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研究的论文.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09102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研究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研究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研究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研究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研究的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研究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研究的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教材下册信息窗1第8588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2、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师:一些长方体和正方

2、体物品,纸盒,剪刀,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课件。生:小棒、剪刀、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拿出准备好的方型物体,指出物体的形状是立体图形的,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看看有哪些收获。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有哪些特点?正方体有哪些特点?2、解决问题;长方体有哪些特点?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3、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哪些面完全相等?(学生演示)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课件归纳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认识长方体的棱。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课件显示)长方体有12条

4、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 个)(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课件显示)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自己数一数、看一看的过程,学会学习方法,直接体验长方体面的特征。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相交于同一

5、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2)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3)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解决问题;正方体有哪些特点?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1)师: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你们准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想用哪些办法来研究? (2)观察并交流: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全班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面棱顶点正方体【设计意图】自主探索是一种重

6、要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也让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的快乐。2.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下表。(2)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课件显示) 长方体 学生独立完成,在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出现的问题。最后进行全班性交流。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利用操作、观察、类比、抽象、归纳、概括等方法,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你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结合板书,指名汇报)下面老师想考考

7、你,敢不敢接收挑战?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师:请同桌同学二人合作,实际测量两个较大的长方体纸盒,分别量出它的长、宽和高,并将数据填在练一练第1题的表格中。学生合作完成。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练一练第2题中的每一个图形,然后说一说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生1:图1这个长方体的长是4cm,宽是2 cm,高也是2 cm。生2:图2这个长方体的长是2 cm,宽2 cm,高3 cm。【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认识立体图形,并在图形中找到长、宽、高。提高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能力。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

8、,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就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数学回归生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新课的引入到比较特征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习材料。这些素材,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生活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 2、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苏霍姆林斯基在半个世纪前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他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

9、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观察、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度、水到渠成。 3、小组合作学习。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的成了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件演示,使学生在动态中更加深刻地认识长、正方体的特征。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不足之处: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这一环节。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感知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制作美观,因而造成操作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的练习。学生学习经验和能力是不同的。有的组完成的快,有的组完成的慢,这时教师应综合各组完成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控,然后在反馈环节中让学生进行交流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峄城区古邵中心小学 梁化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