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双向网络高频信号的传输优化.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1089765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高频信号的传输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高频信号的传输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高频信号的传输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线电视双向网络高频信号的传输优化.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线电视双向网络高频信号的传输优化摘要:2013年上半年吴江有线本地互动电视信息平台进行招标建设,并预期于下半年上线,平台中互动点播需占用频点12个,因频点资源紧张,规划使用了700MHZ以上的高频点段作为传输通道,但通过先期对本地网络的高频段信号质量进行摸底后发现此频段存在质量问题。 关键词:双向网络 高频信号 传输1 吴江有线网络规划及状态(见表1)为了确保2013年下半年份平台的顺利上线运营,2012年底,吴江有线前端在858 MHZ频点插播一路数字信号,对本地网络的高频段信号质量进行检测,发现部分区域高频段信号质量劣化严重,故障节点主要集中在光点至用户侧线路段一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HF

2、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网络的“最后一公里”,这一段线路是最容易造成参数瓶颈及产生信号质量劣化的地方,因此对这 “最后的一公里”的高频信号质量进行了一次针对性的“摸底”。以同里叶泽湖小区为例,在光点至用户这段干线上,测量了光点、分支器、用户端三个节点的信号(如表2所示)。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光点发出的信号MER(调制误差比)均在36以上,电平也较为平稳,但是经过光点至用户这一段,即约150米同轴电缆传输后,信号质量出现了明显的劣化,为此测量了的几处用户端,大部分高频信号质量低于MER24,BER:10-3的射频信号服务底线,甚至部分用户高频直接无法锁屏,此时包括部分高清、省网互动,以及建设中的

3、本地信息互动电视等高频信号所承载的服务在用户端已完全无法推广,为增值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障碍。2 问题分析通过对现场的勘察,发现问题主要是因为线路进水所引起的,电缆或者接头进水后会引起中间绝缘层介电系数变化,电缆衰减增大,尤其是对高频信号,在用户端即反应为高端信号变差。而造成线路进水这一现象的原因经过分析后总结出主要有三个:线路采用的是分支网的模式,虽然分支网设计和施工都相对简单,但是分支网线路节点过多,而节点越多,存在的故障隐患也就越大。所有分支器都放在地下,所处环境湿气过重,尤其当遇上梅雨季节的时候,部分分支器甚至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接头使用O型环方式,而线路施工维护人员工艺水平较为参差不

4、齐,很多头子存在没有完全挤压进去,或者密封O型环没有压紧等问题,使得水气很容易就侵入到了接头以及线路中,无法有效的防水。3 解决思路与实施针对这些问题,该公司逐一进行针对性的整改优化,重新设计了一个以分配网为主体结构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首先摈弃原先的分支网络结构,设计成分配型的网络结构,先将光点传输出来射频信号通过三分配分成三路,再按照近、中、远三个区域分别通过十二分配(近)、八分配(中)、四分配(远)将信号分配到用户处,理论估算得出信号衰减分别为:十二分配(近):6dB(3分配)+14 dB(12分配)+5 dB(-9线损)=25 dB八分配(中):6dB(3分配)+10 dB(8分配)

5、+11 dB(-9线损)=27 dB四分配(远):6dB(3分配)+8 dB(8分配)+17dB(-9线损)=30dB此方案在保障所有用户电平指标都平衡的前提下,以多铺设电缆线为代价,减少光点到用户的节点,在此结构中所有用户到光点都只有两个节点。然后,将三个分配器从地下移至地上,并设立分配箱,大幅降低分配器所处环境的湿气,减少了进水的可能。最后将O型环F头逐渐替换成挤压式的F头,挤压式的头子无需在铜片上安装O型密封圈,也就不存在O型圈被损坏的风险,它是通过挤压一次性安装,压缩过程中触发密封,因此即使是新手也能把接头做的很完美,达到防水连接的标准。4 总结同里叶泽湖小区作为整改测试小区按照分配网方案的优化已完成,此小区网络的高频信号质量得到大幅提升,随着通过这次优化所总结的一些分配网络设计优化的经验在全区的逐步推广和执行,该公司有信心使吴江有线网络能在未来将本地互动信息平台的信号完好无损的从机房的送到有线用户处,为吴江有线的各项业务推广提供一条平坦优质的“通道”。参考文献:1苗同寿.现代住宅的有线电视线路设计J.华章,2011(18).2姜宏,于福志.浅论有线电视网络经营者与用户的行政解纷机制J.黑河学刊,2007(02).3赵文明.提高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发展竞争力的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2).4陈双.有线电视前端设备的调整J.成才之路,2009(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