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区域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849008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区域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区域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区域经济发展.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安徽省六安市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摘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我们的焦点所在,因为这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论文首先概述了安徽省六安市近些年来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通过一系列数据,分别从教育、资本、产业结构、资源、就业、行政区域划分变动等方面来揭示、分析安徽省六安市近些年来城市发展所遇到的机遇、挑战和发展前景,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解决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挑战和机遇 国家政策 环境 教育一、安徽省六安市发展状况及特点(一)安徽省六安市基本概况六安市是一座人文之城、红色之城、生态之城。4000多年前,“上古四圣”之一皋陶后裔封于此,故又称“皋城”;公元前121

2、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用至今,俗称“皖西”。六安市东接省会合肥,西邻湖北、河南两省,是大别山的中心城市,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沿海辐射中原的战略要冲。六安于2000年3月撤地设市,现辖霍邱、霍山、舒城、金寨、寿县四个县和金安、裕安、叶集三区及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约14990平方公里。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六安市常住人口数量为474.1万,较2014年增加3.7万,同比增长0.8%。常住人口数量577.5万(含寿县),较2014年增加5万,同比增长0.9%。城镇化率约43%,比2014年提高1个百分点,比往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3、。2015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6元,增长9.2%,增幅居全省第11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38元,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74元,增长9.5%。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43,4亿元,同比增长7.0%。(二)安徽省六安市经济发展特点六安虽然经济开发较早,但是受近代以来的战争、自然灾害影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开始发展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建立地方国民经济体系,始终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1.农业:六安是农业大市,物产丰富,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百余种名特

4、优稀农副产品,粮食、茶叶、家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2015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32224公顷,比上年增加1609公顷。基本形成了优质粮油、茶叶、生猪、家禽、水产品、茧丝绸、油茶等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2.工业: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9户,比上年增加69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9亿元,增长4.8%。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重工业增加值229.5亿元,增长8%。3.房地产业与住房保障:自撤地设市以来,人均居住面积到目前增至26.8平方米。全市共争取批准建设廉租住房项目38个、申报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等项目5

5、0个,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9725户4882万元;累计申报廉租房建设项目9570套。至2014年底,全市廉租住房实物配租4457户。4.商贸流通:多年的改革使六安市拥有崭新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以多种经济成份、经营方式为主的商贸流通体系。目前,全市共拥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场30多个,六安商之都、六安沃尔玛、六安金商都、六安百大金商都等处于龙头地位,拥有各类市场360个,营业面积120万平方米,年交易总额58亿元。5.对外经济:2015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171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0.1%。其中,出口53033万美元,下降20%;进口8685万美元,增长266.3%。全市利用外商直接

6、投资38720万美元,同比增长10%,完成全年目标数的100%;新批外资项目13个,同比增长44.4%,合同外资34227万美元(其中增资23067万美元),同比增长4.2倍。二、安徽省六安市?l展所遇到的挑战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有个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然后根据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分为城市化初级发展阶段(40%)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40%-80%)和高城市化发展阶段(80%-100%),目前六安市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级向中期转变阶段,但与我国其他地方相比,问题比较严峻且发展比较落后。从比较体系可以看出安徽省六安市现在发展拥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1.六安市城市化水平不高,一直以来农业人口占据大

7、多数,从事农业生产,还有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外出务工,其平均人口教育水平低于东部发达地区。2.资本、人才和技术不足,这是六安市区域目前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2009年六安市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占从业人员的4.8%,大学本科学历尤其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比重仍较低。六安市固定投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投资绝对量很低,一直处于500亿元以下的水平,资本的不足是制约六安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3.产业发展比重失衡,工业化水平不高,发展较缓慢,因此不能对农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工业发展速度在加快六安市的工业水平上低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业基础也较为落后。4.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很

8、好的发掘。六安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物质、非物质财富,区域内的六安王墓,孙叔敖所建的安丰塘等历史文化资源,皋陶法制文化,皖西奇特生态文化以及重要革命圣地金寨县的红色文化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发展。5.教育发展不均衡,入学压力大、竞争激烈。从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六安市拥有较为充足的教育资源,由于教育领域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学校升学率高于同级其他学校,吸引了绝大多数的优秀生源,也造成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致使比较偏远或落后地区的师资力量匮乏,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并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两极分化越发严重。 6.就业压力大,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仍然存在。近些年因为经济发展,六安市的居民人均收入整体

9、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与2014年相比名义增长8.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9%。六安市的工资涨幅16.7%,居全省第一,但是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收入差距较大,让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觉得就业越来越难,更多的应聘者会不约而同地选择高收入行业、高收入职位。7.行政区域划分调整。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对安徽省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寿县作为历史名城,拥有珍贵的文化遗产,现因划分归淮南,不可否认六安市丢失了一大批历史财富和旅游资源。三、如何迎接挑战,化挑战为内在机遇我国已经将“中部崛起Jz升到国家战略、长三角经济圈的快速崛起为六安市

10、的城市区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合肥经济圈正在有条不紊地构筑,六安市作为合肥市的“右邻”,感受到了合肥经济圈所带来的各种机会,各种可比优势,必将为六安市的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春天。1.突出以人为本,实施生态优先。一是强化规划引领。要充分利用国家改革发展各项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兼顾自然和生态,传统和现代和谐融合发展。以全国重点镇、省中心镇和市重点镇为重点,不断完善以东部产业新城、西部生态新区、中部旧城改造以及新老淠河、凤凰河为线的多层次规划建设,促进全市城镇化建设步伐。二是完善城镇功能。逐步做到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三治三增三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进县城规划建设管理,

11、确保县城建设发展规模适度。加大小城镇道路、给排水及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三是促进产城融合。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推进,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养发展各自特色的产业体系,将六安建成安徽省重要加工业制造基地和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四是积极打造集茶?a业、生态旅游、养生休闲为一体的“六安茶谷”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小镇,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近实现就业。2.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健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加快构建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探索中考中招改革,完善示范高中招生制度。规范民办中小学

12、办学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二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一批科技领军型创新企业,加快六安大学科技园建设,完善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引导龙头企业自建或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工程技术中心,推进全市科技进步。三是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改造、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能力,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全省优秀产品示范区”。大力推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四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深入研究重点企业帮扶解困方案,有效解决融资、市场开拓等难题。3.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新型绿色产业体系。一是以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将生态文明理念融

13、入六安市发展中,构建绿色生产方式,致力绿色发展。加大对现有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力度,加快“六安茶谷”建设步伐,统筹茶、竹、石斛等特色农业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推动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和霍山、金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支持舒城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建设与修复,开展大别山区(淠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和绿色长廊建设,积极推进霍山、舒城、金寨县的自然山河景观的可持续开发,弘扬金寨县红色革命根据地传承的精神,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快速发展。4.因地制宜,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六安市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承接

14、东西,现高铁动车的运行将其与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的距离缩短,为六安市的经济腾飞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期。一是积极利用国家产业政策,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定位,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和市场前景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二是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引进培育一批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机构和研发中心。三是深化与央企、知名民企合作,强化与商会、协会对接。四是全面落实中央、省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市级支持力度,加强跟踪问效,确保贴息、贴费、退税、奖励等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深入研究重点企业帮扶解困方案,有效解决融资、

15、市场开拓等难题。五是守住土地和环保红线,在严把投资强度关和环境评价关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扩建改造、联合重组、股改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四、结论安徽省六安市作为充满活力的一座城市,还有很大的潜力亟待被发掘。发展会迎来机遇,也会有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对待会出现的问题,对六安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六安市必须本着遵循历史,面向未来,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目标,用科学发展观去认识发展问题,将资源环境保护与控制作为发展的前提,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发挥自身的长处与特色,扬长避短,取精华,剔糟粕,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名片”,将六安推上更大的舞台,以达到创建和谐美好生态文明六安的最终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