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今民谣的时评性.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848675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古今民谣的时评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古今民谣的时评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古今民谣的时评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古今民谣的时评性.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古今民谣的时评性摘 要:民谣是一种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有的内容与时事政治有关。通过对民谣的分析我们能更清晰的了解一个时代的状况,从而更加深入的研究民谣在历史背景下对历史事件和时代状况的影响和反映。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民谣的时评性进行分析,分别为:民谣的群众性、民谣的新闻性、民谣的评议性和民谣的战斗性,文中将通过以上四点对古今民谣案例加以分析,剖析其中所包含的时评信息。关键词:民谣;群众性;新闻性;评议性;战斗性1、民谣的定义民谣,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主要有两种

2、倾向,一种是根据古老的传统民谣改编的曲目;另一种是按照传统民谣风格创作而成的创作民谣。民谣大致可分为民歌体和“顺口溜”型。前者如诗经的国风和古乐府诗,历来有人作广泛的研究。在创作过程中,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为主,也常直接或间接的与时事政治有关,例如:宋 王禹称 和杨遂贺雨:“若有民谣起,当歌帝泽春。”明 郎瑛七修类稿 奇谑 吃苦称冤:“宋,熙宁间旱,令捕蜥蜴,一时无获,多以壁虎代送官府。民谣有壁虎壁虎,你好?丝唷?之说”。由此可见,民谣对时事反映往往迅速、准确、客观。2、民谣时评性的表现2.1 民谣群众性民谣,顾名思义是人民群众创作的歌谣,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思想,表现了广大群众的思想感情。

3、古代,面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广大群众为了生存被迫奋起反抗,期间就经常用民谣的形式来制造舆论导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为表示顺天应人,陈胜、吴广命人将写有”陈胜王”的丹帛放在鱼腹中,让手下士卒拿去食用,又让吴广夜晚假装狐狸叫声说:“大楚兴,陈胜王”不久,士卒纷纷传语,奠定了陈胜的大义名分;汉末黄巾起义,张角兄弟与教徒们约定甲子起兵,为了更加有效地发动群众,他们制造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传言,使自己在起义前就占据了舆论导向的优势;相反,如果民谣不符合大众的思想愿望就没有丝毫的生命力可言。不仅仅是古代社会,现今社会我们也经常能听到诸多民谣的传播

4、。2002年12月29日,河南省渑池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报复陷害罪判处杜保乾有期徒刑14年;“开会老一套,王八犊子作报告。”指的是原黑龙江省绥化市卖官书记马德,马德集官气、霸气、匪气于一身,独断专行,飞扬跋扈,卖官鬻爵,疯狂敛财,涉案官员265人,收受贿赂600多万元;“只要反腐不放松,早晚抓住王怀忠。”王怀忠靠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等卑鄙手段,6年间从地区行署专员爬到了副省长的高位。王怀忠滥批土地,使将近10个亿的国有资产流失到其党羽手中,自己贪污受贿上千万元。王怀忠腐化堕落,骄奢淫逸,为所欲为,甚至嚣张到要花钱摆平中纪委。政去人声后,民意闲谈时。从这些例子中,我们自可看出广大民众的要求和愿望,

5、正可看出民谣深广的群众性。2.2 民谣的新闻性旱则议水,涝则议晴,饥则议食,乱则议和,具有普遍性的大众话题才能成为热点话题从而得到大众的关注。民谣时评性的突出表现在于新闻性。因为民谣以时事(或关系到社会动向的大问题)为评议对象,在人们普遍关心、密切注视的关键时刻,及时地产生出来,一下子敲响了人们紧绷着的心弦,从而构成了强烈的共鸣和反响。现代革命史中,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尤其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有关工农红军、八路军、的歌谣,有关中央领袖的歌谣,到处传唱。例如:“工农政权一枝花,花根扎在穷人家,贫苦农民有了党,红色政权遍天下。”;“乌云盖了几千年,红军来了晴了天,封建势力连根铲,工农翻身掌政权。”

6、;“走路要走路中心,大树底下好躲荫,穷人跟着共产党,千年万载不变心。”这些民谣都表达了人民对革命队伍的期盼和拥护,希望跟随党过上好日子能够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因为社会变革,不仅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也关系着每个家庭的生活前景。变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劳苦大众的生存状况的好坏,所以人民群众就会给予空前的关注,增加了民谣的创作和流传,同时为了及时的知道变革的进程民谣更加注重对时事的及时反映。透过这种现象,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民谣中体现的新闻性。2.3 民谣的评议性民谣,短者一两句,长者七八句。由于篇幅的限制,它不可能像时事评论那样,具有充分的论证性,但是却简洁有力诙谐辛辣的对社会的一些现状进行评论。从而引

7、导舆论,引起社会的关注进行反省和深思。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汉末民谣)一些民谣对某些干部的作风描绘得入木三分:“上班喝茶水,中午喝酒水,下乡捞油水,月底拿薪水。”某些机关干部办事奉行:“有了金钱马上办,来了美女主动办,无钱无女靠边站”;“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歪门邪道好办事,正儿八经难办事”。有人在官场上如愿以偿,便是得益于:“理论联系实惠,密切吹捧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2.4 民谣的战斗性民谣的语言往往讽刺辛辣的指出社会的黑暗现象,揭露人性的丑恶一面,抨击政治的弊端,一切假恶丑的东西,都是它与之战斗和反抗的。如以揭露为主的:“三千索,直

8、秘阁。五百万,擢通判。”宋代王将明执政时,公然收受贿赂、卖官鬻爵。此谣以高声叫卖的口气,将那见不人的丑行暴露得淋漓尽致。一个地方的民谣,是当地社会的一面镜子。一些针对为政者的戏谑,之所以广为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可能没有细节上的事实依据,却拥有一种宏观意义上的“真”。民谣通过自身许多其他途径无法比拟借鉴的优势对百姓所不喜、不忿的现象进行着一次次的抨击和战斗,通过它我们能认识到人性和社会中的假恶丑现象,也能了解和体会真善美的难能可贵,从而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促进社会的和谐美好。根据时评的一些特性,我们对民谣进行了分析、论述。总体来讲,由于符合民众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它拥有深入宣传、广泛流传

9、的群众基础;由于及时反映、评价时事,新闻性和评议性赋予它以活力,使得传讲起来新鲜,听起来有味儿;且因鞭挞丑恶、伸张正义,战斗性更突出了它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惟其如此,它才能“万世传唱,久久不息”,彰显出了深厚无比的魅力。(: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参考文献:1 徐华.赤裸的性灵:中国古代民歌民谣M.天地出版社.2006.2 吕肖奂.中国古代民谣研究M. 巴蜀书社.2011.3 刘?d.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 1975.4 宋祁.欧阳修.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 1975.5 左丘明.春秋左传M. 北京:中华书局. 1975.6 张廷玉.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 1975.7 赵镇琬.中国古代民谣M. 新世界出版社.2011.8 脱脱.阿鲁图.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 1975.9 百度百科.民谣词条http:/ 百度百科.农民起义歌谣词条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