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124345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题: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观点态度考纲要求: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级。教学重点:重点把握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 “表现了什么思想” 、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 “表现了什么思想” 、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示例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10 年辽宁卷)雨 陈与义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

2、(1118) ,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 ,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 “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

3、在“若即若离”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 ,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 ,但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二、方法指导:1分类整理,把握同类诗歌的内容特点。2.由“点”及“面”

4、,挖掘诗歌意蕴。作为设题较为规范的高考古诗鉴赏题,一般都会遵循文学鉴赏“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基本规律。因此,由“点”及“面”应是我们鉴赏古诗的可行方法。这里的“面” ,指的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点” ,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的“关键点”:(1)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 ,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显然,作者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感也通过这一“闹”字而自然地流露出来了。又如 2008 年高考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总

5、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愁”字,就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也为我们的答题明确了方向。(2)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 ,就表明了作者高洁的志向;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就阐述了人们要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道理。这样的诗句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是诗中的关键句。抓住这些句子,就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如 2008 年高考全国卷 的一道考题:“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只要我们抓住了“最羡渔竿客”一句,写出类似

6、“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的答案就并非难2事。(3)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越中览古中的“览古” ,说明它是一首“怀古”诗;出塞 、从军行则显示此类诗歌应是“边塞”诗。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答题就有了针对性。如回答 2008 年高考重庆卷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这一设问时,我们就可结合送别诗的内容特点,写出“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之类的答案。相反,如果忽视题目,有时便很有可能因思考失去着落点而盲目答题,如鉴赏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7、,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不结合题目理解,则很难把握这首诗的主旨是“谈读书” 。(4)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含义。如:松,往往寓含坚贞;梧桐,常常表现凄苦之情;残月,往往暗示离散;柳,表示离别时的难舍之情,也含有挽留之意;杜鹃,往往表示凄凉、哀伤。平时备考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考试时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 2008 年高考山东卷古诗鉴赏题是赏析秦观的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

8、对斜晖,此恨谁知?”其中第()题是:“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作答时只要抓住“落红” 、 “小雨” 、“杜鹃”等几个意象来思考,就不难发现作者是通过描绘残春景象来表现伤春的无奈之情的。(5)注释。出现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应看作是有效信息,包括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如 2007 年高考江西卷是比较鉴赏高蟾的金陵晚望和韦庄的金陵图注释简单地介绍了作者: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在解答“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 ,诗人为什么伤心”和“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 ,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

9、,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这两个问题时,我们不能忽视注释所起的作用,因为这两位身处“晚唐”的诗人,他们在这两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就是为“晚唐国事的衰败”而“伤心”的。3.借助表达技巧,揣摩诗歌内容和情感。有些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主要是借助于某些特定的表达技巧,如比喻、用典、反衬等来表现的。因此,把握诗中的表达技巧、分析它们的表达特点,也是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如 2007 年高考浙江卷古诗鉴赏题的第二首是金代吴激的词作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该词化用了唐代三位诗人的诗句:杜牧泊秦

10、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刘禹锡乌衣巷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解题时倘若不抓住三个典故的寓意揣摩,我们对作者蕴含其中的“家国灭亡的悲痛、无奈仕金的隐哀、身世相仿的伤感”就难以理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以乐景写哀情”这种表现手法。古代借景抒情类诗歌绝大多数是以乐景来表乐情的,但也有一些诗歌却以乐景来寄托哀情。我们在解读此类诗歌时,不能被诗歌中明快的景象所迷惑而误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就是以“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

11、殿”的热闹、繁华之景(乐景)来表达盛衰无常的慨叹(哀情)的;旅夜书怀中“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雄浑开阔之景)寄寓的则是诗人孤独伤感之情。三、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223 题。 (6 分) (10 年浙江卷)定林 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 分)答案:“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 、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3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2诗人为什么认为

12、“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 (3 分)答案: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背景解读: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 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 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 年) ,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四、教师小结:1分类整理,把握同类诗歌的内容特

13、点。2.由“点”及“面” ,挖掘诗歌意蕴。3.借助表达技巧,揣摩诗歌内容和情感。五、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蝶恋花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 分)【答案】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 ,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

14、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六、布置作业: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04 浙江)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 ,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 分)【答案】 (1)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

15、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2)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3)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04 浙江)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 ,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 分)【答案】

16、(1)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4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2)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3)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二、巩固练习题组一概括内容与主旨1.(2008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