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同步培优:5.7 分数巧求和 北师大版 (1)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2278412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同步培优:5.7 分数巧求和 北师大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同步培优:5.7 分数巧求和 北师大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同步培优:5.7 分数巧求和 北师大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同步培优:5.7 分数巧求和 北师大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同步培优:5.7 分数巧求和 北师大版 (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同步培优:5.7 分数巧求和 北师大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同步培优:5.7 分数巧求和 北师大版 (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分数巧求和 学习目标:1、 使学生够熟练掌握应用裂项法给分数求和。 2、 让学生能够准确辨认出这类问题(应用裂项法求和)的形式,即什么时候用。 3、 掌握如何拆项,能判断所处题目的运用的形式,并用其对应的方法进行解答,即怎么用。教学重点:经历裂项的探究过程,观察裂项的规律。教学难点:能判断所处题目的运用的形式,并用其对应的方法进行解答。教学过程:一、情景体验1、创设情境 师展示图片讲故事:同学们听说过阿凡提吗?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有一天,阿凡提骑着自己的小毛驴来到田边。他四处欣赏着美丽的田园风光。突然,听到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两位给地主巴依老爷干活的佃农。阿凡提忙问:“两位朋友有什么

2、事吗?”其中一位农民说:“阿凡提,我们遇到一个难题,想来请教你。”然后这位农民就把这个难题的由来讲了一遍。原来,这两位农民被地主巴依老爷雇佣干活,眼看到发工钱的时候了,地主却打起了坏主意。他和账房先生一计算,要给这两位农民各20块银元。地主心里非常不乐意,仿佛拿走他的钱就像割他的肉一样。于是和老婆一起想出了个主意,要两个农民明天早晨割亩麦子,一点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明早八点之前,巴依老爷要亲自检查。如果严格按要求完成了任务,就发工钱,而且还给回家的路费。如果完不成任务,工钱就一分不给。两位农民没有上过学,自然不知道亩麦子到底是多少,正在发愁的时候,正好碰见了阿凡提,才有了开头那一幕。阿凡提听

3、完,笑了笑说:“两位朋友不用担心,你们只要按我说的去办,保证能拿到工钱,而且还能赚取路费。”阿凡提讲完,把两位农民叫到眼前,悄悄地把解难题的办法告诉了两位农民。两位农民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对阿凡提千恩万谢。第二天早晨,巴依老爷和老婆一起来到地里检查两位农民任务完成的情况。巴依老爷以为两位农民这次肯定一分钱都拿不到,所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可是走到地边却发现麦子正好割了亩。两位农民说:“老爷,你的任务我们已经按时完成了,你也该给我们工钱了吧!”巴依老爷没办法,只得叫账房先生给了农民工钱。同学们,你知道有什么简便方法计算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一类算式的简便方法。板书课题:分数巧求和2、 思维探

4、索(建立知识模型)展示例1:例1:计算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做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况。(逐一相加)师:还有不同的做法吗?生:没有了。师:我们观察一下题中的数有什么特点?(提示学生分别观察分子分母)生:分子为1,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相乘。师: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分数如改写成两个分数?(提示:把分子1改写成3-2)生:。师:依次类推,其他分数都能拆成这样的形式?生改写其他项。师:我们按照刚刚的结论把题目改写后,你能发现什么?生:一个分数可以拆成两个分数的差,中间的都可以抵消掉。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算理和计算过程,师评价。师:很好,这里我们发现,拆项后,前一个分数的第二项和后一个分数的第一

5、项是可以抵消的。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拆数呢?(引导学生了解特点)生:分子为1,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相乘。师:那我们就来用公式总结一下。学生尝试小结小结:公式1 展示例2:例2:计算师:你能发现它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吗?生:分母两个因数不是连续自然数。师:同学们,拿到这道题你们该如何思考呢?生:裂项变成,然后中间抵消掉。师:那同学们观察一下,与是不是相等的呢?生:不相等。师:为什么呢?(再次利用公式,引导孩子们,裂项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生:分子为1,分母中相乘两个因数要是连续数才能成立。师:这里我们观察到相乘的两个分母差是3,所以要怎么样?生:乘以。师:非常好,大家能自己做出来吗?指名演板,

6、师评价小结。小结:公式2 三、思维拓展(知识模型拓展)展示例3:例3:计算 师:这种题目我们该怎么做呢?它和我们上面的例题一样吗?生:(各抒己见)不一样,分母不是2个连续数相乘的形式。师:有同学已经想到了,这一题是例题1的变型。师: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怎么样运用刚才的方法解决呢?生:把分母写成2个连续数相乘的形式。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会基本的裂项方法。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完成例题3。生独立完成,师评价小结展示例4:例4:计算 师:例4和之前的例题有什么区别?还能用之前的裂项法吗?生:例4中出现带分数,不能直接裂项。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需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吗?引导学生发现分数部分符合裂项

7、的条件。生:我们可以把把整数部分相加,分数部分相加,分数部分可以用裂项法计算。师:我们把分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分别相加再看看算式中各部分的数有什么特点?生:整数部分是首项为1,末项为17,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分数部分和例3类似。师:那大家能否自己完成这道题呢?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评价小结。小结:分组法:把带分数分成整数和分数,整数部分相加,分数部分相加。展示例5:例5:计算 师:观察算式,跟我们前面的例题有什么不一样?生:分子为2,分母相乘的2个因数也相差2。师:我们能直接用裂项法吗?如果可以裂项?(提示学生2=5-3)生:师:其他部分大家能都改写成这种形式吗?你能发现什么呢?生:当分母相乘的2

8、个因数的差等于分子也可以直接裂项。师:说得很好!你们就用这种方式求出结果。生自主完成,师评价小结小结:公式3 四、融汇贯通(知识模型的运用)展示例6:例6:计算 师:大家观察例6和我们之前哪个例题比较类似?是用什么方法解决呢?生:跟例4类似,把整数和分数分开计算。师:大家尝试自己完成,看看是不是跟例4一样呢?学生尝试完成发现问题。生:分数部分分子为2,分母中两个因数相差3。师:能直接用裂项法吗?(不能) 我们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能用裂项法的形式呢?(提示分子变为1)生:我们把分子里的2作为公因数提出来,分子就为1了,再根据裂项公式2就可以解决了。师:很好,接下来大家自己完成这道题。生自主完成,师

9、评价小结展示例7:例7:在下面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自然数,使等号成立:师:要把拆成2个分子为1的分数怎么做呢?(让学生尝试)生:表示12份中的一份,所以我们可以把分子扩大后写成2个数相加的形式,如 师:这个方法的确可以解决我们这个问题,但这个方法是不是很好用呢?生:不是,因为到底要扩大几倍我们不是很确定,要尝试,而且如果如(2)题要分成3个数就更麻烦。师:那么我们一起来观察总结一下扩大的倍数要满足什么条件?引导学生发现扩大的倍数要分成2个数的和,并且这两个数都要与后来的分母约分成1,即都是分母的因数。师:所以我们在扩大倍数时,直接扩大分母两个因数之和的倍数就可以了,大家能不能尝试把(1)题所有的可能性列出来。引导学生先找出12 的所有因数:1.2.3.4.6.12 .师:第(2)题要求分成三个数怎么办呢?生:就将分子分母扩大三个分母因数之和。师:大家能把(2)题所有的可能性列出来吗?生自主完成,师评价小结小结:将分数分拆成若干分子为1的分数之和1. 找出分母n的所有的因数;(找因数) 2.将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同时乘以其中若干个因数之和;(扩分)3.将所得分数拆成同分母的两个分数之和,使两个因数恰好是两个分数的分子;(拆分) 4.将各个分数分别约分,使分子为1,即变成单位分数。(约分)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