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长沙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1627315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湖南长沙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湖南长沙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湖南长沙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明德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网上月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年明德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网上月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 共 54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答案 B C C A B C C B B 题号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答案 C B C D D C B A D 5 解析 A 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 方程式为 NH4 2H2O NH3 H2O H3O A 错 误 B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 2OH 2H2O 2AlO2 3H2 B 正 确 C 酚羟基的酸性弱于碳酸 与碳

2、酸氢钠不反应 C 错误 D 草酸是弱电解质 应该用 化学式表示 D错误 答案选 B 6 解析 HI g 1 2H2 g 1 2I2 s H 26 5 kJ mol 由于反应可逆 可知 1 mol HI 气 体充分分解后放出的热量小于 26 5kJ 故 A 错误 根据燃烧热定义可知 该方程式中水的状 态不对 必须为液态 故 B 错误 由盖斯定律 一 可得 2CO g O2 g 2CO2 g H1 一 H2 因为然烧放热 所以 H1 一 H2 0 则 H1 H2 故 C 正确 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 电离需要吸热 所以 NaOH a CH3COOH ag CH3COONa ag H2O 1 H 57

3、4kJ mol 故 D 错误 7 解析 A 苯酚微溶于水 沾到皮肤上可用大量酒精或碳酸钠溶液清洗 A 错误 B 氯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可制取乙烯 B 错误 C 新制 Cu OH 2悬浊液与丙醛混合加热煮沸 产生砖红色沉淀 用新制 Cu OH 2悬浊液可 鉴别出丙醛 溴水遇己稀反应使溴水褪色 而溴水与甲苯则会由于萃取作用而分层 上层 显橙色 故可以用溴水鉴别己烯 甲苯 现象不同 可鉴别 C 正确 D CH3Cl 只有一个碳原子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 错误 8 解析 A 乙醇和丙三醇羟基的个数不同 不是同系物 故 A 错误 B 二环己烷中有两类氢原子 当一个氯原子定到 1 号位 二氯代物有 3

4、 种 当 一个氯原子定到 2 号位 二氯代物有 4 种 故 B 正确 C 按系统命名法 化合物的名称是 2 3 4 4 四甲基己烷 故 C 错误 D 环己烯中碳原子有 sp2和 sp3两种杂化方式 不能满足所有碳原子共面 故 D 错误 11 解析 A 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所以将温度从 850 升高到 900 平衡逆向移 动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1 平衡逆向移动 C 正确 D 850 时 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则 应满足最小值为 0 达平衡时的数值为最大极限值 平衡时 K 1 0 1 1 0 3 0 x x 3 从而得出 x 的取值范围为 0 x c d 选项 B 正确 C c

5、 点时加入 n NaOH 0 005mol 此时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Y 和 NaY 的混合溶液 lg c H c OH 6 则 c H 10 4mol L 溶液呈酸性 说明 HY 的电离程度大于 NaY 的水解程 度 故 c HY c Y c Na 选项 D 错误 17 解析 pH 1 说明溶液显强酸性 说明有 H CO 3 2 一定不存在 A 溶液 A 中加入过量的 NH4 2CO3溶液 Fe 3 和 CO 3 2 发生双水解 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红褐 色 说明原溶液中不含 Fe 3 但溶液乙中加入 Cu 和硫酸 产生气体丙 气体丙遇空气变 成红棕色气体丁 因此 丁为 NO2 丙为 NO

6、说明原溶液中有 NO3 但是 NO 3 在酸性条件 下具有氧化性 因为 Fe 2 I 具有还原性 因此不能大量存在 因此白色沉淀甲为 Al OH 3 原溶液中含有 Al 3 根据溶液显电中性 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总物质的量浓度 为 3n Al 3 n H 3 0 1 0 1 0 4mol L 1 而 NO 3 所带电荷数为 0 1mol L 1 又 因为各离子浓度为 0 1mol L 1 因此原溶液中含有 SO 4 2 Cl 故 A 正确 B 题目中没有说标准状况 因此无法计算气体体积 故 B 错误 C 因为加的是过量的 NH4 2CO3 所以有 Ba 2 CO 3 2 BaCO 3 根据 A

7、选项的分析 原溶液 中有 SO4 2 因此也就有 Ba2 SO 4 2 BaSO 4 因此沉淀乙一定是 BaCO3 BaSO4 故 C 错 误 D 根据 A 选项的分析 原溶液中一定没有 I 故 D 错误 18 解析 A 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2 4432 c SOc NHc NHH O 则 2 44 c SOc NH 由于溶液为中性 则 c Hc OH 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 Hc Na 2 44 c NHc OH2c SO 所以c Na 2 44 c NH2c SO 结合 2 44 c SOc NH 可知 c Na 2 4 c SO 所以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2 44 c Nac SOc NH

8、c Hc OH 故 A 错 误 B 24 0 1mol LNaHC O溶液呈酸性 说明 24 HC O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所以 2 22424 c H C Oc C O 但是其电离和水解程度都较小 则存在 2 2424224 c Nac HC Oc C Oc H C O 故 B 错误 C 二者混合后 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3 CH COONa NaCl 3 CH COOH 溶 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3 c Nac Hc CH COOc OHc Cl 存在物料守恒 33 c Nac CH COOc CH COOH2c Cl 所以存在 33 c CH COOH2c Hc CH COO2c

9、OH 故 C 错误 D 等浓度 等体积的小苏打和烧碱溶液混合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3 Na CO 溶液中存 在电荷守恒得 2 33 c Nac H2c COc OHc HCO 故 D 正确 二 非选择题 每空 2 分 共 46 分 19 I 1 0 225mol L min 2 5 3 3 II 1 B 2 大于 大于 20 增大 CH3OH 6e 8OH CO32 6H2O Cl 5e 2H2O ClO2 4H 1 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解析 CH3OH 燃料电池中通入甲醇的一极为负极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正极上氧 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 电极反应式为 O2 4e 2H2O 4OH 溶液中

10、 c OH 增大 因此通 入 O2的电极附近溶液的 pH 增大 通入 CH3OH 的电极为负极 甲醇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 应 由于溶液为碱性 所以甲醇失去电子后产生的 CO2会转化为 CO32 因此负极反应式为 CH3OH 6e 8OH CO32 6H2O 用石墨作电极 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 ClO2 在阳极 Cl 失去电子 被氧化 产生 ClO2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由水参加反应 同时生成 H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l 5e 2H2O ClO2 4H 已知从阴极处收集到的气体比阳极处收集到气体多 6 72L 假设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 的量为 xmol 即 x 2 5 x 6 72 22

11、 4 L L mol 解得 x 0 5mol 故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 5mol 2 1mol 根据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自由移动 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可知向在阴极 室中加入少量的 NaOH 的作用是增大附近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 21 1 防止剧烈沸腾 使环己烯液化 减少挥发 2 上 g 83 C 解析 试题分析 1 液体混合物加热要注意防暴沸 故 A 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剧烈沸腾 由题给数据分析环己烯易挥发 试管 C 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使环己烯液化 减少挥 发 2 环己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故粗品中加入饱和食盐水 振荡 静置 分 层 环己烯在上层 为增强冷

12、凝效果 冷却水从 g 口进入 环己烯的沸点为 83 收集 产品时 控制的温度应在 83 左右 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 可能的原 因是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22 1 2 羧基 羟基 消去反应 3 n 4 4 解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是 B 是 C 是 D 是 E 是 F 是 G 是 H 是 I 是 1 由上述分析 可知 C 的结构简式为 2 E 为 其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羧基 羟基 C 是 C 与 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 发生消去反应产生 F 所以 C F 的反应类型是 消去反应 3 G 是 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 H 则 G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H 的反应方程式为 n 4 D 为 D 的一种同系物 W 分子式为 C8H8O2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符合下列 条件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说明含有苯环 遇 FeCl3溶液不变紫色 说明没有酚羟基 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但不属于水解反应 含有羧基 可以为苯乙酸 甲基苯甲酸 有 邻 间 对 因此共有 4 种同分异构体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4 个峰的结构简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