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094839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导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121.桃花源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读熟课文,说出文章大意。2、 准确翻译课文 1、2 自然段。3、 理解“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这一段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案】的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你需要先用 15 分钟的时间预习课文:第一步:诵读课文三遍,注意注释中有注音的字;第二步:根据注释,能大概翻译 1、2 自然段。第三步:将你不理解的词语在课本上圈画。(2) 然后用 15 分钟来完成【课前预习案】 。【知识链接】1、 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 ,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

2、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 归园田居 桃花源诗 桃花源记 ( 桃 花 源 记 是 桃 花 源 诗 的 序 ) 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等。2、记: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 ,相当于现在的记叙文,有的夹有一点议论,更像散文。一、自主学习1、解释加点的词。(1)缘溪行( ) (2)屋舍俨然(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4)黄发垂髫( ) (5)落英( ) (6)缤纷( ) (7)仿佛( )(8)豁然开朗( ) (9)阡陌( )2、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3、翻译句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_ 缘溪行,忘路

3、之远近。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_ 二、新课探究1、翻译课文前两段。(不理解的词句在课本上圈画,小组释疑)2、第一段“渔人甚异之”中的“之”指的是什么内容?渔人为什么会“甚异”?如何理解这一段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第二段渔人进入桃花源后见到了怎样的景象?设想一下,渔人此时此刻的感受。三、 【达标检测】(一) 桃花源记 ,作者 ,名 ,字 , (朝代)著名诗人。(二)解释加横线的词语1、 渔人甚异之: 2、欲穷其林:3、 落英缤纷: 4、仿佛若有光: 5、其中往来种作: 6、悉如外人:7、黄发垂髫: 8、并怡然自乐:(三)翻译语句忽 逢 桃 花 林 , 夹 岸 数 百 步 , 中 无

4、杂 树 , 芳 草 鲜 美 , 落 英 缤 纷 。 渔 人 甚 异 之 。【作业】1、翻译课文 1、2 自然段。 2、背诵课文 1、2 自然段第二课时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2【学习目标】1、 准确翻译课文 3、4、5 自然段。2、 正确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案】的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你需要先用 15 分钟的时间预习课文:第一步:仔细阅读,根据注释,能初步翻译 3、4、5 自然段。第二步:将你不理解的词语写到学案上。(2) 然后用 15 分钟来完成【课前预习案】 。【知识链接】写作背景: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晋

5、王朝极端腐败,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之时。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 81 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 ,但“猛志固常在” ,仍旧关心国家政事。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新知自学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便要还家( ) (2)屋舍绝境(

6、 ) (3)无论魏晋( ) (4)具言( ) (5)叹惋( ) (6)及郡下( ) (7)便扶向路( ) (8)诣太守( ) (9)寻向所志( )遂迷 ( ) 未果( ) (12) 问津 ( )2、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3)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二、新课探究1、翻译课文 3、4、5 段。(不理解的词句在课本上圈画,小组释疑)2、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3、翻译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4、

7、试写出文章中的成语_ 三、 【达标检测】(一) 桃花源记 ,作者 ,名 ,字 , (朝代)著名诗人。本文以 为线索,描绘了一个 、 、 的桃花源。(二)解释加黑词语1、 具答之: 2、咸来问讯: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遂与外人间隔: 5、延至其家: 6、遣人随其往:7、欣然规往: 8、寻病终:(三)翻译语句问 今 世 何 世 , 乃 不 知 有 汉 , 无 论 魏 晋 。_【作业】1、翻译课文课文 3、4、5 自然段。2、背诵课文 3、4、5 自然段22、短文两篇陋室铭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3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8、。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重难点: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知识链接:“铭”文的特点: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偶,排比,文句精美,句式整齐,讲究押韵,是典型的骈文。本文除末尾句外,其余各句都押韵(文中押韵的字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托物言志写法: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9、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 ,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一、自主学习文学常识:本文作者 (772-842)字梦得, 代著名诗人。人们非常熟悉的诗句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 和乌衣巷中的名句 , 。 本文选自全唐文 。(一):熟读课文,积累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查阅有关资料弄清“铭”的含义。 (检查预习)2、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二):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方法:对照课下注释,参考资料与巳学过和知识,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3、写出下列

10、加点实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鸿儒()可以调素琴 ( ) 无丝竹之乱耳 ( )案牍之劳形( ) ( )4、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5、这篇课文几乎通篇押韵、对偶,试通过朗读,体会它的音韵美。文中押韵的字是:韵脚是:二、新课探究1、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曰:“何陋之有?” 2、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及托物言志的写法(学法:学生先注意听别人读课文,然后标画之后讨论,最后集体交流)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 ”,隐喻陋室具有“名” 、 “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