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论文.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1088768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论文第1篇: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基于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之一,但短期利益驱动下,开发不当极易引起过度商业化现象。当前我国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表现如:一.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表现1.过度依赖门票经济,门票上涨之风盛行。如近期凤凰古城涨价,2013年五一流失了许多客源。2.商铺林立、集市繁多。随着游客的涌入,旅游景区渐渐变味,很多景区“关卡林立”,商贩云集。3.肆意建造假文化景区的现象日盛。为了吸引客源,一系列模仿式的造景运动出现。4.景区没有按照最大容量严格限客。超载情况在旅游旺季时有发生。二、产生原因1.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够。很多景区没有在其承载

2、能力和旅游容量限度内,协调资源开发,科学、合理地规划,实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同时不损害社会利益与公众利益。2.景区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景区管理者的素质是景区管理问题发生的源头。如果只注重短期效应,忽视,环境保护,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三.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危害1.危害生态环境,旅游超载造成旅游污染和资源破坏。过多的商铺和大量游人、车辆,致使基础设施紧张,同时也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等。在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设施的损坏和旅游资源的退化,影响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吸引力。近年来,许多风景名胜区为了吸引游客而纷纷开展各种大规模的商业化旅游活动,如各种名目繁多的节会活动。旅游者的大量

3、涌入,使旅游交通运输量大增,使得废弃排放量增大,从而给区域内的地下水和溪流、湖泊或沿海水域造成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区域内一些独特的地质地貌和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2.降低旅游资源的外部吸引力随着旅游热潮高涨,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风景名胜区过度的商业化和旅游化。而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又使得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资源出现退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本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但近年来已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15%的高等植物,400多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已严重引起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下降。而且,资源的美学观赏价值降低,许多

4、风景名胜区采用掠夺式的开发,盲目上马,出现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趋势,区内古建筑遭到拆除或损毁,旅游资源的形态完美性受到破坏,导致其美学观赏价值降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3.破坏旅游美感。旅游商品开发混乱无序使得无序经营竞争激烈,产品雷同,文化表演重复同质,差异性不强,表演粗糙,艺术性不强,创造性不高,回头客少。类似的景区演艺节目同质现象严重,大大减弱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影响了游客对景区认知文化的影响。过度的旅游热,致使水乡古镇商业气息泛滥,商业化带来古镇的城市化,丧失了老百姓生活其中的原生态韵味。4.影响旅游景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景区的各种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得到有

5、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满足当代人对景区产品的需要,同时又不对后代人对风景名胜区资源利用的需要造成损害。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在短期内或许能使企业获利或者获取暴利,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上讲不利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盲目开发、乱用资源、破坏环境、不尊重当地的本土文化、缺少保护意识,这不是在发展旅游,而是在破坏旅游。因此,旅游的发展不应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成长的长期化。四.针对以上景区商业化应采取的措施1对旅游景区的总体功能进行科学规划与定位。旅游景区资源是国家共有资源,全民有无偿共享的权利,应该建设成为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的场所,供人们享用。景区公益化是景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6、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应该认清这个趋势,从公益化的角度去经营与管理;其次,从旅游景区与其它旅游要素的关系上讲,旅游景区具有吸引功能,即通过旅游景区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从而带动吃、住、行、购、娱等旅游要素经济的发展;最后,旅游景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功能。旅游经济是一种拉动经济,它的发展会带动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这个最根源的拉动点就是旅游景区。2.走出“门票经济误区”。据统计,景区门票在旅游者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大,门票收入在旅游经济收入(六要素)中的比重并不高。景区的经营管理必须有全局观、整体观。西湖从收门票到免门票,所产生的旅游经济效益不降反升,充分说明了

7、门票经济不是旅游景区的最佳发展模式。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游览是核心吸引要素,娱乐项目是延长游客在景区滞留时间的前提条件,畅通合理的道路布局是保证游客满意的基本因素,食、住、购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辅助条件,和核心要素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因此,景区的经营管理必须有全局观、整体观。西湖从收门票到免门票,所产生的旅游经济效益不降反升,充分说明了门票经济不是旅游景区的最佳发展模式。旅游景区不应走门票经济的老路,旅游景区管理者与经营者应该调整思想、端正认识。旅游者最关心的是旅游品质和景区服务,走出门票经济的误区,提升景区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旅游品质,这是旅游业的发展之

8、路。门票涨价是景区收入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的一种表现,也是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充分体现。对游客而言,过高的票价超过其经济承受能力,再好的地方大家也会站在理性的角度,考虑要不要去参与旅游消费。3.寻找商业化与文化发展的平衡点,增加景区文化内涵核定科学的商业化比例。严格来讲,旅游景区是一个休闲度假观光的区域,一切影响或破坏这种性质的行为都应该禁止,但是为了方便游人购物,为了调节游客的旅游活动,适当设计一些购物摊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个“适当”一定要把握好。景区内商业化比例的多少应根据旅游景区资源的性质而定,应该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控制好数量和位置。文化类资源景区应尽量少,景区核心范围应该少,生态旅游景

9、区应该少,红色旅游景区应该少等等。商业化行为不可喧宾夺主(由娱乐审美为主的旅游景区变为商业区),店铺的设计与装修风格应该有特色、符合景区的风格、利于传播当地的文化等等。综上所述,旅游景区的功能在于休闲和娱乐,旅游者前往景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休闲与娱乐,景区经营者应该明白这个基本道理,减少商业化行为对景区的破坏,对旅游者利益的损害,还景区本来的面貌,让自然回归自然,让文化回归本味,让游客满意,这才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4.建立独立的景区商业区。旅游景区商业化实际上是观光环境商业化的行为,是对旅游环境的一种破坏,建立独立的景区商业区可以实现旅游与商业共存。一是在旅游景区的外围区域集中建造旅游商业区

10、,并使购物环境观光化。营造具有休闲风格和生活气息的购物环境,有利于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达到“先卖感受,后卖商品”的效果。二是增加旅游休憩区的商业功能。将旅游休憩区的休息功能与商业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实现游客在购物中休息、在休息中购物的目标。但是景区商业区的选址应该远离旅游景区,避免商业行为对旅游景区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严禁在景区内开设商业店铺,严禁景区内出现个人经商行为,严禁景区内宗教人员的经商行为,严禁宗教旅游景区利用宗教旅游资源从事宗教迷信等骗人的商业活动。5.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低碳教育,注重“责任旅游”。在控制合理的游客容量基础上,注重生态的

11、保护,加强环保的意识,减少商业气氛,增强文化气氛,把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第2篇: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探讨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与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体育旅游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体育旅游产业在国外是一项十分红火的产业,如瑞士的滑雪、意大利的足球和美国的NBA,每年都会带来大量的游客和丰富的利润,体育旅游产业在这些国家中属于最具有实力的经济产业1。目前与体育相关的旅游和旅行市场每年的价值达1180亿美元,到2011年,旅游和旅行产业在全球GDP的比重有望达到10,而在一些国家体育旅游所创造的

12、价值将占旅游总收入的25。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很快。随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旅游产业大国。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奥运比赛期间有超过60万名海外游客到现场观赛,2008年来京旅游的海外游客超过450万人次。2009年北京就接待旅游总人数1.67亿人次,创旅游总收入2442.1亿元人民币。有人预测,受益于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将保持两大赛事举办期的旅游高温,国内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异常活跃,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前景良好。随着“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实施,我国进

13、入休闲社会的步伐将大大加快,体育旅游产业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为了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在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旅游吸引物、体育旅游环境和体育旅游服务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休闲文化生活水平,并在发展过程中制定新的政府扶持政策,保持体育旅游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扬地方体育旅游目的地与民族体育文化特色、保护体育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身心健康的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体育旅游产业可持

14、续发展的内涵:(1)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餐饮服务业、旅行社服务业、交通服务业等各项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循环经济效果,极大地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循环经济各项基本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带动整个体育旅游产业循环经济及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容易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从国内外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看,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环境是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行程的客体,是体育旅游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体育文化资源内涵,促进旅游目的地体育文化产业建设,使之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体育旅游文化

15、内涵。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托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和体育文化积累,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必然要突出当地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这既能给传统体育旅游体育文化赋予新的内涵,也能在发展中形成旅游目的地崭新的现代体育旅游文明,使体育旅游者具有更加丰富的经历和体验,满足后代人的发展和利益需求;(3)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相处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循环经济与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基本准则。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它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求在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体育旅游产业规划过程中维持

16、体育旅游产业资源供给目的地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体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体育旅游产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又要求对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合理利用;(4)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追求“整体性发展”。强调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规模和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必须与现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相适应,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体育旅游产业与环境的双赢;(5)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建立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合作群体和专项体育旅游项目,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6)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从根本上修正大众旅游的模式,有助于旅游产业系统内群体及个体观念的转变,弥补大众旅游的缺陷和不足,满足旅游者对身心健康的旅游形式的追求,为振兴体育产业经济和旅游产业经济探索新的发展之路;(7)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