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化学--校本课程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32213314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化学--校本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我与化学--校本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我与化学--校本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我与化学--校本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我与化学--校本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与化学--校本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化学--校本课程(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与化学” 序言一课程开发理念1、课程理念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感悟新课程理念,认识到校本课程是国家将课程开发的部分权力下放给课程实施者教师,以体现课程开发的民主化和自主性。即打破国家课程大一统的局限性,给予学校教师一定的课程开发自主权,以体现现代教育的校本主体性。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任务、责任和化学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要勇敢地承担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任务。从系统观点来看,我们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我们要参与其中而不是游离在外,要积极主动地跟上新时代课程改革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步伐。2、政策导向我校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形成稳定的活动项目的基础上,实现“我与化

2、学”活动的课程化,通过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具有课程标准性质和功能的“我与化学”活动指南,并进一步形成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尝试开发可操作的多元评价方式。据此我们制定了本校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其中明确规定了各要素:(1)课程题目(或名称);(2)课程目标;(3)课程实施方案(包括课程内容和互动式问题设计);(4)课程评价;(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进一步开发课程的建议等六个方面,并指定了校本课程备课规范,已经在上学期开始实施。3、学科支持我校的化学课程开发根植于化学的学科特点和高中生“我与化学”活动积累的基础。化学与科学、

3、技术、社会、经济、环境、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重要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关系,这也决定了“我与化学”活动的永恒性、开放性、多样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活动将会不断深入到与以上诸方面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上去,这样更加衍生了“我与化学”活动的无限生成性。以这个活动资源为基础进行校本课程化开发,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二、课程开发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采用的主导性科学思想和方法是系统科学思维及其方法,如信息论和反馈控制等方法。我们的课程开发就在“活动积累生成开发反馈充实实施提升”的螺旋式上升中进行。三、课程开发的具体操作1、课程开发层面的工作(1)通过课程开发进一步推动本科组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掌握

4、课程改革理念,开发更加多元化、多途径的“我与化学”活动,积累更加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2)“我与化学”活动的校本课程化开发中设计课程目标、标准和编制动态式教材;(3)开发并建立“我与化学”活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4)化学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衔接以达到课程互补效应;(5)通过校本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培养,让学生增长实践能力,掌握科学方法,感受化学的科学价值、伦理价值和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未来决策能力等。2、课堂教学层面的工作(1)校本课程实施中以教学即时生成性为主要特征的互动式问题预设也很重要。方法是主要采用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课堂活动素材与课程的结合和生成情况,在课堂实施中进行互动探究

5、,课后立即进行整理并作好记录,然后分析、归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2)合理设计校本课程课堂结构。据目前我们的经验,一个校本课时应该以教师引导活动与师生互动(包括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以1:1为宜,即各占约20分钟。而方式则应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3)未来实践过程中将会不断生成未曾预料到的新问题,将在具体开发和实施中逐步解决。3、课程呈现形式在第一阶段,为了便于操作我们依然按年级进行开发。我们采取交叉分类法,为了便于编制教材,将高一校本课程主题定为“化学与生活”,这是基于高一学生正在学习必修课,在初高中衔接中他们还未能完全适应高中化学的特点。高二是“化学与人文”,是因为高二学生学完了必修课,正

6、在学习选修和等,由于学科能力的系统性建构及年龄和经验增长等因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适应性和基础,此时宜渗透适当的科学方法和人文素材,有利于形成科学人文素养。高三则是“化学与社会”,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是一个恰当的阶段。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缺乏化学与学生直接接触的具体现实社会的联系,在校本课程中适当加入这样的学材,还将起到对高中知识的融合作用,对学生高考备考亦有一定的好处。 碳酸饮料及塑料瓶的利用悬浮物天然水中凡是粒度大于200nm的杂质统称为悬浮物。悬浮物质在成品饮料中能沉淀出来,生成瓶底积垢物或絮状沉淀的蓬松性微粒;影响CO2的溶解,造成装瓶时喷液;有害微生物的存在不仅影响产品风味

7、,而且会导致产品变质。胶体物质大小为1200nm,具有两个很重要的特性:一是光线照射上去,被散射而成混浊的丁达尔现象;二是因吸附水中大量离子而带有电荷。无机胶体是由许多离子和分子聚集而成的有机胶体是一类分子质量很大的高分子物质 溶解物质 这类杂质的微粒在nm以下,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于水中。溶解物主要是溶解气体,溶解盐类和其它有机物。水的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硬脂酸钠(肥皂)+钙或镁离子硬脂酸钙或镁(沉淀物) 不同的国家水的硬度表示方法不同 法国度(0f ) 1L水中含有相当于10mg的CaCO3 德国度(0d) 1L水中含有相当于10mg的CaO(我国使用) 英国度( 0e

8、) 1L水中含有相当于14.28mg的CaCO3 美国度(mg/L) 1L水中含有相当于1mg的CaCO3 水的硬度通用单位为mmol/L,也可用德国度表示。其换算关系为1mmol/L=2.804德国度(0d) 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硬度小于8.5 (0d) 水的碱度:水的碱度指水中能与H+结合的OH-,CO32-和HCO3- 的含量,以mmol/L表示。 OH- 氢氧化物碱度 CO32-碳酸盐碱度 HCO3- 重碳酸盐碱度 当水的碱度过大时,同样会对饮料生产产生不良影响:和金属离子反应形成水垢,产生不良气味;和饮料中的有机酸反应,改变饮料的糖酸比和风味;造成饮料酸度下降,使微生物容易在饮料中生

9、存;生产果汁型碳酸饮料时,会与某些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沉淀等。 天然水中的总碱度同时与该水中的暂时硬度大小相符合。 总碱度大于总硬度时,说明水中存在OH 和 CO32- 属于碱性水。 总碱度小于总硬度时,说明水中存在钙镁离子的氯化物,属于非碱性水。 总碱度等于总硬度时,水中只含有Ca2+、Mg2+ 的碳酸盐。软塑料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学生丢弃的软饮料瓶,将它变废为宝。在化学实验创新教学中,作者具体应用软饮料瓶,进行某些有毒气体的性质检验(例如SO2)、完成喷泉实验、试剂添加装置等,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效果。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实验可操作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降低实验成本,减少实验

10、不安全因素,激发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键词:软塑料瓶;实验创新;可操作性为了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是为了给化学实验增加更多的可操作性,降低成本,以下我列举几个利用软塑料瓶完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一、某些有毒气体的性质检验学生学习的部分气体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利于教师将这些气体的性质检验引入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更不用说是学生的分组实验了。在化学学习中缺少了实验教学这一环节,其教学效果肯定将大大折扣。实际上只要教师设计合理得当,可以适当的解决这一矛盾。例如:二氧化硫性质的检验。二氧化硫的性质检验先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将其收集于一个软塑料瓶中。(

11、经本人实践结果可知,学生分组实验最佳效果的瓶子为100mL的“娃哈哈”的矿泉水瓶)利用针筒将20mL的水注入矿泉水瓶中,用胶布(最好为透明胶布)封好瓶塞上的针眼,震荡,可完成有关二氧化硫水溶性实验。用针筒将瓶中液体吸出备用。取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硫气体的水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完成二氧化硫水溶液的酸性检验。取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硫水溶液,将其逐滴滴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可观察到氢氧化钡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可能氢氧化钙溶液浓度太低,很难观察到以上现象)在配有塞子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配制的品红溶液,再在其中滴入制得的二氧化硫水溶液,盖上塞子稍加振荡,溶液褪色。将褪色后的溶液放入热水中,片刻

12、后又出现红色;将其取出放入冷水中,红色又慢慢褪去。以上处理的优势在于:1. 减少了有毒气体的泄露,为其它有毒气体的性质检验提供了一种可行模式。2.减少了实验仪器与实验操作的难度,使其可以引入课堂作为学生的分组实验。3.对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可做重复操作,让学生更加能够理解二氧化硫漂白性的不稳定性。4.该实验目前仅仅是基于必修1的难度要求,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加二氧化硫其它性质的检验。二、完成喷泉实验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

13、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该题目为2008年上海市高考第10题,实际上只要设计合理得当,可以设计出其它各种颜色,各种类型的喷泉实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凡在课堂上作过喷泉实验的老师,应该都对组装喷泉实验的整套装置比较厌烦,又是双孔橡皮塞(本身双孔就不太好打,而且还经常会漏气),又是铁架台、烧杯等一大堆实验仪器。如果改用塑料瓶,其课堂操作的可行性也大大改观,下面以氨气的喷泉实验为例。在收集满一塑料瓶干燥的氨气后,盖上塞子,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准备好另一个盛有水的配有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的塑料瓶。当在课堂上要实验时将两个塑料瓶连接起来,打开止水夹,将水挤压进去一小部分

14、,立即关闭止水夹,分开两个瓶子。此时盛有氨气的塑料瓶将立即变形。一段时间后,将盛水的塑料瓶塞子取下,在橡胶管一头更换上一根长玻璃管。将盛有氨气的塑料瓶提起倒立,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塑料瓶中,打开止水夹,即可看到喷泉。用塑料瓶代替烧瓶等仪器的优点在于:1.喷泉实验往往要求烧瓶干燥,而实验室资源有限,且加之准备实验往往一时抽调不出那么多干燥的烧瓶。软塑料瓶则不存在这个资源问题,只要平时注意收集即可。2.对药品的需求量较小,做喷泉的塑料瓶只要100mL的体积即可,下方的塑料瓶可取用大一些。对于一些往往较难清洗的药品,如使用烧瓶之类的,还要大量药品浸泡。而改用塑料瓶可以变废为宝,对于难清洗的只需用更换另

15、一个塑料瓶即可。3.利用塑料瓶体积上的变化,可以更加深学生对于喷泉实验原理的理解。4.实验仪器及操作都十分简单,带到课堂上的只有两个塑料瓶(配好塞子的),一根长导管即可。三、作为试剂添加装置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求添加液体试剂,一般可选用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等,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不太方便之处。软塑料瓶由于它的瓶身可以挤压,就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试剂添加模式,大大增加了实验的可操作性。1.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的实验将在烧杯中完成的实验,改用下列装置进行操作。将软塑料瓶中的水挤压一部分进入装有浓硫酸的锥形瓶中,可以听到“呲啦”的响声,并看到锥形瓶另一个玻璃管口出现大量水蒸气。这样的设计实验现象明显,也节省了药品,降低了实验的危险系数。2.固液不加热型的实验在中学化学学习中有很多固液不加热型制取气体的实验,但不论是用以下哪一种装置,要不就是会造成药品的浪费(如甲、乙),要不就是实验装置复杂(如丙),不利于实际操作。只要将其加入装置改成上述装置,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了。通过挤压塑料瓶就可以控制液体的用量。此外,我在实际教学中还利用过软塑料瓶来完成氢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