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3233677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_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只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1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将大量48Ca离子加速去轰击人造元素249Cf,从而制造出3颗新原子。每颗新原子的原子核包含118个质子和179个中子,下列有关该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7 B这是一种金属元素C118号元素最外层有8个电子 D这是一种主族元素答案:C解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确定,需要知道该元素的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等数据才能得到。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118号元素是

2、第七周期的0族元素,是非金属元素。2X、Y、Z是短周期的三种相邻元素,X与Y同主族,Y与Z同周期,已知三种元素族序数之和为16,原子序数之和为38,则X、Y、Z的元素符号为()ANa、K、CaBN、P、S CF、Cl、S DO、S、Cl答案:B解析:因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8,即质子数之和为38,则均为短周期元素。又因族序数之和为16,且X与Y同主族、Y与Z同周期,依1635余1(或1636差2),可推知X、Y属第A族,Z属第A族,因而X、Y、Z分别为N、P、S,故选B项。3根据离子方程式:XO6H=3X23H2O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2的电子式为XXB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A族CX

3、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 DX可能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分析出题给离子方程式中缺项为5X,X的最低负化合价为1,即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即X为卤族元素。卤素单质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共用一对电子,A错误;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A族,B错误;X不可能是氟,因为氟元素无正化合价,D错误。4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NH4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ABCD全部

4、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NH4H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H2O=H2NH3H2O,而NH3H2O易分解为NH3和H2O,因此正确,错误。5现有如下各说法: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正确 B都不正确C正确,其他不正确 D仅不正确答案:B解析:水中存在分子内H、O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的H、O原子也有相互作用。有化学键只指分子内

5、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故叙述不正确。离子键不是存在于任何金属和非金属微粒间,只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才可形成离子键。故叙述不正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但HCl中存在共价键而非离子键。故不正确。在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存相互作用,但不单指吸引力还有相互排斥力。故叙述也不正确。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其电子层数的3倍还多。下列关于表中六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单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BX、Y、Z三种元素中Y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半径最大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A元素DA单质通入NaZ溶液中,根据反应现象

6、可证明A、Z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A为第二周期元素,又因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其电子层数的3倍还多,得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A为氟元素。X元素为氧,O2不能燃烧,只能助燃,A项错误;X、Y、Z三种元素分别为O、S、Cl,它们形成的单核阴离子中S2的半径最大,B项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Z(Cl)元素,C项错误;F2与NaCl溶液反应时,F2与H2O反应,不能与NaCl反应生成Cl2,D项错误。7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A族,甲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

7、子半径:丁丙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答案:D解析: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故气态化合物为NH3,甲为H,乙为N,短周期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且丁的原子序数最大,故丁只能为Al,丙与H同主族,且原子序数大于N小于Al,丙为Na,由此知A项错误;B项应为丙丁;C项中钠的氧化物为离子化合物;D项,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两两能够反应。8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暨会议于2009年6月3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海外展商有包括美国、法国的23个国家和地区。

8、大会的主题是“节能减排,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主题的是()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答案:C解析:化石燃料(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所以应尽量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而不能只专注于产量,故B正确,C错误,D正确。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品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向,A正确

9、。9.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酸式盐的反应很难直接测其反应热。已知常温常压下,将22 g CO2通入75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O2(g)+NaOH(aq)NaHCO3(aq)H=-(2y-x) kJmol-1B.CO2(g)+NaOH(aq)NaHCO3(aq)H=-(2x-y) kJmol-1C.CO2(g)+NaOH(aq)NaHCO3(aq)H=-(4x-y) k

10、Jmol-1D.2CO2(g)+2NaOH(l)2NaHCO3(l)H=-(8x-2y) kJmol-1答案:C解析:0.5molCO2与0.75molNaOH反应,CO2过量,故反应生成0.25molNa2CO3和0.25molNaHCO3,放出xkJ的热量,若生成1molNa2CO3和1molNaHCO3应放出4xkJ的热量。1molCO2通入2molNaOH溶液中恰好生成1molNa2CO3,放出ykJ的热量,由盖斯定律可得:CO2和NaOH生成1molNaHCO3时放出热量为(4x-y)kJ,D项中标错了物质的状态。10将金属A和金属B分别放入稀H2SO4中有氢气生成。若将金属A和金属

11、B相连后投入稀H2SO4中发现A被腐蚀;B未被腐蚀。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ABB还原性BAC在后者装置中金属A发生还原反应,金属B发生氧化反应D金属B的表面有明显气泡产生,金属A表面无明显现象答案:A解析:A和B活性不同,插入稀H2SO4中构成原电池,A腐蚀,说明A是负极比B活泼,还原性AB,A极发生氧化反应,B金属棒中H发生还原反应,有气泡产生,金属A体积逐渐减少。1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并把实验情况记录于框内。你认为框内叙述合理的是()锌为正极,铜为负极电解质溶液的pH不变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铜极上有气泡产生锌极上仍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ABC

12、D答案:B解析: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Zn为负极,Cu为正极;因为放出氢气,所以电解质溶液的pH升高;H可以在Zn极上得到没有转移走的电子,而放出氢气。12N2(g)3H2(g)2NH3(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叙述表示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N2、H2、NH3的浓度比为132的状态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C当有1 mol NN键断裂时,有3 mol HH键形成D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2的同时,消耗3a mol的H2的状态答案:C解析:A中,N2、H2、NH3的浓度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不能确定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因为无法以v正v逆进行判断。B中,因容器的体积不变,而混

13、合气体的总质量不改变,则无论平衡与否,混合气体的密度均不变化。C中,当有1 mol NN键断裂时,相当于消耗3 mol H2,与有3 mol HH键形成符合v正(H2)v逆(H2),故处于化学平衡状态。D中,消耗a mol N2的同时消耗3a mol H2是同向的,不管平衡与否,只要N2和H2反应就一定符合该比例。1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O2,加入MnO2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C2SO2O22SO3反应中,SO2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D 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CO2,用碳酸钙粉末比块状

14、反应要快答案:B解析:在金属钠与足量水的反应中,再增加水的量不能加快反应速率,故B项不正确;A使用MnO2作催化剂可加快H2O2的分解,A正确;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SO2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C正确;D中使用CaCO3粉末增大了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14以下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D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答案:BD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牛油是纯净物,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B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硬化油C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反应液使石蕊试纸变蓝D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答案:D解析: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构成油脂的是高级脂肪酸而不是高级醇,A选项不正确;液态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通常是植物油)催化加氢可制得硬化油(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牛油是动物油,通常呈固态,不存在催化加氢的问题,B选项错误;皂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且碱是过量的,所以在反应前后反应液始终是碱性的,因此反应液使石蕊试纸变蓝,并不能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C选项不正确;油脂不溶于水,所以反应过程中只要有油脂存在,反应液静置后就会分层,当皂化反应基本完成后,高级脂肪酸的钠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生物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