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学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106773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学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鸦片战争至中华民国成立(18401912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深化时期,也是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整体发展时期。1.政治上,西方列强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先后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道路。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3.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亡道路,先后经历了资产阶级维新思

2、想、三民主义等思潮,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民众的生活习俗受到巨大冲击,传统礼仪受到冲击。阶段一晚清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8401894年)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列强侵略(1)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合发动。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3、2)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施。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3)进程: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天京陷落。(4)作用: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二、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自然经济逐步瓦解(1)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客观上促使中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2)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洋务运动(1)概况:从19世纪60年代到9

4、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2)评价: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3.民族资本主义诞生(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2)影响: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三、思想和社会生活近代化1.“向西方学习”思潮(1)“新思想”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

5、制夷”的思想。(2)“中体西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掀起了洋务运动。(3)早期维新思想: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2.社会生活近代化(1)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建筑等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2)19世纪6090年代:轮船招商局、唐胥铁路、有线电报、申报等在中国出现。考法1从近代化角度考查列强侵华的政治影响典例1 (2018全国,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

6、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考题点评 本题从中国近代对待琉球问题的态度切入考查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近代化观念对材料信息进行解读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阐述的信息。解析材料中地方督抚的主张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说明依然存在朝贡观念;第二,主张中国外交官以“万国公法”为依据,联合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来参与评判是非曲直,明显带有近代外交观念,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A错

7、误;从日本阻止琉球向中国朝贡,中国部分地方官员称琉球为“藩属”来看,传统朝贡体系依然存在,B错;地方官员只是依据自己对外交的理解提出建议,并非干涉外交决策,C错。答案D全面认识列强侵华的影响(1)从革命史观角度考查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危害。高考命题重视西方列强侵华的结果与影响,忽略侵华的过程细节。对于两次鸦片战争要从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从中华民族利益角度理解其非正义性质。如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自主权、外交权等都逐渐失去,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过程,导致中国国际地位逐步下降。(2)从近代化角度考查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趋势。近代列强的侵华,被迫

8、打开中国社会的大门,西方近代文明传入,客观上促使中国社会由闭关锁国逐步走向开放的过程,促使中国人民逐步觉醒。如中国的经济、外交、社会生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趋势加强,中国先进人士开始觉醒,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提出各种策略和主张等。1.(视角 鸦片战争的背景)1839年9月,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9个月,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此时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道奏折,称“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反映出()A.林则徐对当时的英国完全缺乏了解B.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清朝政府官员认知C.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D.清政府已经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大战在即,但即便像林则徐这

9、样的封建地主阶级开明之士都没有意识到战争的风险,依然自欺欺人地高估“天朝上国”的影响力,故选B项。答案B2.(视角 列强侵华的影响)某次战争后,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A.列强开始深入中国内地B.中国国际地位大大下降C.中国遭到列强彻底瓜分D.清廷完全沦为洋人朝廷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日本等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故选B项。列强开始深入中国内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的爆发,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项错误;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八国联军侵华战

10、争后,D项错误。答案B考法2从碰撞与交流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典例2 (2016全国,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考题点评 本题以洋货在近代中国日益增多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解题关键是:理解19世纪中期以后,洋货深入到中国的社会生活及其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的本质。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上的日常洋货已经充斥到“穷乡僻壤”,说明民众的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故选

11、C。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关税主权”,排除A;在近代,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中国市场主动开放并非在19世纪中期以后,应该开始于19世纪末清政府自开商埠,排除D。答案C典例3 (2015全国,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考题点评 本题以英国进口的中国生丝的包装布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经济在近代中国经济中的作用。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从自然经济

12、的抵制特点角度思考。 解析据题干材料情境,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选D项。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答案D多元视角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中国被迫转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了融于世界全球化的过程。(2)从文明史观看,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3)从近代

13、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1.(视角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弃谷植棉”现象逐渐蔓延,原本以“苏湖熟,天下足”闻名于世的苏湖地区竟成为缺粮区,其所需部分粮食从印度、新西兰等地进口。这反映了()A.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民族经济获得发展C.自然经济已被瓦解 D.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解析材料中“弃谷植棉”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传统农业受到经济作物种植的冲击,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选A项。材料涉及的主要是部分地区农业生产,B项范围过大;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C项说法错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故D项错误。答案A2.

14、(视角 列强侵华对近代经济的影响)下面为中国茶叶出口占世界茶叶贸易比重表,导致这一时期贸易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873年1883年1893年比重92%88%49%A.传统茶业竞争力减弱 B.洋务运动的积极开展C.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D.民族工业的发展缓慢解析观察分析材料数据可知,中国茶叶出口在世界茶叶贸易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说明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故选A项。洋务运动是中国创办近代企业的开始,与茶叶出口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瓦解开始于19世纪40、50年代,故C项错误;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发展速度较快,故D项错误。答案A考法3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洋务企业的创办及影

15、响典例4 (2017全国,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考题点评 本题以开平煤矿出口税率降低为切入点,考查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影响。解题关键:从煤出口税率降低对洋务派兴办企业的积极影响角度理解。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洋务运动时期,为了促进开平煤矿的煤炭增产,李鸿章通过行政手段降低出口税,这有利于洋务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增强了洋务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而有利于增加洋务企业信心,故选A项。题干材料未体现开平煤矿内部管理措施, B项错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摆脱列强对中国的控制,C项错误;“煤矿业稳健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仅凭开平煤矿,不足以说明煤矿业的发展状况,D项错误。答案A典例5 (2017全国,28)1879年以前,福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