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蕴含的12种物理现象-(公务员常识)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1396157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中蕴含的12种物理现象-(公务员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词中蕴含的12种物理现象-(公务员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词中蕴含的12种物理现象-(公务员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词中蕴含的12种物理现象-(公务员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词中蕴含的12种物理现象-(公务员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中蕴含的12种物理现象-(公务员常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中蕴含的12种物理现象一、诗词中的光学知识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射)。这一物理现象的诗句比较好掌握,常考的大致分为两类现象:一类是诗句中涉及到影子的,比如:“对影成三人”、“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就是树木枝叶的影子)等等;另一类是诗句中涉及遮挡的,比如:“峰多巧障日”(山峰多了,遮挡了太阳光)、“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推开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顶,阳光只能从云缝中穿出照亮江面。都是云遮挡住了光线。)2.光的反射。这一类诗句是真题中考得最多的,只要诗句中出现倒影、镜子,就都属于光的反射(镜面反射),比如:“楼台倒影入池塘”、“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等等。3.光的折射。这一类诗句特别少

2、,大家记住两句就够了:“潭清疑水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看到的“落日”并不是实际的太阳,而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虚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以下。)4.光的色散。这一物理现象是大家常常忽视的,但比较好理解,凡是诗句中出现彩虹的,都属于光的色散,如:“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二、诗词中的声学知识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最有代表性的诗句是苏轼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问君何不指上听?”和韦应物的“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鸣?”这两首诗的疑问部分都是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但这类诗句在真题中往往考得不会那么贴切,只

3、要和声音有关,都可以说涉及到“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物理现象,比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2.声音的反射(回声)。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这就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现象,产生回声。三、诗词中的能量转换1.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凡是诗句中涉及到弓的都可以说“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比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等。2.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凡是诗句中有物体从高处落下,都可以说“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四、诗词中的热学知识1.分子的热运

4、动(扩散现象)。这一类知识对于没做过历年真题的同学来说容易被忽视,也不容易想到,但只要做过类似的真题,这一类知识就非常好理解了,凡是涉及到气味(真题中常常是香味)的诗句,都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比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满架蔷薇一院香”、“弄花香满衣”等等。2.物态变化。这一类其实和考诗词关系不大,主要考的是物理知识,记住几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露、雾是液化,霜、雾凇、冰花是凝华,再通过诗句中的相关字来判断体现的物理现象。比如:“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凝华)等。五、诗词中的力学和运动1.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这一类诗句主要靠理解,但凡题目诗句

5、中描述物体的运动,都可以往这方面上去想,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等”(青山本是静止的,但相对于孤帆来说,青山运动状态是“出”是运动的)、“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句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同时这句诗还描述了地球的自转)。2.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类也比较好理解,一般来说,诗句中描写物体由静至动的变化都涉及这一物理知识,比如:“水晶帘动微风起”(帘子原来是静止的,风把它吹动了,说明力改变了水晶帘的运动状态)、“荷动知鱼散”(荷花由静止变为运动,是鱼对它施加的力改变了运动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