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2017学年中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31413674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8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2017学年中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08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2017学年中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08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2017学年中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08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2017学年中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08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2017学年中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8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2017学年中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8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2017学年中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义乌卷)政治】法治完善推动政治文明。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此开启我国民法典时代,这说明()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宪法是民法总则制定的根本依据我国法律代表公民意志和利益。ABCD【答案】A考点:法律的特征1【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义乌卷)政治】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有()人一旦违法,必将受刑罚处罚 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维护身体健康 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来源:Z_xx_k.ComABCD【答案】D考点:防范侵害保护自己2【201

2、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丽水卷)政治】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这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网络安全管理有了法律依据 借助网络交往可以全面认识自我。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这说明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制定了网络安全法,使网络安全管理有了法律依据,所以是正确的,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也不是题干主旨的反映,排除,故选B。考点:法律的特征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丽水卷)政治】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李

3、某这一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ABCD【答案】D考点:法不可违4【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金华卷)政治】2016年国家司法机关查处了大量案件。其中立案侦查职务犯罪47650人。包括原县处级干部2882人、愿要局级干部446人,对令计划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依法提起公诉。材料说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职务犯罪是我国法律打击的唯一重点法不可违、违法必究 我国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表述了司法机关查处了大量案件,处罚了一批犯罪的高官,这说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没有特权,也说明了

4、法不可违,如果违反法律必然要受到制裁,也体现了我国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所以是正确的,是错误的,我国法律制裁一切违法犯罪,排除,故选C。考点:法不可违5【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嘉兴卷)政治】据报道,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从2014年的10142人下降到2016年的6849人,降幅达32.4%这表明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得到增强,学会了依法自律知识学习受到重视,提高了考试成绩道德修养获得提升,抵制了不良行为义务意识得以提高,遵守了劳动纪律。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表述了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有所下降,这说明了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学会了依法

5、自律,抵制了不良行为,所以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题干主旨的反映,排除,故选B。考点:法不可违6【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杭州卷)政治】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权威的一种手段。【答案】F考点:诉讼的重要性7【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政治】下列有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 A.闭锁心理属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不正常的行为表现来源:Z.xx.k.Com B.普通百姓与明星尽管才能有差异,但人格和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其中包括省、市两级人大制定的“行政法规” D.“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

6、“现阶段”,就是指“初级阶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闭锁心理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一种阶段性的心理现象。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大都会出现闭锁性,即出现隐秘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这都是正常的,A是错误的,B是正确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C是错误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就是指全国人大一致通过的法律,不包括省、市两级人大制定的“行政法规”,D是错误的,“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现阶段”,就是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故选B。考点:人生而平等、法律的特征8【2017年初中毕

7、业升学考试(山西卷)政治】下列四个案件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小郑弄错了两个,你认为是哪两个呢?邻居收养了几条流浪狗,每晚叫个不停,影响大家休息。物业去交涉也不管用。属于民事违法,给法院打电话。赵老板带人将欠债者控制在小区的地下室百般羞辱,并将对方打成重伤。属刑事违法,向公安局报警。大街上来了一个耍猴的围观群众把人行道占满了导致交通受到影响。属行政违法,向城管部门举报。某培训机构将当地高考状元的照片用作宣传,高考状元找来后还拒不撤除。属民事违法高考状元音像公安局起诉。A. B. C. D.【答案】B考点:法不可违9【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政治】“醉驾入刑”施行6年间,青岛交警部

8、门共查获酒司机54675人,其中4919人因醉酒驾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严格刚性执法使酒后驾驶得到有效遏制。这则材料告诉我们()A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由国家制定C法律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D减少酒驾主要靠自觉【答案】A【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表述了国家通过严格执法,有效地遏制了酒后驾车的行为,这是通过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是错误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是错误的,排除,故选A。 考点: 法律的特征 10【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政治】在学校法治教育讲座上,校警讲述了中学生李海(化名)的故事,引起热议。请你阅读故事

9、内容,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校园欺凌引起公愤】李海是一名 13 岁的八年级学生,因生活琐事对七年级学生刘辉(化名)心生怨恨。一天,李海纠集同学施某、何某,尾随放学回家的刘辉,将其胁迫到偏僻处,对其恶语相向,拳打脚踢,并用手机拍下现场视频,将视频传至微信朋友圈。随后,该视频被转发扩散,引起社会公愤。后经医院诊断,刘辉身体多处软组织损伤。警方很快介入,责令三名施暴者向刘辉赔礼道歉并赔付医疗费。学校也安排专人对刘辉进行心理疏导。【多方帮教回归正途】 因李海等人均系未满 14 周岁的在校学生,警方依法做出了免于治安处罚的决定。了解到李海常违反校规校纪,无心学习,警方担心其不思悔改,再入歧途

10、,遂联合学校、家长对李海采取了以下措施:警方定期随访,安排其参观看守所,听“失足”青年现身说法;学校安排李海听法治讲座,参加校园公益活动;家长对其严加管教 在多方帮教下,李海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改正,学习、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 l )李海等人的行为为何会引起社会的“公愤” ? ( 3 分) ( 2 )结合李海“回归正途”这一过程,对故事进行点评。( 3 分)【答案】(1)李海等入对刘辉施暴、并将施暴视频发到网络上,是违法行为。 李海等人胁迫刘辉,侵犯了刘辉的人身自由权。李海等人对刘辉恶语相向,浸犯了刘辉的人格尊严权。李海等人对刘辉拳打脚踢,侵犯了刘辉的生命健康权。(任答对一点得1分,共3

11、分,未结合材料扣I分) (2)因未满14周岁,对李海等人免于治安处罚是对其实施司法保护。 学校安排李海听法治讲座、参加校园公益活动是对其实施学校保护。 家长对李海严加管教,体现了家庭保护。 “多方帮教,回归正途”保护了李海的受教育权。(任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未结合材料扣I分)学科*网来源:学科网考点:法不可违、特殊的爱 特殊的保护11【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政治】阅读下列图表,运用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原因比例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家庭暴力影响67.62%暴力影视或游戏的影响66.53%青少年情绪不稳定、缺乏自制力66.33%学校管理松懈,不重视法制教育56.58%青少年过早产

12、生情感纠纷45.64%(1)谈谈图一中的而行为对青少年造成的伤害。(2)根据图二的调查结果,请你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整顿校园欺凌、暴力行为刻不容缓;国家重视对青少年的保护图一中的行为不仅给被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威胁其身心健康,影响其健康成长;对施暴者而言,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制裁,付出沉重的代价,也很可能划入犯罪的深渊;同时还会影响学校纪律和风气,妨害学生正常学习;可能引发家庭悲剧,加重家庭负担;败坏社会风气等学科*网(2)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尽量不与同学发生冲突;遇到校园暴力侵害,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面对不法侵

13、害,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然后机智勇敢灵活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欺凌、暴力行为作斗争;不能忍气吞声、纵容欺凌、暴力行为,要积极寻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受到侵害后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碰到他人受侵害时,要能见义智为(答出2点4分 考点:法不可违12【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金华卷)政治】传承好家风。传递正能量。阅读“六尺巷”的故事。回答问题。清康熙年问。张美在京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有一年他在安般桐城的家人因建房占地与邻居发生纠纷,互不相让。便写信请他出面干涉。张英并未仗势欺压,而是回信说:“千里束书只为墙,让他三足又何?万里长城令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

14、完。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深受感动,也王动让出三尺;房基地。两家和好如初。这就形成了桐城著名的“六尺巷”。(1)运用心理和道德知识,说说此故事蕴含了哪些正能量?(2)从现代法治社会角度看。故事中争议的是什么权利?列举我国保护该权利的相关法律。(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生活中若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样合情、合理、合法地妥善处理?【答案】(1)平等待人,宽容礼让,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等(2)财产所有权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学科*网(3)首先与对方沟通协商;其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最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析】试题分析:(1)仔细阅读材料,提炼关键语句,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张美是朝中官员,邻居是普通百姓,张英并未仗势欺压,说明他平等待人,他告诉家人要礼让,说明他宽容礼让,他还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说明他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据此作答。(2)仔细阅读材料,提炼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