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04965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积累“纳粹、杀戮、蜿蜒、朝圣、荒谬、健忘、肃穆”等词语。2、 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能力目标1、 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2、 精读品味表现作者浓烈感情的句段,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战争的罪恶,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呼唤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感受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体会战争的罪恶,树立和平信念。教学难点 揣摩文章的关键语句,深入领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1.朗读法。文章语言精美,含蓄蕴藉,在朗读中领会其深层内涵。2.讨论

2、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以学生独立探究为主,师点拨引导,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看着这些可爱的笑脸,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70年前,在南斯拉夫的美丽小城克拉库耶伐次,伴随着这声最温暖的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冰冷的枪声,让人撕心裂肺人在流血,土地在流泪,惨绝人寰,那一刻,“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今天,让我们随着华裔作家聂华苓一起,去探访这座小城:克拉库耶伐次,去重温那沉重而美丽的回忆二、朗读感知,整体把握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

3、,湖北武汉人。1949年去台湾,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赴美定居,代表作台湾轶事。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沧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创作坚持“溶传统于现代,溶西方于中国”的艺术追求。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了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与沉痛,感受到人民的悲哀和愿望,写下了这篇文章。2、听

4、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生字难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杀戮( l ): 杀害(多指大量地)。肃穆( s m ): 严肃安静。荒谬( mi ): 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盟誓( mng ): 发誓;宣誓。憧憬( chng jng ): 向往。健忘: 容易忘事。明赫白( h)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判断相应词语:(1)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穷形尽相)(2)形容非常凶暴残忍,没有一点儿人情味。(灭绝人性)(3)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凄风苦雨)(4)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荒谬)(5)严肃而庄严。(肃穆) 3、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概括主体部分的内容。一、来到纪

5、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4、两人小组合作讨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四人小组思考、讨论后教师点拨)1、在正文前面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那一段残酷的历史,一天之内,纳粹杀死7 000人,其中包括300名孩子,鲜血染红三百五十多英亩土地,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被残杀者临死前的哀号仿佛就在我们耳畔回响。大屠杀惨绝人寰,历史是沉重的,记忆是沉重的。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塞尔维亚人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

6、。文中那位不愿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老师,就是一个例子;再从死者的遗言可以想见,人们怎样怀着对亲人的爱而从容面对法西斯匪徒的枪口。这一方面的记忆又是美丽的。萨特的话是很警辟的,特别是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还可以作为全文的一个引子,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钢。2、请在第二个片断中找出表达作者感受或观点的句子?并加以体会。A、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找出写“历史”和“现实”的内容联系起来分析。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

7、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历史、现实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 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这两组看似矛盾的词的含义: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

8、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B:“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感情表达得极为顿挫、急迫。3、屠杀是令人发指的残酷行经,但两个不同国度的作家参观后却不谋而合地感受到了“美丽”,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合常情的感受呢?萨特的“美丽”感缘于克拉库耶伐次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的“整个民族的英勇”。作者笔下美丽的记忆:一位老师面对血腥的屠杀,不屈服,不乞怜,不背叛,不苟且偷生,用生命英勇抗暴的事实;还有“孩子们

9、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以及那些被残杀的人临死前几分钟给亲人留下的表达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心愿的片纸只字等等。这些都对萨特抽象的观感给出了具体的诠释,成为了令人崇敬的美丽的记忆。作者的美丽感还在于,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那段残酷的历史:每年的这一天,不管是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还是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成千上万的人老年、青年、孩子,各种艺术家诗人、画家、雕刻家、剧作家、演员、音乐家,都到这儿,用各种方式诗歌、合唱、短歌剧,来纪念他们。不间断地表达这样一种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10、 这显然会引发读者深沉的悲哀和深沉的思考,这是尤其美丽的。四、诵读课文,揣摩语言1、残酷的战争让许多无辜的塞尔维亚人失去宝贵的生命,令人沉重。然而,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精神又让人感到是多么的美丽。请从文中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诵读品味。(学生自由探讨,教师适当点拨)A、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我们把这句话的个别词换成“和风细雨,天高气爽。”请感受这两句话的不同区别。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渲染气氛,第一句话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一读一停顿,想象一个画面,使人感受到无限

11、悲哀的氛围。而第二句则渲染了喜悦快乐的氛围,与当时人物的心情不相称。B、“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一句中“全是”强调了作者什么样感情。我们把“全”字删掉,来体会这个句子与原句的区别。“全”字突出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删掉就没此种效果了。2、指名朗读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和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体会引文的作用。A、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

12、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B、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通过再现他们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摘录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泯灭人性的战争,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3、角色朗读西德与日本两位作家的发言,思考:面对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态度、表现有何不同?(作者写克拉库耶伐次屠杀纪念活动,为什么不断提及南京大屠杀?请找出文中有关文字,品读思考。)西德作家:充满罪恶感,宁愿代人受过,忏悔真诚,认识深刻,感情真挚,态度诚恳,表达了整个

13、民族的反省,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适时补充勃兰特之跪) 而日本人:应该说,比起日本右翼势力对南京大屠杀百般抵赖他还是好的,但他仍忘不了自私狡辩,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美国作家安格尔反驳的三个问题,辩清了日本侵略的真相,深刻揭露了日本应承担罪责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所以称其“日本人”,而非“作家”大家不理会他,表明对他的反感和孤立。(可适时展示一些二战史料和日本右翼美化侵略的言论,补充日本领导人定期参拜供奉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顽固事实。)文中共有4次提及南京大屠杀:第一次是第二部分末,作为有着一颗“中国心”作者,由克拉库耶伐次的纪念演出自然联想到南京大屠杀。她说到,“我不由想起南

14、京大屠杀”,“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这次提及,是想表达失望、担忧和警策之情。所以她接着说,“人,是健忘的。不记愁,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还有第三部分,在作家座谈会上,中、日作家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发言,以及美国作家对日本作家的的反驳。4、作者在第三部分记录作家座谈会之前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历史是沉重的,现实呢?”换句话说,作者的问题就是:“现实沉不沉重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作者借日本作家的狡辩,表达沉重的现实感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还在为侵略辩护,表达了对战争狡辩者的厌憎,对新的战争危险潜伏的隐忧,从而将西方与东方联系起来,表达了世界和平的主题。总结反

15、思,拓展延伸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销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我相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你知道哪些有关战争的诗篇,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可以单独读,也可以和搭档一起读,齐读,要读出作者对战争的憎恨之情。如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课外作业:请关注历史,查一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请关注时事,留意日本军国主义不顾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对,一再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举动,然后结合课文写一篇以“真实的历史”为题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提供的资料:1、勃兰特之跪他的一个简单的动作,使得这平凡的一天不再平凡。这一天不仅造就了一个伟人,也重塑了一个民族。德国是一个理性的民族,具有反思精神的民族。2、日本拓植大学讲师田中正明1984年6月出版一本名为“南京大屠杀”之虚构的书,想把南京大屠杀从历史上一笔勾销。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证明南京大屠杀的人证、物证俱在,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3、张纯如南京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被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