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2009)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182712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2009)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浅谈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2009)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浅谈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2009)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浅谈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2009)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浅谈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2009)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20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2009)(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宁夏银川灵武市农场学校 孙华摘要 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一、意味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实际就要求“几个方式”的转变,即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责做到教学方式必须转变,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课程实施的评价方式要发生转变。树立新的评价观念,运用新的评价方式为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来保驾护航。关键词 学会学习 评价方式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启动实验了近十年了,作为一线的一名数学教师就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谈一谈体会。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中最为明显的标志是课程的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基

2、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就说明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一、意味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实际就要求“几个方式”的转变,即教师教学方式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

3、转变,课程实施的评价方式要发生转变。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有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转变来促进,护航。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明确了这样几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只有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才能指挥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转变了最终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会转变。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推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主要有以下体验。一、

4、重新审视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教师在传统的观念中,就是教书匠,传授书本知识。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永远是神圣的,他始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居高临下。教师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教师的话神圣不可怀疑,教师的表情永远是严肃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威严,才算是教师。岂不知正是这种“神圣”使师生之间划分了一条不可愈越的鸿沟,师生之间的感情得不到沟通。这样会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只有转变教师的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和谐、平等、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才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为此我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走下神圣的讲坛,走到学生的中间,从过去的主宰者、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参与者、引导者、促进

5、者。教师是面对有情感有活力的一群人,只有洒下爱之甘霖,才可获取爱之回报。事实上,我们中的一些人对“爱”的理解颇为狭隘,以为“严即爱”,上演一幕幕苗折花蔫之悲剧,更多的人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爱。前者失之过度,后者流之肤浅。真正的爱,必须营造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氛围,而如此则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看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悉心关照,不自恃过人、高居人上,应以兄弟姐妹式的、新朋故友式的,这样才能构筑师生之间的桥梁,收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之效。为了给学生创造一种安全的心理情况,学校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通过民主评议选出最受欢迎的教师。结果是:“民主”、“宽容”、“平易近人”、“和谐可

6、亲”的教师是最受欢迎的教师,这一结果对教师的触动很深,这就迫使教师必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树立自己的形象,如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大家一致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表现在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法,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对学生倾注了多少情感,于是我们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提出了“带着微笑进课堂”。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绝大部分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容易管理,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善于发现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行为在不断变化,教学方式在逐渐革新。也就是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西方有位教育家对教育作了意味深长的诠释:“把所学的东西都

7、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剩下的是什么呢?就是教育的积淀、精华、永不会忘记和长期起作用的东西。数学教育的最深沉的积淀是什么呢?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策略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是学生在学数学过程中,深度地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方可获得的,而非讲解灌输形成的。多年来,主导和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标准,以书面考试为唯一学业评价手段的教育教学方式,几乎成了教学管理和教师们教学的定势的评价行为,极大地束缚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在任何时候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变化和发展的,在青少年阶段接受的知识不是终身够用的。因此,教师应由过去单纯以教为中心的

8、观念转变为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即以学生的今后甚至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应谋求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教学过程不仅要使学生习得基本知识和形成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过程中感悟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的策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使学生终身能受用。如在新教材中,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中的一些事例,采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得出函数的表现方法以及利用函数,处理现实生活中变化、对应等一些实际问题。这些思想方法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捉摸和体验出来的,而不是从教师的灌输讲解中获得的。通过学生自身的领悟,才能明确它们

9、的作用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可迁移,这是学生今后学好数学和解决类似问题的根基之一。又如在第三章后关于制作“人口图”课题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几类问题(如总人口、人口密度和出生率等)的社会调查实践和研究活动:确定课题、拟定计划方案、分工协作、收集筛选资料与数据、选择数学模型、处理数据、验证结果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等,不仅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初步形成了一种与接受性学习方式不同的新型学习方式。这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开拓创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是有远迁移的积极作用。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远迁移的学习因素和能力,那么,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就有更大的作用,就能实

10、现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目的。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教师不规范的教学行为是导致学生厌学、失学的直接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规范的教学行为表现较多,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无明确的教学目标、无科学的教学方法、无规范的教学方案、无文明的教学语言、无先进的教学手段等。由于诸多的不规范行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这样学生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不可能、乐于思考、勤于探索,更不可能学会学习。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是要依照新的课程标准,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11、”;二是要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目标的确定是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即“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三是要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树立远大的理想。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指导学习与学会学习相统一。即“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其次实施“三级备课”和“三课”活动,规范教学行为。“三级备课”和“三课”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的主要方面,缺少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明确的要求。三级备课:“三级”备课即教学小组备课、

12、教研组备课、年级组备课。(1)发挥教学小组的优势,进行探究性教学。本学期成立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学小组,以教学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从计划的撰写、教案的备写、课堂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馈必须体现教学小组的特色,发挥教学小组的优势。教学小组要共同研究教材、探讨教法、指导学法,做到“人人参与、积极协作、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2)教研组要加强本组工作的指导,组织本组教师相互听课,相互切磋,取长补短。(3)在教学小组、教研组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年级组备课。通过教学小组、教研组的备课,发现共性的问题可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讨,达成共识。我们的备课主要是发挥集体智慧,体现个人特色变过去个人单独备课为集体备课,即同学科

13、、同年级的教师定时集中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及研究教法,经讨论后由一个人执笔写出教案,大家共同使用。在此基础上,凡是大家共同讨论认定的东西,在课堂上都使用,如果有不同意见,也允许教师按个人意见讲课,我们把这种做法叫做“发挥集体智慧、体现个人特色”。教师们普遍认为:集体备课提高了教学设计的质量,增强了教案的实用性,减少了许多无用功。在“三课”活动中:说课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延续,也是教师集体备课互相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具体讲,可以把说课内容大体列为四个部分。说教材,明确教材的地位,说教学方法,明确教与学的统一关系,说教学手段,明确使用该手段的目的,

14、说教学过程,明确教学的结构与思路;讲课是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环节,通过讲课达到师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材对话,进而构成多边活动。通过多边活动,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最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课:评课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自评小组互评,学生参评,领导点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激励教改热情。 再次,规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第一,坚持“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的十二字方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进行教学。“低、小、多、快”十二字方针源于成功教育思想,它的精髓就是根

15、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低起点就是在教学时要摸清学生的实际水平,把起点放低,以鼓励学生有成功的愿望,培养学生成功的心理,树立学生身心信。小步伐就是在低起点的基础上放慢速度,力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消化所学内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步伐。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地把起点放低,把步子放小,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更不可能培养创新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恰当的铺垫。恰当的铺垫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必不可少的关键。分层分解、放低门木监、合理铺垫都是符合“低、小、多、快”原则的。多活动就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如在实验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勤于动手、乐于学习,巧用了“

16、六个一”的活动方式,当探索定理法则时,采用“猜一猜”、“想一想”的方法,当遇到有争议的、探索性的问题时,采用“议一议”,“试一试”的方法,做巩固练习时采用“练一练”,“比一比”的方法。“六个一”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探索意识。快反馈是由于处在教改的实验阶段,我们特别重新收集反馈意见,课堂上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跟上学生的思路,关键时刻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后注意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所出现的问题,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而且也帮助教师摸清学生产生错误想法的原因,更好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同时,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交流课堂中的得失,对于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形成课后的小记,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思维闪光点及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教师不仅在课堂上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且及时记录下来,作为以后教学的警示和依据。第二,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有效措施是解放学生的思想,松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