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当时 )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 不久 )渐近,则玉城雪岭际( 连)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冲洗太阳),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指这种景象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 战船)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 舞动)旗标( 举 )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 踩)平地。倏尔( 忽然、突然)黄烟四起,人物略不( 一点也不 )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 船 )无迹,仅有“敌

2、船”为( 被 )火所焚,随波而逝( 去)。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 画花纹)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 但是)旗尾略不沾湿,以( 凭 )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 满 )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 高)常时,而僦赁( 租用 )看幕,虽( 即使)席地不容闲也。二、翻译句子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3、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4、珠翠罗绮溢目,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

3、虽席地不容间也。 三、理解填空 1、这篇文章总领全文的一个词是 伟观 ,全文共描绘了四个场景,如当成四幅画的话,请你依次给四幅画命名: 江潮伟观图 、 水军演习图 、 吴儿弄潮图 、 江干观潮图 。2、第一段在写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时,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来描绘的,请找出相应的内容: 形: 仅如银线 色: 玉城雪岭 声: 大声如雷霆 势: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3、第三段写吴儿手中彩旗“略不沾湿”的作用是 从侧面来表现吴儿技艺的高超 4、最后一段写观潮的人很多的用意是 从侧面表现浙江之潮的“伟观” 四、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D ) A、本文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写了

4、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戏的动人场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B、本文结构精当,语言精练,描写十分生动。不仅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十分生动形象。C、第二段写水军演戏的精彩场面。动静相衬的写法,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D、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是为了表现对江潮盛况的惊异。五、阅读全文后,回答下列问题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艨艟数百,分列两岸_。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如履平地_。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水爆轰震,声如崩山_。六、阅读古文观

5、潮,回答问题。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

6、幕,虽席地不容间也。注解:南宋文人周密观钱塘大潮后写下的著名文章观潮,本文描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1. 解释划线的字词。1)天下之伟观也。( )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3)为火所焚。( ) 4)皆披发文身( )5)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6)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7)而僦赁看幕。( )8)方其远出海门。( ) 9)仅如银线。( )10)吞天沃日。( )2. 翻译句子。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吴儿善泅者数百

7、,皆披发文身。3. 文中描绘了哪几幅观潮图?4. “淅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 文中哪一句最能表现出吴儿弄潮时技术高超?6. 最后一段写了观潮之盛,目的是什么?他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附答案:1. 解释红色的字词。. 景象。. 农历十六 是. 被. 画着文彩,动词. 一点 凭着. 高. 租用. 当时. 几乎,将近. 用水淋洗2. 翻译句子。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 (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的价格加倍的高。但是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画着文彩。3. 海潮图 演习图 弄潮图 观潮图4. 揭示描写对象。总括全文,点明题旨。5. 而旗尾略不沾湿。6. 目的是为了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的精彩。 从“溢目”、“塞途”、“物价高”、“席地不容闲也”四个方面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