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四朝的卑劣“秘书”陶谷.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5757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经四朝的卑劣“秘书”陶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经四朝的卑劣“秘书”陶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经四朝的卑劣“秘书”陶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经四朝的卑劣“秘书”陶谷.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经四朝的卑劣“秘书”陶谷历经四朝的卑劣“秘书”陶谷:未知 陶谷此类人物,历代都有。若有头脑清楚的上司,此类人物危害不大,反之,则会祸害一方。 如果要评选中国古代史上的十大卑劣秘书,我以为陶谷肯定入选,其人卑鄙无耻,道德败坏,劣迹斑斑,在世时就为朝野上下所不齿。陶谷(903970年),?州新平(今陕西?县)人,历经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其人才华卓著,“文翰为一时之冠”,一生虽然仕途通达,高官连任,并且全身而退,但终因道德有亏,被“抑其势,用其才”,最终没能当上梦寐以求的宰执大臣,始终只是担任为皇帝起草公文诏书的翰林学士一类的职务。概括说来,陶谷的卑劣行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恩将仇报,整治

2、恩人比旁人更起劲 陶谷自幼读书刻苦,史载他“强记嗜学,博通经史,诸子佛老,咸所总览”,十余岁便有了文名,对章表笺奏类公文写作尤为擅长。陶谷得以出头也有客观原因。旧五代史说:“时中原多难,文章之士缩影窜迹不自显。”就是说,不少有文才的读书人为避乱不愿抛头露面,纷纷远走他乡。但国家机器仍在运转,行政文书运行不容暂停,因此擅长章表笺奏类公文写作的文人得到了当时社会的重视。陶谷年纪轻轻就被举荐为校书郎、单州军事判官,走上了仕途之路。 “金鱼岂是池中物”。陶谷不满足于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小官,就写信给当时的宰相李崧推荐自己。李崧比较尊重读书人,人称“儒相”,他对陶谷的文章才气和愿意为国效力的行为非常欣赏

3、,“到处逢人说陶谷”,还联合同为宰相的和凝,一起举荐陶谷为著作郎、集贤校理,没过几年,又举荐他担任知制诰。知制诰是当时朝廷为皇帝起草诏令的官职,类似皇帝的政治秘书,由于接近皇帝,参与朝廷核心机密,虽然品级并不太高,但是名望很重。这个官职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原来只是一些官员的兼职,朝廷中发生了大事,皇帝召集几个官员,以“知制诰”之名起草诏书文件,到唐代发展成为专门的职称。担任这一职位的都是文章才华出众的皇帝近臣,如唐太宗时期的温大雅?p魏征,唐高宗时期的许敬宗?p上官仪,武则天时期的刘?t之?p元万顷等。 显然,陶谷能出人头地,完全是李崧提携的结果,可以说李崧对陶谷恩重如山。陶谷开始对李崧也是

4、感激涕零,口口声声称李崧为“恩相”、“恩师”,极尽谄媚之能事。但日久见人心,李崧失势后,陶谷的小人本性就暴露出来了。后来刘知远建立了后汉,李崧因曾在契丹任过职,门庭冷落,颇受排挤。陶谷这时不但不给予接济与帮助,反而为了巴结新贵,对李崧落井下石,而且比旁人更起劲。陶谷不仅公开地毫无顾忌地说李崧的坏话,以表明自己早已和李崧不是一伙的,而且私下里说李崧是个笑面虎,劝说新贵们对他下狠手,最后导致了李崧的灭门之灾。陶谷对此不但没有丝毫愧疚,而且还沾沾自喜。一日,李崧的族侄秘书郎李?P因公拜访陶谷,陶谷问他:“你认识李崧吗?”李?P回答说是自己远房的族叔。陶谷厚颜无耻地说:“令族叔倒台,我是出了大力的!”

5、李?P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奔竞钻营,打击异己不择手段 史书上说陶谷奔竞务进,多忌好名,“见后学有文采者,必极言以誉之;闻达官有闻望者,则巧诋以排之”。意思是说,陶谷这个人为权势禄位而奔走,见有名有利的事就削尖脑袋钻进去;对资历浅有才能但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的年轻人就猛夸他,对名声不错、品性俱佳的同僚,则想方设法诋毁、排挤、打压,以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这种秉性已经深入到他的骨髓,以下几件事可见一斑。 后周时期,皇帝柴荣任用鱼崇谅为翰林学士,掌管朝廷文书。陶谷对他很不服气,企图取而代之,暗地里一直搞小动作,但并不奏效。机会终于来了。柴荣领兵征太原,陶谷和鱼崇谅均随行。当时,鱼崇谅因母亲病重,顺路去陕州安

6、置母亲,陶谷乘机对周世宗说,鱼崇谅久未归队,也许有了二心吧。柴荣立刻对鱼崇谅起了疑心。恰在这时,鱼崇谅来信请示,说母亲病情加重,能否再迟缓几天归队。柴荣受陶谷的蛊惑,索性传话让鱼崇谅一心去侍候母亲,免了他的翰林学士职务,让陶谷取而代之。鱼崇谅受此打击后,在官场一蹶不振。 北宋初期,陶谷和同僚窦仪一同担任翰林学士。窦仪为人忠厚,生性刚直,而且文才甚好,赵匡胤有心提拔他为相,这令陶谷对他十分嫉恨,必欲除之而后快。陶谷就投靠当时同样对窦仪十分不满的宰相赵普,联合一批奸佞之辈一起放肆地向皇帝说窦仪的坏话。赵匡胤见反对窦仪的人不少,遂把任用窦仪为相的事搁置了下来。后来受到陶谷打击的还有素来与他有隙的给事

7、中李?P(上文提到的李崧的族侄)。有一年,赵匡胤令吏部尚书张昭和陶谷一起主持官吏考核工作。这个考核工作完全是例行公事,一般而言,官员只要没有大错,都能过关。但陶谷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整人,第一个就是李?P,他向皇帝诬告,说已经查明李?P有卖官行为。结果虽然查无实据,但李?P还是被贬职了事。贪权弄权,求一己之私不遗余力 陶谷是一个在政治上很有野心的人,权力欲望很强,不满足于翰林学士的身份,不愿长期给皇帝做文秘工作,希冀成为一人下万人上的宰相。他想自己曾为赵宋王朝的建立立过大功(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在举行禅位大典时,万事俱备,却因少了一样重要的道具“禅位诏书”而尴尬,陶谷这时出场献上禅位诏书替赵匡胤

8、解了围),自己的才华又有目共睹,赵匡胤应该会对他委以重任。就放出话来说,我的头骨和相貌非同寻常,特别适合戴“貂蝉冠”(宋代三公、亲王朝服时带的一种帽子)。但眼看着政敌窦仪已倒,同级甚至下级一个个都在进步,自己也在翰林学士的位置上干了几年了,却没有任何出头迹象,陶谷着急了。于是,他指使党羽向皇帝吹捧自己,“奏对言谷宣力实多”。赵匡胤却不以为然:“吾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陶谷一听,知道没戏了,就发牢骚:“官职须由生处有,文章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这次真的把赵匡胤惹恼了,“太祖恶其怨望,遂决意不用”。 宰相这辈子是做不成了,那好吧,但要“

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眼下最要紧的是给自己不学无术的儿子谋个出身,找个好出路。太祖乾德年间,皇帝命库部员外郎王贻孙、周易博士奚屿两人为主考官,对一些“官二代”进行考试,挑选其中一些优秀的人员充任朝廷各部、省的低级事务官。陶谷看到机会来了,于是找到奚屿,要他关照自己的儿子陶?t。很多人都知道陶谷的这个宝贝儿子是个文墨不通的蠢材,但是主考官们还是将他拔为合格,补为殿中省进马之职。殿中省进马掌天子服御之事,官阶七品。这个官职是舞弊得来的,陶谷父子却不以为耻,反而在同僚面前洋洋得意,最终被人告发,受到处分。好货贪财,为得到喜爱之物无所不用其极 陶谷也是一个贪婪之人,对财货非常看重,为得到自己喜爱的东西

10、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北宋时期,翰林院中也有分工,翰林学士(也叫翰林承旨)以“文学谈论之才以待顾问”,负责一些重大诏书文件的起草,地位较高;底下还有一些具体的事务官员,名为翰林待诏,官阶七、八品,职务是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平时还需在翰林院轮流值班,以备朝廷不时之需。陶谷作为翰林院的主官,平时对他的下属十分霸道,对他们的东西想要就要,为所欲为,经常欺负他们。 有位姓权的翰林待诏,年老体衰,平日靠家里的一匹良驹宝马上下班。悲剧的是,陶谷看上了这匹马,赤裸裸地向他索要,权某畏惧陶谷的权势,答应拜献,但表示现在工作离不开,恳求希望一两年自己解职归田后,再把此马奉上。陶谷见要而不得,心中怀恨。后来,有

11、一次他为皇帝起草密诏,恰巧权某值班,便乘机设了一个圈套让权某钻。他对权某说皇帝喜欢你的“破体王”书法,让你把这份诏书抄写一遍送给他。权某不敢怠慢,马上工工整整抄好,准备送给皇帝,谁知陶谷突然闯进来取密诏,并惊异地责问权某说:“皇帝诏书,有关国家机密,你私自抄录,想要干什么?这是要杀头的!”权某此时才知中计,但为时已晚,只能向陶谷祈求、哭诉。陶谷厚着脸皮说:“无妨大碍,只要把你的马给我,我就饶了你。”(国老谈苑)这真是斯文扫地,流氓行径! 以上仅是陶谷从事文秘工作期间的一些卑劣行为,其他还有一些不堪入目、不堪入耳的表现。看官也许会问,陶谷如此卑鄙无耻下流,生前即为朝野上下所痛恨,以赵匡胤之明(曾

12、说“陶谷一双鬼眼”),他为何还能善终?笔者以为有这么几点缘由:一是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对知识分子高看一眼,厚爱一层,除非十恶不赦之罪,鲜有诛杀杖责大臣的;二是陶谷对赵宋王朝的建立立过大功,赵匡胤没有重用他,觉得对他有所亏欠;三是陶谷虽然对下欺压霸道,对上还是能够忠诚不二,俯首帖耳;四是陶谷对赵家天下构不成丝毫威胁,相反其才华还能起到帮衬的作用。比如,陶谷对历朝典章、经史制度了然于心,宋朝初创时,朝廷礼仪制度不健全,他人又“莫知其制度”,赵匡胤认为这方面可以“问于陶谷”。由是可见,陶谷好比赵家豢养的一条狗,杀之无益,只要按照“功狗可用,但不可大用”的原则,使用得当,留下他还能起到积极的帮闲作用。:湖南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三处责任编辑:谢建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