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行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32289075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行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行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行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行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滨州行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行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行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行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用0.5mm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为新疆锡伯族特有的结绳记事方式的家谱“喜利妈妈”。家谱的制度

2、渊源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礼乐制 D.郡县制2.据管子乘马篇记载,战国时期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使之重视农时,不忘农功,勤勉不倦。这一做法A阻碍了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B缓和了土地兼并的紧张局面C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确立了自耕小农的主导地位3.汉武帝时期,建立平准制度;规定由大司农设立平准官于京师,“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这一制度的推行A抑制了商贾势力膨账 B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C扩大了商品交换范围 D减轻了百姓赋税负担4.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天下豪桀兼并之家,乱众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汉武帝从其议。该建议A.完善了地方行

3、政建制 B.缓和了郡国与朝廷的矛盾C.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倚重于富豪家族维系政权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中国古代牛耕技术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内容出处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粮蚕食,上乘倍战者,裂上国之地,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史记赵世家“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汉书,食货志(王景)迁庐江(位于安徽)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A春秋时期秦国出现牛耕 B战国时期关中地区普及牛耕C西汉时期政府推广牛耕 D东汉时期牛耕存在地域差异6. 钱穆说:“隋

4、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科举制的实行A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B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公平选拔人才7唐朝中期两税法实行之前因为赋敛不时,关中地区的农民只有出卖部分农产品,买回部分交纳赋税所需的农产品。这说明当时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密切 B农民出售剩余劳动产品C农民的部分农副产品成为商品 D农民出售粮食的现象比较普遍8考古发现北宋随葬品出土成组的铁质农具较多,如犁、楼把、锄、镰等;据史书记载,北宋农民很注意积肥和施肥,认为“用粪如用药”,同时,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这反

5、映出宋代A农业生产工具出现革新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土地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 D粮食作物增产幅度较大9据宋初太平寰字记所载户数,大致秦淮以南户数已占到全国59.1%,以北仅有40.9%.以十万户以上州府论,北方二南方三;以五万至十万户州府论,北方五南方十七。这说明宋初A南北方经济均得到迅速发展 B南方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沉重C南北方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D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已经形成10.下表描述的是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据此可知,这一做法制有利于第一步长官提前拟定所议之事第二步各级官员同堂集体议事第三步长官综合所议进行决断第四步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 C减少决策

6、失误 D削弱丞相权力11明朝以来人有恒产,多奢少俭”,清朝以后“今则家无担石者十居其五,而饮食服饰竞以侈靡相尚”。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A社会生活商业资本日益活跃 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C奢侈消费盛行浪费社会财富 D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趋普遍12明清时期,苏州百姓尽力于农业生产,但在农业生产之外,男女仍然还要做其他工作,有的织布,有的在矿山上采石也有做木工或瓷器工作的。据此可知,当时农民的经济活动A积极发展家庭手工业 B体现了耕织分离倾向C开始走向商品化生产 D冲击了重农抑商观念13.清时,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拥有“风闻言事”(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之权,并且规定“即所奏涉虚,亦不坐

7、罪;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这说明当时A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B朝廷重视言路通畅C监察制度完备高效 D官员腐败现象严重14.历史学家唐德刚说过,中国“战前千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也正是这场战争让国人开始逐渐清醒原来世界上不止我大清帝国一个。这场战争使中国A独立发展的道路被中断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被迫向列强全境开放15下表是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生丝出口数量(单位:担)情况统计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18301833年1868年1870年代末年平均80005,70008,0000A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生丝出口 B生丝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强C种植区扩大促进生丝出口增加 D生

8、丝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16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提议电线铁路必应仿设,各海口必应添洋学格致书馆以造就人才。结果支持他的奕诉说“无人敢主持”,甚至出现了“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从此遂绝口不谈矣”的局面。这种情况说明A总理衙门反对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顽固势力仍很强大C西方科技实用价值未被认同 D民用工业规模受到制约17.“这一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这一文件A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主张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初步尝试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18.下面是中国近代某场政治运动提出的斗争

9、口号。这些口号体现了“不下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住天” “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挑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A鸦片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尖锐 B甲午战争时期群众救亡运动高涨C太平天国时期反清斗争激烈 D瓜分中国狂潮引发农民反帝斗争19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20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出现“男人剪辫子、女

10、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的局面。这些社会生活表明A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面临倒台 B传统价值观正统地位出现松动C民族危机冲击传统社会观念 D国人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观念21.据估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其有698家,资本总额3082万元工人总数27万人,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力元,人总费50万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家擅长企业经营 B民国初年经济法体系的建设C“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D民族工业产品国内市场的扩大22近代中国机制棉纺业的发展比较顺利,实得力于农村手织户给它提供的补充作用。面粉、针织、电器、日用化工等工

11、业,自国外引进后大都是先用手工上马或利用家庭散工制,俟扩展市场后,再实行机械化的大生产。这可以用来说明A传统手工业能为工业化所利用 B传统与现代化因素相互排斥C工业化必须建立在传统产业上 D机器大工业必然取代手工业23. 毛泽东曾撰文称:“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主要体现在A领导阶级的变化 B革命任务的变化C社会性质的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4.阅读下面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据此,该学校的创建是在名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地点:湖北武昌主办人:毛泽东及其他共产党人宗旨:培养农民干部,推动农民运动意义:一度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大本营A国民

12、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5.过春节贴门神是中国人的习俗。右图为著名艺术教育家彦涵在某一时期创作的一幅门神图。该图A.反映了北伐战争得到民众的拥护B.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基本史实C.宣传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D.有利于激励民众抗战的决心26.观察下面的革命形势图,其中斜线阴影部分指 A.工农红军根据地 B.国统区 C.敌后抗日根据地D.沦陷区27. 毛泽东在新中国初期对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一文进行了部分修改,此次修改原文修改英美苏三大民主国一直是团结的。他们之间,过去存在过,将来还可能发生某些争议,但是团结终究是统治一切的。“直接删除这段文字”英美中法四大国及其他法西斯同盟国的人民的伟大努力,使打倒法西斯成为可能。“苏联人民加上其他法西斯同盟国的人民的伟大努力,打到法西斯成为可能。”A.旨在强调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性 B.反映出中国要依靠苏联重建联合政府C.反映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 D.折射出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立场28.1948年,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中倡议:“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倡议的目的是A.为重庆谈判制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B.团结各阶层积极筹建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