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初三化学-微观构成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1453310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训练】-初三化学-微观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项训练】-初三化学-微观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项训练】-初三化学-微观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项训练】-初三化学-微观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项训练】-初三化学-微观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项训练】-初三化学-微观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训练】-初三化学-微观构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帮一课初中独家资料之【初三化学】微观构成经典例题分析类型一、宏观现象的解释【例 1】25m3 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0.024m3 的钢瓶中,这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的大小可改变C分子本身可改变D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D【解答】石油气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 25m3 的石油气加压液化以后,可以装入 0.024m3 的钢瓶中。类型二、分子与原子的叙述故选:D。【例 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答案】C【解答】A、分子

2、、原子的特点:都在不断运动、体积和质量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故A正确;B、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B 正确;C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 C 错误;类型三、原子与离子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其它分子,故D 正确。故选:C。【例 3】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核电荷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相等; 化学性质相似;质量几乎相等;质子数相等;Na+比Na 稳定,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答】1 个钠原子失去 1 个电子形成 1 个钠离子,核电荷数不变,质子数相等;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质量

3、几乎相等;它们核外电子数不相等;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Na+比Na 稳定。类型四、微粒间的数量计算故说法正确。故选:A。【例 4】德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种锡和硫磺的化合物,能够将红外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该化合物中含有S2等微粒,已知S 的原子序数为 16,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 AS2是一种原子B.1 个S 原子共含有 32 个质子CS 原子一定含有 16 个中子D1 个S2带 2 个单位的负电荷【答案】D【解答】A、S2是一种带负电的原子,是阴离子,故A 说法错误;B、由于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S 的原子序数为 16,1 个 S 原子共含有 1

4、6 个质子,故 B 说法错误;C、根据题意不能确定S 原子的中子数,故C 说法错误;类型五、宏观与微观表示方法D、1 个S2带 2 个单位的负电荷,故D 说法正确。故选:D。【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水是由 2 个氢元素和 1 个氧元素组成的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D【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不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错误;类型六、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

5、信息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故选:D。【例 6】2019 年是元素周期律发现 150 周年。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属于金属元素B氯的原子序数是 17C. 氯原子核外有 17 个电子D.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5.45【答案】A【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氯, 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17,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17,表示原子序数为 17;根据

6、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7,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巩固练习一、选择题(共 13 小题)1.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 实解释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B花开的香味飘向四方分子的质量很小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 个氧原子D水和冰的物理性质不同他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ABBCCDD2. 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

7、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C状态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发生了化学变化3.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B分子大,原子小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4. 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呈球形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

8、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 )ABCD 5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 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钠原子比钠离子多一个电子6在 Fe、Fe2+、Fe3+三种微粒中,一定相同的是()A化学性质B核外电子数C核电荷数D所带电荷数 7元素铅的质子数为 82,相对原子质量为 207,求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A42B43C82D838. 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 20 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 98 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 118 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发

9、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8C. 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16D. 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89. 已知在某原子中共有的粒子数为 40,其中不带电的粒子数为 14,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54B13C27D26102019 年 4 月,自然杂志发文宣布,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氦合氢离子(HeH+)。HeH+被认为是宇宙中首个化学反应的产物,是宇宙演化的最重要标记之一。则 1 个 HeH+()A只有 1 个原子核B共有 3 个质子C共有 4 个电子D相对质量为 311. 下列关于 H2O2、H2CO3、H2O、H2 四种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氢气

10、B都含有氢分子C都含有氢元素D都含有 2 个氢原子12.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铈属于金属元素B. 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58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gD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 5813. 元素周期表中第 118 号元素是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Uu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76D.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8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 13 小题)1. 【答案】C【解答】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

11、温,水银柱上升,是由于原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故A 错误;B、香味飘散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 错误;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 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 多1 个氧原子,分子的构成不同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不同,故 C 正确;D、水和冰都是水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物理性质不由分子保持,故D 错误。故选:C。2. 【答案】A【解答】A、是水蒸气状态,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正确;B、在状态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错误; C、状态的水分子也是在不断运动的,错误;D、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

12、选:A。3. 【答案】C【解答】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选:C。4. 【答案】A【解答】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是错误的,因为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内,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原子是可分的,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呈球形是正确的;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正确;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是正确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正确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A。5. 【答案】C【解答】A因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不变,故A 正确;B. 相对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变为离子时,原子核不变,所以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故B

13、 正确;C.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决定其化学性质不同,故C 错误;D. Na 原子核外有 11 个电子,Na+的核外有 10 个电子,Na 比Na+多一个电子,故 D 正确 。故选:C。6. 【答案】C【解答】A、铁原子分别失去 2 个、3 个电子形成 Fe2+、Fe3+,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原子分别失去 2 个、3 个电子形成 Fe2+、Fe3+,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原子分别失去 2 个、3 个电子形成 Fe2+、Fe3+,它们的核电荷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原子分别失去 2 个、3 个电子形成 Fe2+、F

14、e3+,它们的所带电荷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 【答案】B【解答】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铅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2;依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得铅原子的中子数为:20782125, 因此铅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1258243。故选:B。8. 【答案】B【解答】A、根据题意,用质子数为 20 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 98 的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 118 的新元素,则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但不属于化学变化研究范围,化学变化仅限于原子的电子的得失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由题意,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118,则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8,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新元素的核电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