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7273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第2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0 通过案例学习回归分析案例1 中国宏观消费分析(file:china)摘自经济蓝皮书200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和经济计量分析第1章案例。按照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按支出法计算)是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的净出口之和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占绝大多数。其中最终消费又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类。而居民消费又可分为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在这种核算体系下,居民消费包括居民个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用等物质消费以及在文化生活服务性支出中属于物质产品的消费。政府消费包括国家机关、国防、治安、文教、卫生、科研事业单

2、位,经济建设部门的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非生产机构使用的燃料、电力、办公用品、图书、设备等物质消费。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总额的比例关系,即旧核算体系下国民收入中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比例关系。如果这一比例关系发生严重失调,最终会成为制约经济正常运行的严重障碍。下面分析中国的消费问题。为消除物价变动因素以及异方差的影响,以下分析所用的数据均为不变价格数据(1952 = 1)以及分别取自然对数后的数据。图2.1给出不变价格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曲线,图2.2给出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的年增长率曲线。 图2.1 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不变价格)曲线 图2.2 国内生产总值

3、与消费年增长率曲线由图2.1、2.2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的增长都很快。国内生产总值曲线的波动幅度相比较大。消费曲线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这与宏观消费行为具有“惯性”有关。它既不可能随时间突然大幅增加,也不可能随时间突然大幅减少。1952-19781979-2002平均增长率年增长率的标准差平均增长率年增长率的标准差GDP5.76%0.109.15%0.044消费4.79%0.059.18%0.0401952-1978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5.76%。1978-2002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15%。后一时期是前一时期的1.6倍(不变价格)。在后一时期里,经济增长速度如此之高,持续时间如此之

4、长,发展趋势如此之稳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图2.3 年消费率曲线(1952-2002) 图2.4 居民消费与总消费比的变化曲线(1952-2002)图2.5 宏观消费比率与居民消费比率曲线(1952-2002)下面分析消费率(消费额 / 国内生产总值,1952-2002)序列的变化。见图2.3,总的来说变化幅度较大。(1)从趋势看,中国宏观消费比率值的变化是逐年下降。消费比率数据对时间t(1952 =1)的回归结果如下:ratio = 0.7581 0.0036t (62.9) (-8.8) R2 = 0.61 (1952-2002)51年间消费比率值平均每年减少0.0036

5、。表2.1 中国消费比率数据的特征数特征数名称消费比率的特征数(19521978)消费比率的特征数(19792002)均值0.70570.6206标准差0.06560.0324极大值0.83790.6751极小值0.56600.5749变异系数0.09300.0522样本容量2724注:(1)消费比率 = 中国宏观消费 / GDP。 (2)19521999年消费和GDP数据摘自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2年消费和GDP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 (3)消费比率数据的特征数用消费比率数据计算。(2)以1978年为界,改革开放之前(194

6、9(1978)消费比率曲线波动大,改革开放之后(1979(2002)消费比率曲线波动小(见图2.5和表2.1)。1952(1978年宏观消费比率值的均值是0.7057,标准差是0.0656。1979-2002年宏观消费比值的均值是0.6206。标准差是0.0324。改革开放以后宏观消费比率值平均比改革开放前下降0.085。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比率的均值减小,标准差减小。改革开放之后标准差减小说明宏观消费比率值的波动在减小,中央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逐步在提高。(3)宏观消费比率的最小值是0.5660,最大值是0.8379。都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经济困难时期。最小值0.5660发

7、生在1959年是由于基本建设投资的极度扩张造成的(1958和1959年基本建设投资的年增长率分别是87.7%和30.0%)。最大值是0.8379发生在1962年是由于执行经济调整政策,首先解决人民生活所致。(4)中国宏观消费比率值自1993年起跌破0.60大关。1995年达到最低点0.575。近10年来,宏观消费比率值基本上在0.60以下徘徊,平均值是0.5876。在中央政府努力扩大消费的政策下虽然宏观消费比率值在1999和2000年回升至0.60以上,但2001和2002年又跌落到0.60以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宏观消费绝对值的减少。相反,宏观消费总量一直在快速提高。因为固定资产投资以更快

8、的速度增长,所以导致宏观消费比率值偏低。(5)图2.4给出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率曲线。该比值从0.91直线下降至0.76。这一方面反映出政府消费越削越增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率变得越小。中国宏观消费比率的国际比较。共选择6个工业发达国家和4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GDP和宏观消费数据经计算后,与中国进行宏观消费比率的对比。6个工业发达国家是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GDP和消费均为年度数据,德国由于数据不全未选)。4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菲律宾、墨西哥、香港(GDP和消费均为季节数据)和韩国(GDP和消费为年度数据)。上述10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消费比率曲线与中国宏观消

9、费比率曲线的对比分别见图2.6和图2.7。11个国家和地区宏观消费比数据的5个特征数见表2。结合图6.7和图6.8以及表6.2,分析如下:图2.6 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与中国的消费比率曲线比较图2.7 墨西哥、香港、菲律宾、韩国与中国大陆的消费比率曲线比较(1)在这11个国家和地区中,无论是和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宏观消费比率都是最低的。(2)年平均消费比率在0.7以上的国家按消费比率值大小顺序排列是英国、菲律宾、美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墨西哥(见表2.2中第一栏)。年平均消费比率在0.60.7之间的国家是日本、香港、韩国和中国(见表2.2中第二栏)

10、。显然,这种差别与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前7个国家都是具有西方文化色彩的国家;而后4个国家都是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国家。(3)从消费比率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看,排除菲律宾、墨西哥和香港(这3个国家的数据为季节数据,他们的方差与其他国家无可比性),中国和韩国是消费比率值变化最大的国家。中国消费比率标准差是变化最小的法国和意大利的3倍多。在消费比率低于0.7的国家与地区中,日本和韩国的消费比率曲线是先降后升;香港呈震荡变化特征;而中国则是呈逐年下降趋势。表2.2 加拿大、中国等11个国家与地区宏观消费比数据的特征值比较国别均值标准差极大值极小值变异系数样本容量英国 (19802002,年度数据)0

11、.83110.01540.86060.80510.018523菲律宾(19822002,月度数据)0.8259(0.0499)0.92030.6829(0.0604)88美国 (19802002,年度数据)0.82130.01400.85440.78840.017023法国 (19802002,年度数据)0.79050.01060.80740.77340.013423意大利(19802002,年度数据)0.77480.01030.79310.75120.013323加拿大(19802002,年度数据)0.77440.02430.82790.73840.031423墨西哥(19822002,月度

12、数据)0.7709(0.0446)0.85160.6487(0.0579)88日本 (19802002,年度数据)0.69400.02410.75010.66000.034723香港 (19802002,月度数据)0.6708(0.0339)0.77800.5874(0.0505)92韩国 (19802002,年度数据)0.66650.04200.75130.59760.063023中国 (19802002,年度数据)0.61970.03280.67510.57490.052923注:(1)香港、菲律宾和墨西哥宏观消费和GDP数据未经季节调整。 (2)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的G

13、DP和消费数据摘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网站:/.imf.org)。菲律宾、墨西哥、韩国和香港的GDP和消费数据摘自经合组织数据库(网站:/.oecd.org)。消费比率数据是作者自己计算的。 (3)括号中的特征数不参与比较(这些特征数来自于月度数据,无可比性)。(4)中国的消费比率值为什么呈一路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02年是13.1%)多年来远远高于消费的增长率(2002年是5.8%),从而导致消费比率值连年下滑。(5)中国目前的宏观消费比率这样低好不好?从长期看不好,应该改变消费与GDP之间的这种低比例关系。原因有四。宏观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是维持经济高增长的两个

14、最重要因素。在经济高增长条件下,消费比率偏低是靠连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率维持的。而连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率必然带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瓶颈现象。中国近年来之所以没有出现像大跃进时期的物力和财力的瓶颈现象,主要是依靠外国直接投资和借外债支撑的。但长期借外债后,还款将成为一个沉重负担,同时经济长期超高速发展,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将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些因素制约固定资产投资的超高速增长将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突出。若没有一个合理的消费比率做支撑,高投资比率将得不到延续,最终导致产品相对过剩和积压,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提高消费比率,维持消费的高增长同样能带来经济的高增长。因为提高消费比率主要刺激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可以扩大劳动力的就业。为人民政府解决待业问题减轻压力。目前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以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