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945492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3教育学零散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笔记(主概念)十月七日整理,第一轮背诵用目的性:如果不强调目的性,就会把教育泛化为个体的全部活动。教育 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的本体功能,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于社会。广义:有目的,增进知识技能,影响思想品德,增强体质的活动。教育概念狭义:专门组织的教育,根据社会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教育内容:德、智、体、美、综合实践。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活动方式:活动目的 与活动目的相适应的活动方式 活动效果评价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关系。人的发展: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过程,其发展持续人的一生,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 生理发展:机体正常发育,各系统生理功

2、能完善。认知发展: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想象等 心理发展 意向形成:需要、兴趣、情感、意志个性完善:能力、气质、性格 社会发展:社会经验、社会文化的掌握,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的习得。人的发展特点:未完成性: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和未完成性,蕴含着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预示着人需要教育和可教性。 能动性 :人是能动,自主和自我完善的,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为教育提供合理的人性假设,指明方向,提供基本依据。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变动,发挥个人特长,实现人

3、生抱负。 意义:教育成为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关乎人的发展权利和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发展辩证统一),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对社会功能的作用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教育的发展也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是培养人的活动有自身活动特点和规律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先行):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当中,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兴国就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基础性:实质是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从人口大国人才大国人才强国。教育的先导性

4、: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引导的作用,知识是第一力量、第一资源、第一产业、第一财富、第一权利甚至是第一霸权。关键在于知识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教育的全局性:教育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变迁功能)教育目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就是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等方面的要求。一般指国家对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遵守的总要求。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传授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包括了思想教育、道 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健康心理。 智育: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全

5、面发展教育的基础。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知识技能,发展体力,强健体质,培养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增强体质是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 美育: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拥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自主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活动、信息技术活动。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学制: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规定了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衔接与分工的关系,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课程: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动态的教育。从育

6、人角度看,是培养人的蓝图;课程内容角度看,是适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引导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获取途径。(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各级各类机构,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学生毕业前总的学习任务的安排。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是指,国家教育目的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的教育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课程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方案,将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各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每科的性质、地位。是教材编写、考试命题、课程评价、教学的依据。教科书 :根据上两个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是课程

7、标准的具体化,学的主要材料,教的主要依据。要遵循:科学性思想性、内容基础、社会发展现状、对多数人实用、逻辑顺序,衔接性。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根据各级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科中选择一定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不同科目的课程。各科都有特定内容、一定学时、学习期限、和逻辑系统。特点: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缺点:学科分离,脱离实践,忽视兴趣活动课程:又叫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打破逻辑系统,以需要、能力、经验、兴趣为基础、引导学生自己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而编。特点: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缺点:夸大儿童个人经验,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影响知识学习,教育质量课程设计:一定课程观为指导,制定

8、课程标准、选择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具体化的过程。包含课程目标设计和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目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规定某一阶段学生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在德智体等方面的期望,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的准则。来源:学生 社会 学科 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习的培养目标 学科专家的建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教育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每一领域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以外显行为作为教育目标分类对象,因为只有外显行为是可观察可测量的。优点在于不受学科和学生年龄限制,都可以用这个框架。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

9、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教育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个性化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知觉、定式、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教学的任务:掌握科学文化和双基智、体、创造才能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科学世界观基础、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学原则: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给全班学生上课,同一班级学生学习的内容、进度必须一致。特

10、征:学生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教师固定、场所固定 优点:教学效率高课为单位科学有效发挥教师主导发挥集体作用利于教育普及形成严格制度促进学生社会化个性化缺点:主体地位独立性受影响理论脱离实践探索、创造性个别差异教学评价:根据一定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结果,进行测量、分析、评定的过程。以参与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方法、教学设备、场地、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做的评价。意义: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对领导、对家长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也称评教,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分析和评价,对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评教可以让教师知道自身在教学方面的优点与不足,

11、从而改进教学,可也以增进教师间的互相了解与互相切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更能使学校领导了解情况。广义:根据要求和身心,有目的、组织、计划的培养,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德育狭义:道德教育,知情信意行正式群体:在校行政、班主任、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制度、管理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包括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等。特点:目标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和工作计划、经常开展活动非正式群体: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包括因志趣相投、情感融洽、或因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积极:有活力、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交往所必需的,弥补正式群体消极:没有正式组织机构

12、和长远的活动计划、成员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参照群体:学生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动机,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的一种群体。学生向往和崇尚的群体。教师个体专业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队伍专业化:从业许可、从业教师管理、在职培训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的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特点:教育性、服务性、文化性、创造性校长负责制:校长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在党支部和教代会的监督下,对学校进行全面领导和负责的制度。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决策者和指挥者,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领导管理学校的驾驭教学、科研、行政工作。注意:明确校长权利与责任发挥党组织监督作用建立以教职工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