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异常现象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7368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异常现象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异常现象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异常现象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异常现象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异常现象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异常现象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异常现象模拟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 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背诵默写古诗词,并引导学以致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难点:体会书写的美感,并提示在写作中可以通过引用诗句增加文采。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这五首古诗词都是名篇,具有丰沛的情感且都有流传千古的名句。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叹;望岳中“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慷慨;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以及己亥杂诗中“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都值得在教学中去引导学

2、生细致品读。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诵读法、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直接导入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的国度,历代优美的诗词是文学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这些诗词精品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饱含作者深挚的情感,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今天就来品读五首精美的古诗。(二)知识预览1作者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

3、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2写作背景陈子昂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在政治上拥护武则天。他在二十九岁时曾向武则天上书答制问事八条,主张轻刑罚、用贤才、纳谏士、赏功勇、减徭役,提出了许多符合百姓愿望的主张。但武则天当时忙于称帝改制,有自己一套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重视陈子昂这个文学小臣的意见,反嫌他上疏议政太过多事,罢了他的职。几年之后陈子昂重新出仕,又因曾随左仆射乔知之北征并结为密友,牵连进乔知之一案,陷于狱中。出狱后在洛阳任右拾遗(拾遗:以

4、谏为职的官员称作谏官,又形象地被称作言官,但言官亦指监察官员。类似于谏议大夫、补阙、正言、司谏之类的官员,专挑皇帝的毛病)。 当时东北边境上住着契丹人,虽然势力并不强大,却是潜在威胁。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镇守东北的松藩总督李尽忠背叛朝廷,企图割据,契丹人便乘机举兵南侵,连陷幽、冀、营三州。武则天选派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草包军事统帅武攸宜领兵北伐,陈子昂也随军北上,任参知军事。但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才一接敌,便大败亏输,先锋王孝杰全军覆灭。陈子昂屡献破敌策略,武攸宜概不理睬。而敌人来势汹汹,不容坐视;陈子昂便请分军万人为前锋,以阻敌势。武攸宜这次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降职处

5、分。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子昂偶尔登上了幽州台,放眼河山,极目苍莽,便有了纵临千载、旷视四海的无穷感慨。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课文学习(一)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2字词学习。3朗读指导。(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不平之气;后两节各增加了一个虚字,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反复诵读,以致成诵)(二)理解研读1鉴赏诗歌。(1)前两句: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

6、昭王和郭隗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2)后两句: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2“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3“独”有什么作用?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

7、独和悲愤。4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旨,体会诗人的情感。(三)品味鉴赏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呢?(全班交流讨论,老师给出指导)1景中藏情藏于情中的“景”是一种“虚景”,它来自诗人的情思,但它反过来又进行负载和寄托。诗人的直抒之情、“虚景”所载之情与景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种孤寂、幽深、寥廓的意境。2沉郁悲壮诗人旷视四野,思接千载,把悠悠之天地、古今之贤人统笼于笔下,然后直抒胸臆,径吐块垒。哀而不伤,悲中有壮。3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前两句五字三顿,音节比较急促,

8、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六字四顿,音节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喟然长叹的情景。 望岳一、新课导入(一)知识预览1作者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和“诗仙”李白并称为盛唐最伟大的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现存诗1450多首,文赋28篇。杜诗名句俯拾皆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9、”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写作背景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二、课文学习(一)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划分朗读节奏,反复诵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既生动地描绘了泰山巍峨的雄姿和壮阔的景象,更

10、突出地表现了青年诗人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二)理解研读1诗句解读(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

11、,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设计意图细品诗句,感受字里行间的意蕴,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2学生朗读诗歌,体悟诗中之情。诗人热情地赞美了

12、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这首诗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要有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要有藐视一切的英雄气概。(二)品味鉴赏望岳是一首古体诗,平仄、韵律比较自由。看起来诗句整齐,但不是律诗。古体诗中也常有对偶句。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三、课堂小结有关“泰山”的诗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晋谢道韫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晋陆机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元贾鲁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重如泰山老泰

13、山泰山北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板书设计登幽州台歌古人、来者 时间概念见 空间概念前、后 时空概念望 岳首联 远望颔联 近望 颈联 细望尾联 极望20 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背诵默写古诗词,并引导学以致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难点:体会书写的美感,并提示在写作中可以通过引用诗句增加文采。 教学过程登飞来峰一、新课导入(一)复习导入复习背诵登幽州台歌和望岳两首诗。(二)知识预览1作者简介王安石(

14、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王安石文学成就颇高,影响甚巨。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有临川集。2写作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课文学习(一)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给诗歌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