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218174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第一讲:概述一、中国当代文学的界碑我们把年月日在北平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作为划分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界碑。二、本课的研究宗旨本课探讨的是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年的时间跨度中,当代中国(大陆)一些前沿性的思想、文化和文学问题,其目的是对当代人文思想的变迁及其影响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一种思想史的描述轮廓。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近年来人文思想界发生的重要社会政治文化思潮和思想事件; 、这些重要的思潮所涉及的重要的思想及文化渊源; 、这些重要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思潮怎样影响了当代文学史的进程和作家的创作,重点以现实中发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基本切入点; 、对这些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料进行

2、梳理与评价。三、本课的特色、首先,在教学体例上,由传统的以“文学史”为重点的讲述方式转变为以“问题带动历史进程及文学知识”的“讲座”方式。、其次,在具体教学体系和思路上,尝试着从纯文学研究中走出去,做一种跨学科的连接,即把文学放在一种大文化的视野当中去考察。让学生不仅要了解具体的文学现象、文学史的进程、重要的作家作品,更要了解产生这些文学现象的历史、哲学、思想史等领域的相关问题。(1)跨学科的连接。(2)把文学放到“文化”的视域中去考察。(3)注重文化的“思想价值观”方面。 四、教学体例及篇目 第一讲:概述 第二讲:新中国文艺方针的制定及其指导下的文学创作 第三讲:党的文艺政策的全面“左”倾与

3、“文革”前后的文学创作 第四讲: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潮及其话语变奏 第五讲:“现代主义思潮”的涌起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第六讲:“传统文化热”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第七讲:90年代卷入市场以后的文学流变 第八讲:90年代新“左”与“自由主义”之争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九讲:庶民的狂欢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文学 第十讲:“娱乐至死”消费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指定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洪子诚主编)参考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它必读书目(单表)第二讲:新中国文艺方针的制定及其指导下的文学创作第一章:新中国文艺方针的制定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及其确立

4、的新中国的文艺思想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2、两支文艺大军的汇合3、确立了广泛团结的政策二、文代会所确立的文艺思想的历史溯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及其在中国当代文学上座标性的意义1、“讲话”产生的历史背景延安整风2、“讲话”的基本理论(1)文艺工具论“我们今天开的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2)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3)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问题“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

5、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仅在这一点。”(4)普及与提高的问题3、“讲话”精神规范之下的文艺政策(1)“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对人民,对无产阶级、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是应该歌颂而且必须歌颂;对敌人是应该暴露也只能暴露。(2)表现方式的问题在文风上不要隐晦曲折,不要采取鲁迅式的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攻击和嘲笑革命人民和革命政党。4、对“讲话”的反思思考题一:你认为讲话的精神对当今社会仍有指导性的意义吗?如果有,有哪些?如果没有,为什么?第二章:党的文艺方针的思想资源一、中国文艺传统中“文以载道”观的影响二

6、、近代暨“五四”以来救亡文学的余脉、支撑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的精神和伦理道德支柱的崩塌。所谓转型时代是指甲午到“五四”大约年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两种思想危机开始涌现。这内外交织的民族危机变成知识分子迫切的关怀:他们急需一套思想和信仰来作为共识和共信的基础,以认识方向,团结意志。、救亡意识终于压倒启蒙思想成为“五四”以来知识分子最迫切的中心命题。三、建立一种既有别于传统封建文化又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新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构想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并在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既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世界观,又不同于封建价值观的新的无产阶级的意

7、识形态和文化。思考题二:如何看待“五四”的思想价值?第三章:新的文艺方针规范下的作家与创作一、“昔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作家丁玲的“向左转”1、带刺的野百合花延安初期的丁玲 三八节有感 在医院中 我在霞村的日子2、今日武将军蜕变后的丁玲 牵涉进王实味事件后巨大的思想触动 党的文艺政策的积极实践者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1、表现51年9月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小说洗澡2、胡风事件对知识分子的重创胡风的文艺思想“主观战斗精神”(1)到处是生活(2)精神奴役创伤说(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三、“赵树理”方向新中国文艺树立的活标准1.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延安边区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1)

8、与农民有着最密切最深刻的精神联系,从思想气质到生活习惯都是彻底的农民化的(2)首先是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没有走出过边区,主人公是农民(3)虽然也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但与西方文学处于相对隔绝状态,造成了文化修养不足而带来的思想视野相对狭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活“评书体”文学作品大众化赵树理完满的实现了解放区文学新中国文艺的好榜样”赵树理作品的大众化并不是改造而来,一直贯彻着“为农民服务”的精神,是与“讲话”精神天然的契合,并无对“讲话”奉应之类。赵树理对农民的描写:体贴入微,真实。承续并超过,天然的情感。“他们只要一开口,我大概就能知道”也属于“问题”小说,写当时农村世界问题,

9、题材偏狭,他的创作主要是农民身上存在的落后的思想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家。锻炼锻炼农民落后的思想意识“小腿疼”&“吃不饱”两个妇女形象虽然农村进入社会化,但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是个漫长过程2.进口讲话精神的创作宗旨为农民服务论赵树理的创作(1)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的形象白描式的手法(2)反映农村中出现的新的矛盾和问题(3)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3.赵树理方向的现实意义(1)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坚持“我手写我口”从小处入手(2)表现农民的因循守旧的心理“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 马峰老二黑结婚(3)形式手法上的民族性四、50年代文学的基本题材与主题 1950.6.30中华

10、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表现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成为文学的基本题材和主题李准不能走那条路 (军事)战争、农村,历史三大题材,三根立柱支撑起中国现当代文学2.战争成为文学表现得又一主题战争题材的新探索陆翎洼地上的战初雪财主底儿女们 重在写人,写人的情感及精神世界 大量使用心理刻画,初称作行中国心理小说的第一人 初雪志愿军战士撤离老百姓 环境的 身临其境之感3.歌颂成为50年代最强的旋律 诗歌凡是能唱的鸟,全都在唱;凡是能开的花,全在开放。严阵“屠杀灵魂者,是最大的凶手”以闻捷为代表歌颂祖国,歌颂领袖,歌颂新生活,歌颂劳动的诗歌天山牧歌(集)苹果树下舞会结束以后种瓜姑娘叶莺飞去了随军转战天山南北,在

11、新疆生活了很长时间,基本主题是歌颂劳动表现当地男女青年的新的观念思想,很有生活气息和趣味,像小戏剧的片段将生活观和爱情观于生活中表现出来,大胆直露表达的爱情新鲜感脱离不出当时的模式规范,但仍能写出新意五、夹缝中的抗争与收获(一)“干预生活,写真实”的文学思潮影响下的小说创作1.“干预生活,写真实”56年下半年,针对文学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演示矛盾、粉饰生活的现象,我党提出了“双百方针”,掀起了文艺界的思想解放运动,于是“干预生活,写真实”的思潮应运而生。所谓“干预生活,写真实”是指生活中的矛盾永远是复杂而尖锐的,文艺创作不能回避表现这种复杂尖锐的斗争。“干预生活”,就是要研究生活,思索和解

12、释生活,勇敢的探索生活中的问题;“写真实”就是要正视生活中的阴暗面,并勇敢的把他们揭示出来。这一思潮的目的,是要加强文学创作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发挥创作对现实更大的影响力。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创作的思想深度大大加强,题材面也有所扩大,出现了一批批判官僚主义的作品和爱情题材的作品。特别是揭露党内生活的阴暗面。2.揭露党内生活阴暗面的作品发其先声者: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发集中于“是否真实”的争论刘宾雁在桥梁的工地上(报告文学体)李国文改选刘绍棠西苑草南丁科长耿龙祥明镜台3.题材面的扩大爱情题材的出现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丰村美丽阿章寒夜的离别邓友在悬崖上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二)边

13、缘化的诗人蔡其矫雾中汉水南渠川江号子蔡其矫长期成活在南方(福建),在他的诗中仍保持着对生活情感的敏感。他非常喜欢中国古典诗词,又深受惠特曼的影响。他坚持着自己的艺术良知,在“大合唱”中没有随波逐流,发出自己微弱却独特的声音。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致(南国柔媚的风光),十分个我化,与50年代整个诗歌风貌相离。早期很关注自己的心理世界。人道主义精神贯穿了蔡其矫的诗,使他的诗“取材和主题偏离了具体的社会政治,但却在对人的关怀这样一个更大的范畴上表现他无法摆脱无法忘怀的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中国当代新诗史在当时一片矫情虚饰的诗风中,以其严峻的真实成为一个沉重年代的情态和呼声的概括。 聂华苓(三)新中国戏剧

14、舞台的巨大收获老舍茶馆1、文艺界的劳动模范老舍的生平及在新中国的创作2、曲折的创作过程和三起三落的舞台命运3、茶馆的艺术成就老舍以小说开始文学创作。50年代,他自感到“有许多工作要做”,感到形式的压迫,觉得政治生活越发充裕,于是转而开始进行话剧创作。老舍认为话剧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当时的政治社会生活。从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中,老舍共写了23个剧本,质量良莠不齐但是非常积极和富有激情的表现了他用文艺来支持政治发展的决心和干劲。老舍曾与曹禺一同去美国当访问学者,期间写下四世同堂,是一部站在文化高度揭露国民性的作品。回国后其风格骤变,西方人说他“成为了共产党的应声员”。第三讲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全面左倾与“文革”前后的文学创作第一章:年代初文艺在夹缝中的喘息与挣扎一、文艺界三次重要会议指导下些许宽松的文艺政策、新侨会议(年月)即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广州会议(年月)即全国话剧、歌剧创作座谈会。、大连会议(年月日日)即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二、处于调整状态中60年代初的文学创作状况(一)走入低潮的小说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