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教材课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04083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教材课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潘登峰(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临汾 041004)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李安生平,李安编剧,导演以及对其影片的具体分析几方面阐述展示李安导演的创作源泉和导演追求,给人以立体化体会.关键词 李安 电影 导演风格 蒙太奇 好莱坞伴随着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导演李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尽管他的成功并非始于此.人们对李安电影的研究已有深入,本人也只是在他人见解中找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亦或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导演或者说华人导演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抉择,亦或说有机融合,进而将思想注入电影中,为中国电影以借鉴.由于对李安的研究尚属最近之事,图书馆

2、资料完全空白,论文搜索也寥寥几篇,但由于自己曾有意识自觉地关注过李安的电影诸如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这父亲三部曲,理智与情感,卧虎藏龙和绿巨人,写起来便胸有成竹,但系统地写作还是有许多困难待解决的.对李安电影及其导演风格的研究系最近之事,大致有以下几条脉络:对李安生平与其电影中所体现的主题关系进行研究,特别是其父亲的影响和赴美学习西方电影两块着墨不少.对李安电影主题和风格研究,特别是对父亲三部曲的研究,将中西碰撞以及家庭戏定位为李安的单一模式,对父权影响下的传统文化探索.对李安导演技巧的研究,对其电影表现语言的充分研究.达成共识的,李安电影商业化倾向过重,也有人认为李安是将艺术和商业成功融合的导

3、演.最近许多人提到的影展导演即迎合西方人好奇而制作电影.将李安与侯孝贤,杨德昌等导演比较,从中发现李安的特点.一,李安生平及其电影李安的电影风格选择与李安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二者的联系中体会导演的良苦用心,也体会生活经历对他的巨大影响.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于台北.父亲是中学校长这个沉默少语的传统中国人,对李安的性格和生活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多年后李安数次谈到父权当道的中国传统的理解便是从严厉的父亲身上开始的.由于李家来台之前在大陆是望族,有着县长父亲的李父一度希望李安按中国传统生活,刻苦读书然后重振家威.1973年,李安19岁时考入台湾艺术专科学校.1974年,获台湾话剧赛大

4、专组最佳演员奖.但之后并未受青睐.1975年,他自已编导,摄制了一部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艺专毕业后应征入伍.服役期间,又摄制了一部短片陈妈劝的一天,纪录渔民陈妈劝和他的儿子出海打渔一天的生活.退伍后,1978年移民美国,赴美国伊利诺大学戏剧导演组就读,在这两年里奠定对戏剧的了解及戏感的确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从此而来.艺专的3年和伊利诺大学的2年,成为日后李安电影创作的基础.1980年,在伊大毕业后,凭着以前的作品星期六下午的懒散进入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研究所,并摄制短片追打.1981年摄制音乐短片我爱中国菜,是一名女子拼命吃中国菜的MTV式短片.同年摄制配音片揍艺术家,讲一名画家为一个漂亮女

5、子画像而被其男友痛打的故事.1982年,因拍摄纽约街头失业演员的求生百态的荫凉湖畔而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和1983年台湾金穗奖最佳剧情短片.毕业作分界线是43分钟的剧情片,获纽约大学学生展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两项奖,被美国大经纪人公司看中,请他签约留下发展.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终于搞清楚,在美国,学生片拍的再精彩也很难有机会发展,现成的好剧本怎么也轮不到新人导演.1983年至1989年间,他与台湾女留学生林惠佳结婚,在纽约写剧本,不断到好莱坞碰运气.在他的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对这段时间作了详述.因而从1988年开始寻求台湾电影公司的支持.1990年他的剧本 推手 喜宴(与冯光远合作编剧)双双获奖,

6、为他赢得40万奖金和初次执导的宝贵机会.影片完成后获台北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和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1993年,他执导了前几年创作的剧作喜宴,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1994年他编导了饮食男女(与王蕙玲等合作编剧),不但在台湾获得好评,而且在美国高踞外语片票房记录之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李安的生活经历影响了他的电影创作,与父亲的冲突,使他的影片中经常发现父权的影子,生于传统中国,又留学移民到美国,西方思想又使他对传统产生怀疑.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所编剧本自然要展现这些,并向深处挖掘家庭关系及其人性深处的东西.适合时代潮流,再者生长在美国商业世界中,追逐票房成绩是不可避免的.故在李安的电影中有这个痕

7、迹,通过一些处理来吸引观众,具体细节请见第四节中对李安电影的具体分析.总之,电影源于生活,特别与编剧和导演分不开,李安融二者于一身,自然自己的生活经历影响了他的电影创作.二,作为编剧的李安及其电影前一节中我们从李安的生平中可以看到,李安的初次执导机会的获得便是由于他自己编剧的推手.之后与人合作的喜宴,饮食男女,作为编剧的李安,无疑是其导演工作的基石.能将自己的思想更好地融入影片之中;不同于传统中国的简易情节编剧,李安在吸收西方的情节艺术的同时把中国独具的儒雅气质汇入其中.之后无论是对奥斯丁小说,还是王度庐小说,还是漫画改编,还是剧本创作都渐趋成熟,编导一身的他更容易掌握分寸,表达自己的深刻生命

8、体验.推手中将中西文化冲突挖掘到深处,为此类题材开先河.其后的刮痧等同类型影片无出其右者.将中国传统的一种事物拿出来,体现在家庭中,进而引起人们对家庭,对社会的深思.喜宴中表面上是探讨同性恋话题,实际上还是中西文化冲突题材的继续,也是对家庭,社会的继续探讨.饮食男女则是从食,色这两个人之本性入手,进而体现家庭成员之间在新时代中的不同选择.理智与情感的改编不可思议,西方的完全故事,由东方导演全权负责,将细腻,含蓄的西方爱情表现的几近完美.冰风暴是类似阿甘正传但又全然不同于阿甘中的嬉笑中进展,而是较严肃的大时代影响下的两个家庭的故事,更类似美国丽人.与魔鬼共骑在美国南北战征的背景下,讲述年轻人的成

9、长历程,仍抹不去家庭和人这个冷调的底色,李安陷入一种单一的风格和表述中.卧虎藏龙将在台湾曾投拍数次,小说拜读者亦众的作品改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悟,以中西合壁的方式展现,情节处理亦有独到之处.绿巨人系漫画改编的电影,不同于其他科幻电影,仍旧以探讨人性深处为主.总之,作为编剧的李安是成功的,这也有助于他的导演工作顺利进行,既提高了效率,又不违心.三,作为导演的李安及其电影作为导演的李安,能够将所编剧本采取各种合适的技巧将之体现在所拍摄的画面上,特别是影片情节处理,蒙太奇转换以及风景,人物相融,以及人物的配置都是独具匠心.他电影中的蒙太奇运用让人眼花缭乱,又不失简练与实用.推手中,朱师父的太

10、极推手后,镜头横摇,中国书法,布鞋而在另一个房间里,是金发的美国现代女性,电脑,现代化的办公用具吃饭中的不同饭菜对比,在这一流畅的段落中,没做什么对白处理,没有戏剧化的故事,但凭这些具有说服力的影像,影片的主题已露出端倪.镜头组接颇似中国书法一样的简练,顺达.饮食男女开场介绍朱师傅很独到.洗,切,炸一系列娴熟的动作,用蒙太奇剪辑的手法把朱师傅的手艺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镜头横摇,墙上的几幅装帧精美的照片,将朱师傅的辉煌历史和不俗身份在不着痕迹地全然表现,将技巧融入故事之中.电影的魅力和神采全在于它的影像,李安很机敏的利用这一特性.绿巨人中使用电影界久已不用的画面分割技巧,产生类似漫画般的效果,

11、使人耳目一新.画面处理纯美化,文化化,卧虎藏龙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寄托的物品展露无遗,戏中有丹青书画,有江山登临之美,有飞檐走壁,有泉石赏玩之胜,从茶道到书法,从儒家到庄禅毫发不爽,十八般兵器.通过李慕白的形象展现了内道外儒的东方精神.其余画面处理亦要求纯美化.不同于同类型的武侠片,将江湖与山水融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中的故事娓娓到来,更加上纯美的音乐,纯美的境界展现给观众.将东西方的表现习惯融为一体,体现在他导演的所有影片中.四,李安电影分析及其电影追求推手分析作为李安编剧的处女作,也作为他执导的处女作,推手一片是凝聚了他的巨大的心血的.主题:探讨居住在异国儿女家中的台湾老人生存状态.进而对人与人

12、之间家庭关系的深刻思索.情节设置:展现家庭矛盾朱爸找到知己离家出走餐厅打工重归于好或妥协下的家庭.作者利用眼花缭乱的镜头及对比,将家庭生活背景及人物身份悄然植入,日常生活的相处片断在温馨中暗含矛盾.未出现孙子之前先是有儿童车等玩具算是暗示,微波炉事件说明老人对新事物的困惑,吃饭中饭菜选择以及餐具选择对比,锻炼方式对比,看录象带武打片,京剧.儿媳给朱爸插耳机,做饭,与儿子谈话.两语教学中人咬狗体现文化差异,中西方差异在对比中自然流露,使中方观众和西方观众皆眼前一亮,加之人性化的家庭日常情景的选择.在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儿女与老年父母的家庭矛盾,被导演李安巧妙地展现给观众.中国式的含蓄体现在朱爸与陈太

13、太的巧遇,对推手威力的介绍在此初露,相处片断体现中国人的含蓄与老年人的童趣.二老识破儿女诡计,朱爸留下书信出走,在餐厅打工,与餐厅老板产生矛盾,大打出手一人独战数打手,以及随后赶来的众警察,推手功夫被导演发挥到极致.儿子去监狱接父亲,父亲也因此事出名,搬出去住,只在偶尔时回家小住.结尾处二老又相遇,暗示完满结局.导演追求:导演以纯中国化的电影语言,表现他思想深处的父亲形象.尽管是在异国他乡,依然能时刻体会其浓郁的中国口味.娓娓道来的日常生活情景与时而出现的高潮,以推手贯穿整个影片始终,朱爸的为人正如这缓缓之中蕴含力量的太极.喜宴分析继续对中西方文化碰撞进行探讨,在传统与前卫之间妥协.主题:不是

14、表现同性恋人的心理及遭遇,而是深究这种生活方式在传统(父母)的被认识过程,对于父母来说,这种难言的痛苦和凄凉的无奈,包含着对世界的失望和极大不满.和推手相似,喜宴中的中国老人同样面对的是一个无法理解沟通的洋媳妇,前次是对生活方式的不习惯,而这次包含的是对道德(性)行为的评判,无法容忍.这一次家的解构的彻底性,不是几代人同堂的美梦破灭,而是婚姻对象的质变.情节设置:影片的男主角华人留学生伟同在美国工作后与一位美国男子戴维同居了,而在台湾的父母想着让儿子传宗接代,为儿子的婚事一直愁眉不展.为了应付父母,伟同和一位初旅美国的上海女画家假扮情侣,准备结婚,父母专程飞往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假戏中,女画家

15、有了伟同的骨肉.对此,戴维非常恼怒,事情终于无法掩盖.震惊的父母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事实,但最终无奈地默认,无奈地离开了这个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地方.在故事的各种组合元素中,影片的认识价值,是在于将中国文化置于异质文化的容器中,产生知性结果:异族文化的不可融性,只有妥协和退让,没有文化的相融. 导演追求:中西文化差异极端强烈的碰撞,亲情氛围下,以宽容的儒雅风范来作为电影的大结局,也正体现了导演自身的宽容开放的胸怀.在沿袭上一部的基础上,达到商业与艺术的完美融合.饮食男女分析李安招牌经典电影,百看不厌的原因在于其情节设置的精巧.爱情与家庭以及人之本性食,色二字的现代思索.主题:对于家的重组,并不能简单化地完全归结于文化冲突.因为传统与现代,上代与下代之间的生活观差异,同样具有某种摧毁家庭结构的力量.李安的第三部作品饮食男女所关注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说食,色性也.这一次李安将人的这两个本性都拿来细究,故事都围绕在吃和性上.正是这个人人皆会遇到的传统与现代生活观差异,致使两代甚至同代之间的隔膜,以及食,色这个更本性的东西,使这部影片更具感召力,更成功.家庭亲情的真切流露,爱情追求的全方位立体展示,以及那一桌桌丰盛的宴席,也有友情的真挚,在平凡的事物中将亲情,友情,爱情这一切情感演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