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积累的语言活化.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847326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积累的语言活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积累的语言活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积累的语言活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积累的语言活化.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积累的语言活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重视语言的积累。然而,学生课外背成语接龙,背经典,背古诗,背名言,背教材中的文章背了五六年,这些积累的言语在脑海中长期不使用,那么也就成静态的知识,失去了积累的意义。因而,如何让积累的语言活化,促使其成为动态,在新的语境运用中焕发活力,在运用中使积累实现价值呢?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现将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总结一下,语言的积累活化,在课堂学习中也运用的较为广泛。 一、课堂教

2、学中的品词和运用,是语言活化的一个点下面就针对所教课文中的一个词的品析、运用来分析一下。在学习了六年级上册第17课少年闰土后,我让学生去文中找寻了含有“偷”字的两个句子,孩子们找到了。第一句话:“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第二句话:“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这两句话中,同一个“偷”字,所蕴涵的意思是否相同呢?经过品读分析,孩子们明白了:第一句中的“偷”字,展现的是“有钱人家”对供品和祭器非常在意,怕被偷走,显示出对带着诚意“拜的人”的多余的担心,正道出了他们心灵深处的猥琐与丑恶。第二句中的“偷”字,展现了农民的一种心态:摘个瓜

3、吃,算不上偷,说明了农民虽然贫穷,但是心胸开阔,淳朴善良,极富同情心。他们美好的心灵,与“有钱人家”不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吗?难怪鲁迅先生在文中流露出对他所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对农村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话中,同一个“偷”字,所蕴涵的意思是不同的。由此看,一个“偷”字两种心态,在运用中独具匠心。这对我们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同一个字,放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蕴涵的意思有那么大的不同。经过我们共同的品读、分析,孩子们一下子兴趣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开起了讨论会。于是,我们抓住了这个时机,让他们用上“偷”也说两句话,但“偷”字所蕴涵的意思也要有所不同。孩子?讨论得热火朝

4、天,不同含义的语句都层出不穷地出来了,收效很好。词语的活化在“偷”字上得以运用,那么在其他词语中也会有所体现,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语言活化处处可以实施。二、针对成语接龙的活化,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我们班的孩子在两年前(四年级)就背过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成语接龙,当时他们还小,虽然不是很理解成语的含义,但他们记性好,把成语接龙叽里呱啦背得滚瓜烂熟的。现在六年级了,理解能力增强了,就应该引导他们活用这些成语了。于是,我们又重新拾起成语接龙来学习运用。首先,让孩子们复习背一条成语(每条成语接龙大概有50个成语),背会家长检查签字,第二天到学校同桌检查、组长检查,直到背会过关为止,而且每天早读时全班齐背巩固。

5、然后,让孩子们反复去读书中的每个成语的意思,读的遍数多了,他们自然就会理解含意了,正可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最后,让孩子们从这一条成话中至少选五个成语去运用,自已创编故事或自创情境,鼓励他们去当小作家、小编剧。孩子们兴趣大增,纷纷去积极尝试。效果还真的出乎意料,比较差的孩子也能写出四五百字的文章,同时用上了成语接龙中的五六个成语;中等孩子也能用上一二十个成语,写出五六百字的文章;优秀的孩子能写出七八百字的文章,用上三四十个成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个别孩子竟然能写出上千字的文章,用上整条的50个成语,而且故事编的还特有趣。就这样,我们去反复地读背理解运用,孩子们的成语运用由最初的生搬硬套

6、地乱用,到逐步逐步地恰当准确地运用,孩子们的创编写作由最初的青涩,到逐步的有趣的情节创设。读着孩子们的文章,可以感受到他们一天一天的进步,一天一天在长大,一天比一天成熟了。三、对于课文中精彩片段仿写的活化,我也去尝试了一下我们的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的第二课匆匆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主要抒发对时间易逝的体验与感受。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个排比句:“于是一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一一洗手、吃饭、默思,“日

7、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多么真挚朴实的语言,多么富有真情实感的话语,让人感受到那么亲切与自然。于是,我让孩子们去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去理解、去感受,这一生动形象的排比句,在孩子们一遍遍的诵读中,产生了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受到了感染,同时与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一种对时间的来去匆匆感到惋惜的情感油然而生。在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在他们正沉浸在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之中时,我趁热打铁,赶紧去引导他们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写几句话。让他们用“的时候,日子”的句式,去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孩子们的思绪一下子打开了,他们拿起笔就把自己对时间来去匆匆的理解、感受写了出来。他们一旦理解透了,思绪一旦打开,他们写出的东西会让我们大为感叹的。孩子们的这些片段仿写,不正是体现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吗?不也正是我们所要进行的让积累的语言活化了吗?是啊,语言的积累活化,在课堂学习中的运用确实是非常广泛的,就看我们老师是否去发现它、激活它了。让我们都去做发现者、实践者吧,去帮助孩子们把他们脑中长期积累的静态的知识去激活吧,让积累的语言活化,让它们成为动态的,在新的语境运用中去焕发活力,在运用中真正地使积累去实现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