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法-中医护理PPT参考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1098872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注射法-中医护理PPT参考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穴位注射法-中医护理PPT参考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穴位注射法-中医护理PPT参考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穴位注射法-中医护理PPT参考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穴位注射法-中医护理PPT参考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穴位注射法-中医护理PPT参考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注射法-中医护理PPT参考幻灯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穴位注射法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穴位注射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掌握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 熟悉穴位注射的适应症 2 一 定义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 它是利用带有长针头的注射器具代替毫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 痛点或敏感点 再施行手法后 将一定数量的大分子液体注入穴位的方法 3 二 起源 所谓 水针 是相对于原来针灸所采用的 金针 而言 这种疗法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 当时在蓬勃地建设中医现代化 于是很多医生在临床中尝试用注射器代替原来的金针 很快 这种方法拓展到穴位封闭等很多治疗领域 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4 三 原理 穴位注射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现代医学肌肉注射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 通过

2、针刺和药物渗透 将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 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 对某些病症有特效治疗作用 具有操作简便 用药量小 适应症广 作用迅速等优点 5 传统针灸疗法 现代肌肉注射 穴位注射 6 四 适应范围 水针疗法的应用范围较广 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 1 运动系统疾病 痹证 肩周炎 风湿性关节炎 腰腿痛 扭伤等 2 神经系统疾病 头痛 不寐 口眼歪斜 痿证 三叉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 癫狂痫证等 3 消化系统疾病 胃痛 胃下垂 溃疡病 胃肠神经官能症 腹泻 痢疾等 7 4 呼吸系统疾病 咳嗽 急慢性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 哮喘 肺痨等 5 心血管病 心悸 心动过速 心

3、痛 冠心病 心绞痛 高血压等 6 五官科疾病 咽喉肿痛 目赤肿痛 中耳炎 鼻炎等 7 妇产科 小儿科疾病 阴挺 子宫脱垂 催产 小儿肺炎 小儿腹泻等 8 五 操作流程和方法 9 一 用具 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使用的药物和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 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 一般选用1ml 2ml 5ml注射器 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 20ml注射器 10 二 药物的选择 1 中草药制剂如复方当归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鱼腥草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等 2 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1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等 3 其他常用药物5 10 葡萄糖 生理

4、盐水 神经生长因子 强的松龙 盐酸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许多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也可考虑作小剂量穴位注射 11 药物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差异较大 决定于注射部位 药物的性质和浓度 耳穴每穴注射0 1ml 面部每穴注射0 3 0 5ml 四肢部每穴注射1 2ml 胸背部每穴注射0 5 1ml 腰臀部每穴注射2 5ml 5 10 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 20ml 12 药物剂量 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如乙醇 和特异性药物 抗生素 激素 阿托品等 一般用量较小 即小剂量穴位注射 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的1 10 1 3 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 4ml 13 三 选穴处方 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辩证取

5、穴 结合经络 经穴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 在压痛等阳性反应点进行腧穴注射 选穴宜少而精 以1 2个腧穴为妥 最多不超过4个腧穴 一般选取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14 临床常用穴位 我们总结发现穴位注射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 曲池 肺俞和血海 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 15 四 操作程序 核对 解释 定位 消毒 进针 缓慢提插 得气 推药 拔针 16 五 操作要点 1 根据所选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2 定位 在体表位置正确选择穴位 3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刺入穴位 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 待针下有 得气 感后 回抽一

6、下 若回抽无血 即可将药推入 17 五 操作要点 4 一般使用中等速度推入药物 慢性病 体弱者用轻刺激 将药物缓慢推入 急性病 体强者用强刺激 将药物快速推入 5 如果注射药物较多时 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渐退后至浅层 边退针边推药 或将注射器变换不同的方向进行穴位注射 18 五 操作要点 6 针刺角度及深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 决定针刺角度和注射的深浅 1 头面及四肢远端等皮肉浅薄处的穴位多浅刺 2 腰部和四肢肌肉丰厚部位的穴位可深刺 3 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 可在皮内注射形成皮丘 4 腰肌劳损的部位多较深 故宜适当深刺注射 19 20 六 疗程 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 治疗后

7、反应强烈的也可以间隔2 3日注射一次 10次为一疗程 休息5 7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21 七 注意事项 1 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 使用时应谨慎 2 不能使用过期 变质药物 3 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 血管内和脊髓腔 4 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腧穴注射时 应注意避开神经干 以免损伤神经 如针尖触到神经干 有触电样的感觉 应及时退针 不可盲目提插 22 注意事项 5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防止感染 6 使用腧穴注射时 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 如局部酸胀感 4 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 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 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7 注意药物的性能 药理作用 剂量 配伍禁忌及毒

8、副作用 凡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必须常规皮试 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 23 注意事项 8 背部脊椎两侧腧穴注射时 针尖斜向脊椎为宜 避免直刺引起气胸 体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不宜深刺 以免刺伤内脏 9 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 最好取卧位 注射部位不宜过多 药量也可酌情减少 以免晕针 10 孕妇的下腹部 腰骶部及合谷 三阴交等穴 不宜作腧穴注射 以免引起流产 24 知识拓展 自血疗法 自血疗法是水针疗法的发展 是抽取患者少量静脉血 再注入其自体穴位 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独特疗法 在20世纪50年代此法已应用于临床 后逐渐用于治疗皮肤病 呼吸系统疾病 肿瘤等各种疾病 本法的特点在于通过针刺 自血 穴位的多重作用 达到综合效能 具有取穴少而精 疗效可靠 安全 简便等优点 尤其适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与慢性难治病痛 25 26 复习思考题 1 穴位注射法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2 穴位注射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3 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 27 谢谢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检验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