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语文中考模拟检测(一)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1865534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〇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语文中考模拟检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〇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语文中考模拟检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〇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语文中考模拟检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〇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语文中考模拟检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〇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语文中考模拟检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〇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语文中考模拟检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〇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语文中考模拟检测(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初三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5道小题。其中,第17小题为“积累及运用”;第824小题为“阅读”;第25小题为“写作”。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7分】(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1请将下面的语句补写完整。(10分)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吴均)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诸葛亮)俱怀逸兴壮思飞,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春蚕到

2、死丝方尽, 。(无题李商隐)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刘禹锡)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过尽千帆皆不是, 。(望江南温庭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我爱这土地艾青)2. 以下关于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认为,只要内心远离尘世的纷扰,自然就会觉得所 处的地方很僻静。 B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夜深了,大约还有一半的人家没有入睡,一起仰望寥廓天宇,观看斗转星移。 D范仲淹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3、归无计”这一句,揭示出征在外的将士们的矛盾心理:他们还没有打败敌人,建立军功,只能思乡却无法回家。(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4分】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4分) 正是日(b)西山的时候,我独在山脚下彷徨。夕阳温暖的光芒荫庇着静穆的大地。江南三月,草长(yng)飞;黄昏时光,微霞满天。4.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存在语病,请修改。(可以调整语序,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 春节前后,关于两只鹅吻别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里爆红,这两只鹅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众多网友的心弦,他们纷纷加入想象这个故事的接力赛

4、中。 修改: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近日,某中学12名学生因在校期间携带并使用手机陆续被劝退,这个决定引起热议,有的同学赞成,有的同学质疑,他们纷纷在校园贴吧上留言。请针对这件事,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使用陈述句,质疑者使用反问句。每条不超过40字。 赞成者说:_ 质疑者说: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书中所写三位传主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数代而不衰,作者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

5、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的崇高人格和广阔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整部作品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6. 关于名人传的作者与本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介绍名人传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B.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概括三位传主的人生经历与崇高品质 C. 德国作家罗曼罗兰 介绍名人传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D. 德国作家罗曼罗兰 概括三位传主的人生经历与崇高品质7. 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 A. 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 B. “着力刻画”和“不改初衷”两个短语不属于同一种结构类型。 C.“从而为我们

6、谱写”一句中, “从而”是连词,“为”是助词,“我们”是代词。 D. “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一句中,“一股”作状语,“旺盛”作定语。二、阅读【本题满分4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大 言赵有方士好大言,艾子戏问之曰:“先生寿几何?”方士曰:“余亦忘之矣。忆童稚时与群儿看伏羲画八卦,见其蛇身人首,归得惊痫,赖伏羲以草头药治,余得不死。女娲之世,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余时居中央平稳之处,两不能害。蚩尤犯吾以五兵,因举一指伤其额,流血被面而遁。舜为父母所虐,号泣于天,余手为拭泪。禹治水,经余门,劳而觞之,力辞不饮而去。姜家小儿钓得小鱼,时时相遗,余以饲山中黄鹤。”艾子唯唯而退。俄而赵王堕

7、马伤胁,医云:“需千年血方可治之。”下令求千年血,不可得。艾子言于王曰:“此有方士,不啻数千岁,杀取其血,其效当愈速矣。”王大喜,密使人执方士,将杀之。方士拜且泣曰:“昨日吾父母皆年五十,东邻老姥携酒为寿,臣饮至醉,不意言词过度,实不曾活千岁。艾先生最善说谎,王其勿听。”赵王乃叱而赦之。(取材于明代陆灼艾子后语)【注释】伏羲: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蛇身人首。 五兵:五种兵器,泛指队伍。 觞:请人喝酒。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流血被面而遁 被:披散,散落B时时相遗 遗:遗忘,忘记C俄而赵王堕马伤胁 俄而:不久D赵王乃叱而赦之 叱:呵斥,叱责9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

8、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赖伏羲以草头药治A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C以刀劈狼首 (狼)D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10下列句子中,与“蚩尤犯吾以五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B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D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结合全文内容推测可知,题目所说“大言”是“吹牛、说大话”的意思。B赵国的方士说,女娲补天时,自己住在平稳的地方,和女娲互不加害,和平相处。C姜尚钓鱼时,传说已是八十老翁,而赵国方士却

9、称之为“姜家小儿”,真是大言不惭。D赵王需要千年血治病,艾子认为赵国方士不止数千岁,便向赵王建议杀掉此人以治病。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舜为父母所虐,号泣于天,余手为拭泪。(3分) (2)医云:“需千年血方可治之。”(1分) (2) 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6分】拥有与享有许多人以为只要“拥有”就等于“享有”了,其实谁出生于世间,都“拥有”了大地风月,但有几人真能“享有”了它?其实,“拥有”与“享有”是有很大不同的。试举金钱为例。有些人只是为了占有金钱,只对着存款单上增加的数目神秘微笑,把作为生活工具的钱变成了生活的目的,还常常为钱担惊受怕,这就成了钱的奴隶,像驮了黄金却只

10、会吃草的疲累驴子,只算拥有了一堆铜臭吧?懂得正确使用,能将钱变为人生实质上快乐的人,才叫做“享有”。有人“拥有”了一栋大房子,布置了园林景观,但是自己忙着早出晚归,疲于奔命赚钱,纵使有绿草乔木,根本看不见,内心塞满了事累物役,永远好苦好累,哪来乐趣?而另有人则拥有好心态,虽只是身居斗室,却把东窗与南窗,看作昼夜展现的两幅奇画,每天赏玩不尽。心态有别,苦乐感受竟如此不同。推广到感情上来说,人人天生都拥有友情、亲情,但几人能充分地享有这些感情?朋友弟兄之间,“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你珍惜了吗?你的喜怒哀乐和朋友兄弟分享了吗?不懂得珍惜,不知道分享,你拥有的感情也会渐渐变淡。富兰克林说得

11、好:“财富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只属于享有它的人!”其实何止财富如此,房舍、友情、亲情无一不是如此呀!(取材于黄永武同题作品)13. 结合全文,谈谈怎样才能“享有”属于自己的东西?(2分) 14. 第段引用富兰克林的话,有何作用?(2分) 15. 请结合文章结构,对作者思路作简要分析。(2分)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1分】“家书”演变史春节前,有网站在网络上开展了一项题为“一封微家书”的活动,邀请远离亲人的游子们拿起久违的钢笔,铺开尘封的信纸,给家人写封书信,捎去问候,说声“我爱你”。通信,在人类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书”背后深藏着历史传统和丰富情感。书信的演变,经历了没有文字

12、、有了文字但造纸术没有发明、造纸术成熟三个阶段,今天的科技时代,可以算第四个阶段。有文字之前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一种实物来表情达意,这就是最早的“家书”。此类“家书”可为“实物信”,这就是所谓的“结绳而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产生文字之后,人们开始寻找各种便于记录文字的物件,书信称为“简”或“牍”,尤其是“牍”“尺牍”,一直是古代书信的代称。秦汉时期,公私“简牍”一般写在竹简或木牍上。为了保密,将竹简或木牍用绳捆缚,在绳端或分叉处加以检木,封之以粘土,然后上盖印章,以防私拆。东汉后期,造纸术的发明,为普通人家的“家书”传递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家书”的演变,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而相对长期的历史阶段。随着造纸术越来越先进,三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使用纸制信封来装寄“家书”了。杜甫的石壕吏一诗中,“一男附书至”,让战时贫苦的石壕妇人,也可以凭借纸质的家书得知战场上孩子的讯息了。汉以后,虽然发明了造纸术,但富贵人家更喜欢用“尺素、锦书”来写书信。古乐府诗中“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一句,这里的尺素,就是一种丝织物。李清照写“云中谁寄锦书来”,想象那一封锦书,足够华美,也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